转自:上观新闻
大热天,太阳晒,水里藻类长得快。藻类微生物,是上海交大张江高研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倪俊最得意的“工人”。“聚球藻可以说是植物中叶绿体的‘祖先’,光合作用效率本就比植物高几十倍,而我们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又将它们的光能利用率提高了一半。”基于合成生物学,倪博士的团队利用广泛存在的聚球藻搭建“细胞工厂”,让它们在细胞自我复制中生成特定的高价值化合物。
倪俊与学生等在实验室工作。
作为交叉研究高地的新型研发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张江高等研究院已搭建起七大中心: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超快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创新中心、未来材料创制中心、合成科学创新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中心、DNA存储研究中心,还有公共仪器平台。在这里,科研范式变革催生着新质生产力,到底有多快?看看一些倪俊这样年轻的80后科学家如何做到高倍速成果转化,开出创业之路。
上海交大张江高等研究院。
【光合驱动:化藻类为产线】
在解析催生新质生产力的科技创新“引领性”特征时,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以合成生物学为例,称其被誉为继DNA双螺旋结构和人类基因组测序之后的第三次生物学革命,目前科学家已能设计多种基因控制模块,组装具有更复杂功能的生物系统,引领生物制造变革。预计从2030年到2040年,将产生2万亿到4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
在张江高研院二号楼5楼,合成科学创新研究中心的倪俊实验室有点像迷你型发酵厂。“把‘底盘’打造好,就能加载各种‘产线’。”倪俊透露,针对多个基因进行“按需编辑”,这些改造后聚球藻的代谢产物之一,就成了他们需要的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产物——麦角硫因。按传统方式,麦角硫因这种用于化妆品、保健品的功能性原料,只能小比例地从菌菇类提取,价格高达每公斤三五十万元,而“藻基定制”之后不到一万元乃至只有几千元。
倪俊在实验室测试中。
倪俊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学博士学位还不满10年,他随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曾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掌握着多年用心专研的光驱动合成生物学技术,让他成为光玥生物的创始人和首席技术官,现已获近亿元天使轮和Pre-A轮投资。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上海交大是科技成果转化试点先行者,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高成果转化率,解决科研人员“不能转”“不敢转”难题。截至今年上半年,校内科研人员创办企业94家,累计吸引社会资本超60亿元,估值约370亿元。
DNA存储中心研究人员尹芳菲在自动化AI实验室。
【生物平替:从母乳到代糖】
高研院里的创业科学家,与同类科研机构相比“有点多”。从婴幼儿奶粉到食品添加剂,别人“不太敢碰”的生产品类,也开出了国内首家申请、获批的先例。在总部位于“环交大”紫竹国家高新区的弈柯莱生物科技企业,“定义造物新规则”成为这家教授创业的“微生物工厂”口号。这座微观尺度“工厂”的创造者,正是张江高研院合成科学创新研究中心的课题组长瞿旭东教授。
瞿旭东教授。(资料)
人乳寡糖是天然母乳中的第三大固体成分,仅次于乳糖和脂肪,可调节肠道菌群、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等。弈柯莱与蒙牛集团合资公司联合开发,实现了从基础原料——葡萄糖到高级产物——人乳寡糖的高效生物合成。这种“2’FL”中性低聚糖在人乳寡糖中占比达30%左右,被添加于宝宝的配方奶粉。由此,瞿旭东他们成为中国首批生产母乳低聚糖获批企业中的唯一本土企业。
弈柯莱生物科技。(资料)
同样属于很划算的生物型“平替”:在瞿旭东手中,用于控糖的高端“代糖”——甜菊糖苷今年获得国家卫健委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这标志着全国有了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获批甜菊糖苷的企业。这种甜味剂源自甜叶菊,但瞿旭东团队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替代了千百年来的植物提取法,大大降低原料成本和生态成本,让各种规模的食品和饮料制造商都能尝到个中“甜头”。
瞿旭东常常多地出差,记者在视频会议的摄像头自拍中认识了他。依托台州和重庆两大生产基地,其创业公司正建立起规模庞大的生物资源工程库平台。去年以来,弈柯莱连续两年入选“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榜单,有望未来3年内择机启动科创板上市计划。
张江高研院与上海光源“同框”。
【“绿”的底色:让化石变零碳】
科研范式革命产生倍速放大效应,学科交叉点开出新质生产力赛道。而提质增效、加速扩容的新赛道,往往也带有“绿”的底色。
李俊(左)与学生们在讨论。
在交大张江高研院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李俊实验室位于四号楼3楼,推窗就能望见隔壁的“上海光源”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他35岁,已主持上海市基础研究特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其最大的手笔在于国际首次实现甲烷在常温常压下电催化制备甲醇,而且是零碳排。
作为年产上亿吨的四大工业原料之一,甲醇原本以化石基的甲烷为原料,通过高温高压多步化学反应制成,每制1吨甲醇相当于排放超过3吨二氧化碳。尽管液态甲醇已越来越多地成为船用燃料以及氢气存储介质等,但在生产过程的“成色”上,只能算“棕色能源”或“灰色能源”。
李俊在实验室操作中。
能不能“一步到位”电制绿色甲醇?李俊团队借助“好邻居”上海光源以及合肥光源的同步辐射装置,采用能量连续可调的高能量分辨的X射线光谱技术,在微观尺度上细致研究流动气体如何在催化界面上扩散和反应,终于在分子层面发现并掌握了电催反应机理。
加之他们设计并选用可规模放大的连续流式催化反应器件,使得生物质基的甲烷转化制备甲醇的综合成本大降40%,且没有碳排放,做到真正“绿色”。李俊信心满满向记者表示,计划2025年小试放大,2026年完成融资,2027年开始落地示范。
图片来源:除注明资料外,均 徐瑞哲 摄
题图说明:张江高研院DNA存储中心自动化AI实验室拥有多台机器人。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