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率先推出双季制种模式,这个国家级“制种大县”有何秘诀?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在全国率先推出双季制种模式,这个国家级“制种大县”有何秘诀?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
2024年10月10日 07:11 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 陈丽霏

10月9日,走进德阳市罗江区略坪镇长玉村,在国家级水稻油菜制种基地里,制种农户们除草、翻耕,为月底的油菜苗床移栽做准备。就在不久前,这片“油菜地”刚迎来水稻制种的丰收。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习近平总书记对种业振兴念兹在兹,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为种业改革发展指明方向。

近年来,德阳市罗江区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把水稻油菜制种产业列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在全国首推水稻与油菜双季制种新模式,着力打造全国高标准“水稻油菜双季制种”产业样板基地,为粮食安全保障和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德阳市罗江区制种基地展示中心门外的杂交水稻。陈丽霏 摄德阳市罗江区制种基地展示中心门外的杂交水稻。陈丽霏 摄

专地专用,探索双季制种模式

日前,德阳市罗江区制种基地展示中心门口,一片杂交水稻成方连片,长势喜人。

罗江能率先在全国推出水稻与油菜双季制种模式,还要从罗江为何能制种说起。“罗江属亚热带湿润型气候,自然禀赋优越,浅丘地形为原种生产构筑了一道天然的隔离带,为制种创造了绝佳的自然条件。”罗江区农业农村局种子站站长夏红介绍。

除了“天时”,还有“地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都江堰扩灌工程之一,人民渠六期与七期全线建成,岷江水顺着人民渠,穿过彭州,流进罗江,孕育出如今5.5万亩的制种良田。“人民渠的贯通为罗江制种提供了优质水源保障。”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人民渠第二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

有了自然和水利条件,数十年间,罗江制种产业蓬勃发展。截至目前,罗江水稻油菜制种面积达5.5万亩,是四川最大的油菜制种基地,年产油菜种子约占全国油菜用种量的20%,油菜制种亩均单产居四川第一位,水稻制种亩均单产居全省前列。

从单一制种如何发展到双季制种?双季制种即在同一田块大春水稻制种、小春油菜制种轮作,落实制种“专地专用”制度,固化制种土地,形成制种专属区域。

“其实早年间就有一些农户轮作制种,但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确切的提法与模式。”德阳市罗江区略坪镇长玉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丁洪生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种业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德阳市罗江区于2017年在全国率先推出双季制种模式,现已形成规模化、机械化的成熟模式。

位于德阳市罗江区略坪镇的长玉村国家级水稻油菜制种基地。受访者供图位于德阳市罗江区略坪镇的长玉村国家级水稻油菜制种基地。受访者供图

深度合作,专家成为“科研后盾”

“机械化制种最关键取决于育秧环节,秧田管理期间秧苗很容易得立枯病,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日前,成都丰乐种业罗江基地负责人刘玲向种植户传授种植经验。

刘玲来罗江已有6年,长玉村的种植大户胡兴安亲切地称他为“土专家”。胡兴安说:“这么多年来,刘玲一直耐心地指导我们种植,现在村上的种植户个个都是半个‘土专家’”。

像丰乐种业一样的制种企业,目前罗江有30家,他们与制种户签约订单、提供亲本种子和技术服务等。

天时地利人和,打下罗江国家级“制种大县”的基础。“产业基础雄厚,人人都懂制种,是罗江能成为双季制种首推地的一大重要原因。”夏红介绍,通过邀请本地“土专家”和校企优秀专家坐镇,厚植“育才沃土”。他们为制种农户开展常态化、系统性技能培训,定期举办跨界新农人沙龙,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办法带动制种业走向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

除了人才储备,科研力量亦是关键。“每年5月,油菜收割时间和水稻播种时间几乎是重合的,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丁洪生说,播种时间不合适,会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合理安排水稻和油菜的种植时间,确保两季作物互不干扰,是双季制种的关键。

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区县,罗江多年来积累的产业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多年来在制种领域的深耕,罗江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达成深度合作,对接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设川内核心育种基地,一众科研院所成为罗江制种的“科研后盾”。

“油菜制种割倒后需进行晾晒,我们与专家讨论后决定在水稻上下功夫。”丁洪生介绍,长玉村通过调整水稻育秧模式,改变水稻的叶龄,再由母本直播改为机插秧提高效率,为从油菜种子收获到水稻播种争取到了时间窗口,现在两种作物轮作能很好地衔接。

算好农田账,村集体收入破百万元

发展双季制种,为罗江带来什么变化?在略坪镇,记者从一个村庄、一位农户身上看到答案。

胡兴安站在农田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油菜制种每亩纯收入1000多元,水稻制种每亩纯收入2000多元,我种了200亩,一年收入有60多万元,比以前只种油菜多了两倍还不止!”

在长玉村,像胡兴安这样的种植大户共有200多名,他们共同承包了村里的2450亩流转土地。双季制种的背后,是将“小田”自主经营变成“大田”的统一经营。

小田为什么可以变大田?关键要算好农民的效益账。“推行土地流转的一开始并不顺利,于是我们就算了几笔账。”丁洪生介绍,土地经过流转,一方面增加了村民土地流转收入,另一方面提供了就地务工机会。随着产业规模化,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公共服务质量也在提高。“我们村老年人多,以往不少地常年闲置,现在他们把地流转出去能拿钱,同时在家门口帮忙干些简单的农活,每个月额外有2000多元收入。”

账算好了,村民增收了,参与意愿强了,小田也能顺利地并大田,形成规模效应。如今,长玉村共有制种田4200亩,双季制种田2000亩,亩均年净利润达35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以前的8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以上。”丁洪生说。

“罗江下一步将持续引进制种企业,让它们成为本土的种业公司,培育本地种子品牌,增强罗江制种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罗江区委书记黄琦介绍,预计到2025年,罗江种子生产基地面积将稳定在6万亩以上,制种面积达到5.6万亩以上。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德阳市 四川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18 拉普拉斯 688726 --
  • 10-16 新铝时代 301613 --
  • 10-15 苏州天脉 301626 --
  • 10-11 六九一二 301592 29.49
  • 10-08 托普云农 301556 14.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