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又重阳

转自:石家庄日报

  □本报记者 杨惠玲 董子凝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老年节、茱萸节等,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个吉祥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除了登高赏秋,还会开展各种孝老敬亲的主题活动,共同欢度重阳佳节。

  自古以来,重阳节有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因时值深秋,因而又有登高祈福的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在历史发展演变中,重阳节综合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重阳节之起源

  “重阳”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中。屈原在《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

  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她的侍女被赶出皇宫流落民间,将重阳节饮宴、赏菊等风尚传入民间。这一时期的人们信奉道教,此时的重阳节便开始有了求寿、追求长生的习俗。

  到了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描写了重阳时宴饮的场景。

  东晋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在魏晋时期,重阳日便已经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

  南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宴。”

  据记载,正式将农历九月九日列为国家认定的节日是在唐德宗李适年间,将重阳节列为“三令节”之一。每到这一日,宫廷、民间便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一同庆祝。

  宋代开始,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中有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的记述。

  到了明代,重阳节的习俗更加丰富。皇帝要到万岁山登高揽胜,以畅秋志。皇宫中上下要吃花糕庆贺佳节。

  清代,重阳节的风俗依旧盛行,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为的是“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重阳节之民间习俗

  古时,民间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增添了敬老等内涵。同时,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菊花菜,以及饮菊花酒、菊花汤的饮食习俗。

  因民间推崇登高的习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农历九月九日,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此时登高远眺,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有益身心健康。

  吃重阳糕也是重阳节一个重要习俗。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五色糕、花糕、菊糕,制无定法。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要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面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

  重阳节正值金秋时节,菊花盛开。相传,赏菊及饮菊花酒的习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还以诗出名、以酒出名,更以爱菊出名,后人纷纷效仿。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兴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以重阳节前后为最。

  在屈原的《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在秋日冷霜中开放,气味芬芳,人们认为它是延年益寿的佳品。于是在菊花含苞待放时,人们便将其花蕾茎叶一起采摘下来,和黍米一起酿制成菊花酒,待来年重阳节的时候开坛饮用,在古代被看作是吉祥酒。

  到唐代,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已经很普遍。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已有文字记载。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人们或将茱萸佩于臂,或插于发间,还有装有茱萸的香袋。除了佩茱萸,人们也头戴菊花。宋代,还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互相赠送、佩戴。

  重阳节之敬老情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之意。

  此时正是一年中收获的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由此对重阳节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被文人墨客吟咏进一首首诗词佳作之中。

  唐代文人所写大多是重阳节习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人们最熟悉的当然就是王维的千古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遗,重阳节如今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重阳节的本意含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尊老、爱老、孝老的文化精髓,凝聚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浓厚深情。1989年,我国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2006年,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成为重阳节的重要内容。

  重阳节来临之际,我市开展多种形式的庆祝纪念活动,如义诊、义务剪发、相亲会等活动,并举办合唱节、书画展、摄影展等展示老年人才艺活动,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道祝福、送安康,在全社会倡导敬老、爱老、养老,重视孝亲敬老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少年轻人都会在这一天陪伴长辈到郊外赏景、登高,或用心为长辈准备可口的饭菜,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和感恩之情。

  重阳三章

  □牛艺璇

  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千多年前那个天高云淡的重阳节,王维登翠微,极目远眺的瞬间,视线正好掠过众人佩戴的茱萸。

  天各一方,情系两地,却不知向谁倾诉,亦不懂如何消愁,只能在功名半纸、风雪千山的无奈中沉默、隐忍。

  萧瑟的秋风裹挟着诗人无涯的思念,穿过眼前的重峦叠嶂,在兄弟的杯酒之中萦绕,在故人的醉意之上盘桓。或是让烟波浩渺的江水护送一枝消灾祈福的茱萸,把所有的祥瑞和秋色赠予家乡蒲州的父老乡亲和兄弟姊妹。这些来自长安城,来自乐游原,来自灞陵桥的茱萸和念想,终究会以某种永恒的形式,永远挺立在中国文化的血脉深处,为后世人竞相传唱,经久不绝。

  杜甫:抱病起登江上台

  公元767年。重阳节。那个曾经光耀寰宇,八方来朝的伟大朝代,正拖着千疮百孔的身体,在历史的长河里艰难前行。

  与它一道前行的,还有文学史上那位用脚步丈量大地,用苦难书写历史的“诗圣”杜甫。此时的他大病未愈,但依然产生了“强欲登高去”的想法。

  秋色中飘荡的三千白发,每一根都刻满艰难苦恨,每一根都饱含流离之悲。他的眼神穿过茫茫雾霭和烽火狼烟,与兵刃下的长安交汇、共鸣。他看到了流离失所的百姓,却没有看到血脉相连的兄弟。他听到了黑猿哀鸣于林间,却没有听到小妹亲昵的呼唤。他们天涯海角,相思成疾,在这个重阳佳节的高山之上,在这个秋光普照的大千世界,垂垂老矣的伤心客,彻底坠入了摧心剖肝的深渊。

  眼底流下的两行热泪,那鬓角倾泻的三千银丝,最终在那个兵荒马乱的秋色之中,闪耀出了震古烁今的光芒。

  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

  庭院寂寂无人,秋风瑟瑟清冷,那孤独寂寞的时光啊,怎会如此漫长?

  那就点燃一炉瑞脑,斟上三杯两盏淡酒,让所有的风尘与萧索都抛掷在这个寂寞空庭的重阳佳节。踱步东篱之下,菊花正浓正盛,只是每一朵都霜染了山重水复的念想。

  云山万重,寸心千里。相思入骨的白昼已然让人烦忧,身心俱凉的夜半更易惹人哀愁。那不灭不休的相思,汇集着千里之外微醺的醉意,携带着皎皎空中孤独的月光,瞬间成海,浩浩荡荡,与秋的微凉和夜的清冷一道,穿过珠帘,越过纱橱,横亘在床帷之上,女子心房,最终堆积成穿越古今的重阳愁思。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重阳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18 拉普拉斯 688726 --
  • 10-16 新铝时代 301613 --
  • 10-15 苏州天脉 301626 --
  • 10-11 六九一二 301592 29.49
  • 10-08 托普云农 301556 14.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