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人因城聚,城以人兴。三岛各行各业的无数奋斗者,为了崇明发展而精耕细作,我们陆续推出“我在崇明,蛮好的”系列人物专访,邀请这些奋斗者,讲述属于他们和崇明的故事,敬献每一位参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平凡英雄。
驱车从陈海公路驶入锦陈路,行不多远,便来到绿树掩映的一处精致小院。记者到访时,炎夏正盛、暑热蒸腾,树上知了鸣个不休,此处却独享一份恬然与静谧。
小院是座乡间餐厅,名作“知瑶小厨”。视线越过“身居崇明 味觉台湾”的招牌,只见院内花草繁茂,处处独具匠心;一座二层小楼构成餐厅本体,右手边另有间小小雅舍,是用心打造的咖啡馆。
刘育韦
开办并执掌这座别致餐厅的,是来自台湾省的刘育韦。在他的不断努力下,来到知瑶小厨的人,除了盛赞一味味佳肴美馔,更会对这里“家一般的氛围”印象深刻。
01
------
开一家好餐厅
味道只是基本
衡量一座餐厅,最重要的标准当然是“吃”——知瑶小厨正是一家“好吃”的餐厅。
作为开在乡间的私房菜馆,知瑶小厨虽然厨师不多、菜单不长,但每样菜品都有刘育韦的严格把关,更是经历了无数次的改进和众多食客的检验,有着过硬的口味和品质。
台湾卤肉饭
炒崇明糕
这里既有卤肉饭等正宗台湾名吃,也不乏各大菜系的经典名菜;而如芋艿白扁豆、凉拌金瓜丝、熟醉清水蟹等,一系列富有崇明特色的乡土菜更是令人叫绝……走南闯北多年,刘育韦眼界不断开阔、品位也更加包容,因而对于知瑶小厨的出品,他极重视融合创新,往往在经典菜式中,又加入了全新的理念、食材和技法。店内有道干贝丝炒崇明糕,便堪称个中典范——以海味的咸鲜搭配崇明糕的甜糯、加入大葱爆炒,共同营造出一道口感对比强烈、味道调和圆满的创新美味。
“‘知’为知晓、‘瑶’是美好的事物,知瑶即知晓生活中的美好——开办这家餐厅,我就是希望借助美食,让更多人得到享受、发现生活之美。”刘育韦说。正因如此,知瑶小厨的菜单总是常换常新,在保留招牌经典的同时,呈现四季不同的精彩。“古代就有‘春韭秋菘’的说法,合时令的食材才是最健康、最美味的,我们不断改变菜单,就是为了始终追求最新鲜的滋味,为食客们带来舌尖上的享受。”在研发新菜品的过程中,餐厅团队的专业性和凝聚力得到反复淬炼,一些灵光巧思也得以固化,为菜单增添了新的招牌特色。
用餐环境是“好餐厅”的又一大衡量标准。在刘育韦看来,客人的体验从下车进院门的那一刻起便已开始,直到用餐完毕、上车离开方才结束。为此,他花费了不少功夫,敷设地砖、粉刷墙壁、引种花卉、设计装潢,将知瑶小厨内外整饬得井井有条,更融入了许多人文关怀。
“考虑到不少客人是亲子家庭,我们特别设置了沙坑、滑梯和玩具,供孩子们活动。”刘育韦说,“小菜园内种着一些新鲜蔬菜,充满农家乐趣,也可以让客人亲身体验劳动收获。”值得一提的是,院内还种植有不少迷迭香,在主人的精心呵护下,株株茂密葱郁、芬芳四溢,常引得客人驻足。餐厅内则大量采用原木及绳艺设施,搭配精心挑选的偏暖灯光,在确保整洁的同时,营造出家一般的温馨感。在刘育韦的要求下,一碗一筷的摆放都有定法,服务人员上菜收拾亦须轻取轻放,对客人则无需拘谨、亲切招呼即可。点滴细节,让每位来客宾至如归、倍感温暖。
靠着这样的精益求精,知瑶小厨自2021年开业以来,收获了大量好评和常客,逐渐成为享誉岛内外的特色餐厅,也成了陈家镇一张崭新的文旅名片。
02
------
从城市到乡村
他的初心始终未变
1977年,刘育韦生于台中,小时先是随家人到台北生活,后来又长居彰化。在刘育韦略显颠沛的童年回忆里,既包含了城市的喧嚣,也充盈着乡野的舒缓。
“很长一段时间,我家紧靠的就是稻田,晚上蛙声虫鸣不断。”刘育韦回忆道,“雨后溪水上涨,我就会跳进水中,游游泳,捉点小鱼小虾,或者用木板制作小船——那时的快乐总是特别纯粹。”彼时台湾正开始高速发展,城市高歌猛进、乡村步步退避是时代的主旋律;刘育韦也在一段段升学、工作的经历间,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啮合进都市运转的齿轮中,只在心底保留着对于乡村生活的怀恋。
2015年,因为所属企业的业务发展需要,刘育韦来到上海,从此爱上了这座包罗万象而充满机遇的城市。2019年,在缘分的牵引下,刘育韦邂逅了一位心仪的姑娘——后来成为了他的夫人。“当时她恰好在崇明工作,这也成为我结识崇明的契机。”闯荡商界多年,刘育韦开始期待平稳的幸福,几次来崇明的经历,更让他心底的乡村情结慢慢苏醒。“这里有一种舒缓轻松的生活步调,我觉得非常享受。”于是,在这有着故乡影子的异乡里,刘育韦开始谋划着安顿下来。
2020年底,刘育韦同一位好友一拍即合,打算在崇明合伙办一家乡村餐厅。“这些年来,崇明开了不少民宿和农家乐,但一直比较缺乏有品质的乡村餐厅。我们觉得这其中大有文章可做。”开店的细节很快商定下来,在刘育韦和朋友的共同努力下,知瑶小厨于2021年农历新年之际成功开业;后来友人出国发展,刘育韦便完全接手了知瑶小厨的生意。
最初,刘育韦为知瑶小厨选择的赛道是小火锅,但并未成功打开市场,餐厅的起步也颇经历了一段磨砺。经过深入考察,刘育韦从上海市区聘请专业厨师,回归最主流的中餐炒菜赛道,选择了以崇明台湾两地美食为亮点、兼收并蓄多种菜系的融合路线。改变之初,生意依旧艰难——知瑶小厨定位在中高端,单凭本地客群不足以支持,好在,乘上了崇明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东风,再加上各界朋友的鼎力支持,知瑶小厨渡过了困难的时期,凭借优秀的菜品和服务,新客口碑树立得很快,回头客也越来越多了。
志在成为一家优秀餐厅的老板,刘育韦此前虽未经历专业的厨师训练,却也是见多“尝”广、深谙“吃道”。在开发菜品、搭配菜单的过程中,他带着后厨团队一起钻研探讨、试吃比较,并亲自下厨、还原记忆中的台湾滋味。刘育韦个人的视频号“北桃门”上,就有不少他亲自下厨、展示台湾菜烹饪技巧的视频——在知瑶小厨,包括卤肉饭在内,多款正宗台湾菜也是大受欢迎、长盛不衰。
“最初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想做一家让大家感到舒适、放松的乡村品质餐厅。”创业以来,刘育韦经历了种种辛苦,“如今我们也仍然面临着挑战,怎样保持好优势、吸引更多岛内外客人,需要持续思考和付出。”但他的初心始终未变:“归根结底,就是要把菜做好、把服务做好。”
03
------
以咖啡交友
他说崇明蛮好的
刘育韦来崇明时间不长,不过五六年;但他已深深扎根于此,“崇明就是我的家,这里有我的家人、事业和朋友们,我在崇明真的蛮好的。”
去年,随着知瑶小厨的生意渐渐稳定,刘育韦开始有闲暇整合小院里的一间小平房——从前在农家用来堆放庄稼、餐厅开办后存放了几年杂物,“因为在庭院休憩的客人越来越多,我就想着,是否能就此打造一个独特的空间,给大家聊聊天、听听音乐。”刘育韦说。
理所当然般,小屋成为了一家乡间咖啡馆,名叫“拎咖”。原本的木梁还保留着,只是刷了漆又摆上几排土布玩偶后,朴拙的气质变得可爱了;阳光透过门窗慷慨洒入,经过一众玻璃陶瓷器皿的散射,为小屋添了些慵懒气息;台上、几上、架上,处处绿植装点、生机盎然,与堆叠有致的书本相映成趣;音乐声轻柔舒缓,只在用心倾听时令人沉醉。以上的一切环绕着小屋中心的吧台,此处,刘育韦执掌着磨豆机、筛粉器和手冲壶,催化了客人们的谈兴和情谊,用独属于海岛崇明的“慢”气质,冲去来自都市的一切浮躁喧哗。
特色冬瓜茶
美食是文化的载体,刘育韦坚持将台湾特色美食引入崇明,搭建起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台湾,有款冬瓜茶是风靡已久的风味饮品,我从小就有在喝。”刘育韦说,时至今日,他依然十分想念冬瓜茶的味道。为了同崇明食客分享回忆中的美好,刘育韦引进了这款冬瓜茶,果然收获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但他的思考和探索并没有停止,经过精心调制和反复尝试,一款风味清新、香气扑鼻的冬瓜美式就此问世,很快成为拎咖最受欢迎的单品之一。
这些年来,知瑶小厨的起步发展得到了崇明区台办、陈家镇及各界人士的支持。投桃报李,刘育韦一方面积极融入崇明乡村文旅发展的大潮,发扬崇明餐饮文化、打造闪亮餐饮名片,为乡村特色餐厅树立行业标杆;另一方面,藉由各种台湾饮食,他正为崇明朋友打开了解台湾的一扇窗户。在刘育韦的努力下,知瑶小厨不仅诠释了自身“身居崇明味觉台湾”的招牌,也实实在在地让许多人品味到了崇明生活的美好。
记者:朱远哲
编辑:顾佳丽
责编:李琳、张悦阳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