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瞭望东方周刊
本文刊载于《瞭望东方周刊》(2024年第20期,总第917期),原题为《大医丨人文关怀和科技创新相辅相成——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
文丨《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鄂璠 编辑高雪梅
在统筹这些备受关注的大事期间,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心里,还装着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
2024年,对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而言是个“大年”。
4月底,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参加由该医院主办的“2024中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与学科建设大会暨中国式现代化医院高质量发展大会”;5月初,建院30周年纪念日如约而至,这家年轻医院的成就被业界传为佳话,吸引了不少同行前来探访取经;6月底,历经3年多紧锣密鼓的施工建设,医院的绍兴院区投入试运行……
在统筹这些备受关注的大事期间,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心里,还装着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调整医院6号楼门诊的扶梯走向。
以患者为中心
“以前医院6号楼门诊的扶梯走向是左边上行、右边下行,有人反映,上楼后需要往右侧转弯的病人比较多,很容易和下楼的人在电梯口‘碰上’,我听说后就去现场调研,也请分管后勤的副院长去现场监测了两三天,发现确实存在这个问题,给患者造成了不便,所以我们马上调整了。”蔡秀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凡是与患者有关的事情,就没有小事。在蔡秀军的骨子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早已深深扎根。他把这归因于恩师彭淑牖的教诲。
蔡秀军1963年出生于浙江温岭,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地农村缺医少药,不少乡亲备受疾病困扰。耳闻目睹了这一切的蔡秀军在1981年高中毕业时,毅然报考了浙江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立志成为一名好医生。1986年毕业后,蔡秀军被分配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医二院)普外科,自此开启行医生涯。
让蔡秀军深感幸运的是,在职业生涯起步阶段,就遇上了日后一直指引他前行的彭淑牖。
彭淑牖是浙江外科领域的“传奇人物”,在浙医二院担任外科主任和外科研究所所长。1988年,还是住院医师的蔡秀军边工作边备考研究生,如愿成为彭淑牖带的第一批学生。在临床上,彭淑牖经常鼓励蔡秀军对每一次手术进行回顾性思考、分析,总结手术操作的每一个步骤,分析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找出改进、提升的地方,并制定解决方案;此外,还时刻提醒他要密切关注患者感受,从患者角度出发,分析手术和治疗方案是否有进一步改良空间。
在蔡秀军的印象中,彭淑牖经常到患者的病床边询问,“感觉怎么样?哪里不舒服?”这种“以患者为中心”、不断从临床中发现问题的思维方式让蔡秀军终生受益,得以锤炼出他对外科工作的前瞻性思考和对患者的责任意识。
开展临床创新
如何最大限度地造福患者?蔡秀军给出的答案是“创新”。
临床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蔡秀军跟着彭淑牖开展一系列临床创新,见证并参与了“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诞生的全过程。该解剖器被外国专家称为世界外科领域划时代的进步。
20世纪80年代末,切肝器械存在各种不足,导致许多临床问题。在一次把玩圆珠笔时,彭淑牖突发奇想:将圆珠套管的头做成一个像梳子一样的东西,像梳头发那样在类似肝组织上实验刮剥,肝组织被一层层剥落,刮下来的肝组织用吸收器吸走,遇到小血管即进行电凝处理。
看似简单的原理,却能代替传统外科手术的各种刀刀剪剪。彭淑牖将这个“化繁为简”的想法分享给蔡秀军后,便带着蔡秀军着手这款手术工具的开发。在跑了无数次工厂,改了无数版设计,又经过四五年的动物实验,这把集电切、电凝、吸引、剥离四大功能为一体的手术器械终于诞生。此后,“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不仅实现了量产,还在国内外医院广泛使用,推动我国肝胆胰外科手术水平进步,缩小了与国外的差距。
1996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邵逸夫医院)开业运行2年之际,为发展壮大普外科,从浙医二院抽调了彭淑牖等一批专家。自此,蔡秀军跟着恩师踏上了邵逸夫医院普外科的拓荒之路。
蔡秀军的临床方向是将腹腔镜技术用于肝癌切除手术。那时,国内外都没有专门用于腹腔镜肝切除的手术器械,为了研制出这款解剖器,他前后花了约3年时间、画了四五十张样稿之后,这款解剖器才最终定型。如今,这款“腹腔镜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及之后创建的腹腔镜刮吸解剖法切肝术已在国内外数百家医院应用,并被编入美国外科学院手术教材。
沿着这一创新路径,蔡秀军接连创建了腹腔镜区域性肝脏血流阻断技术、腹腔镜冲吸钝性解剖法显露“三管”结构技术,首创完全腹腔镜绕肝带法二步肝切除术,并于2005年3月实施了我国首例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最大程度降低患者痛苦,造福更多患者,是蔡秀军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始终坚持创新的动力。历经十余年的试验攻关和反复试错,蔡秀军带领团队又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系列可降解肠转流支架并创建了“支架法肠转流术”。这一创新技术打破了全球沿用168年的传统术式。
引领微创前沿
2013年7月,蔡秀军履新邵逸夫医院院长。彼时,智能手机日趋普及,他意识到必须借助互联网科技的力量来提升医院管理水平。2014年,他提出“未来医院”的概念,带领邵逸夫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始智慧医疗领域的创新探索。不久,“互联网+”覆盖了院前、院中、院后全流程,患者带一部手机就能完成包括移动挂号、智能导诊、智能分诊、在线报告查询、在线支付等所有就医环节。2015年,全国首个以实体医院为背景的智慧医疗云平台“邵逸夫互联网医院”建成,目前已累计接入国内医疗机构7800余家,40多万名医生活跃在该平台上,患者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2023年2月,在5G网络的加持下,邵逸夫医院钱塘院区院长助理、普外科主任医师梁霄通过国产原研微创手术机器人操作台,为千里之外的新疆患者成功实施了胆囊切除术。这是中国首例5G超远程机器人胆囊切除术。
4个月后,两地又成功联合实施了难度更大的全球首例5G超远程机器人肝脏切除手术。相隔数千公里的浙江、新疆两地医护团队再度携手,树立了我国肝胆外科新的里程碑。
人文精神滋养
蔡秀军对于创新的重视,不仅体现在医学领域,还延伸到了建筑领域。
于2022年揭开面纱的邵逸夫医院五期大楼是庆春院区的“收官之作”。20世纪90年代,庆春院区破土动工时,这里还是一片偏僻的农田,而今这一地段堪称杭州的城市核心区域,寸土寸金。2015年9月,为满足患者高质量就医需求,邵逸夫医院五期大楼工程立项,如何在狭小的老建筑群内增建大体量新楼,成为巨大挑战。当时,已成为院长的蔡秀军非常重视医院的建筑问题,他亲自参与设计,把建设大楼当作一项课题来认真研究。
经过和建筑团队的反复推敲,邵逸夫医院创新性地打造出融合相邻性、连通性、美学性的集成式医疗大楼,在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同时,不仅有效缓解了周边交通拥堵,还创造了更多崭新绿色空间。最让蔡秀军感到自豪的,是大楼的地下与地铁站实现了无缝对接,地下人防车库还可提供900多个停车位,患者无论乘坐公共交通还是自驾就诊,都十分方便快捷。
在日常使用中,大楼专门规划了一条连廊,连通了庆春院区内所有建筑物,让患者无惧雨雪天气。此外,新大楼在功能布局上首创“平疫结合快速切换病房”,真正意义实现了呼吸道传染病房与普通病房的快速切换。
“新大楼做到了将人文关怀体现在每一个就诊细节当中。”蔡秀军特别强调,“人文关怀和科技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邵逸夫医院院史馆内,张贴着一句格外醒目的话——治疗病人而非疾病。我们要真正把病人当作整体的一个人、当成亲人来对待。”
在蔡秀军看来,人文精神是现代医学的核心价值,也是公立医院诞生、转型和卓越发展的基石。邵逸夫医院作为中国大陆首家通过国际医院(JCI)评审的公立医院,也是中国首家、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加入妙佑医疗(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非营利医生执业组织)联盟的公立医院,连续五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被医疗界视为“国考”)A++,稳居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前1%梯队。
医学即人学
在邵逸夫医院为建院30周年而编辑出版的一本书里,后记部分有这样一句话:医学即人学。
2013年7月8日,在蔡秀军就职发言稿中有这么一句话:“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蔡秀军认为,“只有先把员工服务好了,他们才可能服务好病人。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患者。”
邵逸夫医院骨科主任、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范顺武回忆道,几年前,他有两个科研能力很强的硕士研究生想留在邵逸夫医院工作,但未达到医院招聘要求中的“硬件”条件,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蔡秀军院长。没想到蔡秀军明确表态,邵逸夫医院是融合、开放、包容的医院,只要他们足够优秀,就应该“不拘一格纳人才”。后来,其中一名硕士研究生在范顺武的指导下,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杂志以长文(Article)形式刊登了原创性科研成果,成为国内骨科研究首篇登上该杂志的文章。
截至目前,邵逸夫医院已连续9年蝉联“医疗行业最佳雇主”,常年护士离职率低于1.57%。美国学者曾提出“磁性医院”的概念,指的是在护士严重短缺情况下,仍能像磁铁一样吸引高素质专业护士的医院。邵逸夫医院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一家通过磁性医院认证的医疗机构,邵逸夫医院被业界称为“护士的天堂”。
对于管理,蔡秀军把自己的许多理念归因于浙江医科大学原校长郑树的教导。“我从她那里得到一个启发:即便成为一个医学家,平时所做的工作大多针对个体,而如果能从更高的层面去做一些事情,则可能会带动整个部门或单位的发展,甚至能够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