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今年秋天,静安雕塑公园草坪“展厅”里上了新,其中有一组灰白色系的大理石雕塑十分吸睛。乍一看,能够看出仙人掌、树叶、珊瑚的形状;再一眼,又仿佛一个伸出手臂等待拥抱的人,仔细一看,地面上一圈圈鹅卵石步道仿佛水面上的涟漪……
“我希望中国的观众可以脱下鞋、
在我特别设计的
这条鹅卵石步道上走一走,
来到雕塑的身边拥抱它们。”
鹅卵石步道,这个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十分常见的元素,被瑞士艺术家克劳蒂亚·孔德(Claudia Comte)用在了今年静安国际雕塑展全新委任的一件作品中。开幕前夕,“上海静安”邀请这位艺术家做了一场专访,聊了聊关于今年她的两件参展作品的创作灵感,还聊了聊雕塑与人、与自然、与在地文化的关系。
克劳蒂亚·孔德,来自瑞士,作品常探讨自然环境,森林与海洋这两个元素在她的作品中常常出现。本届静安国际雕塑展,孔德带来了全新委任的作品《大理石三重奏(仙人掌,叶子和珊瑚)》。仙人掌、树叶、珊瑚分别象征她所关心的沙漠、天空、海洋,艺术家用动植物的形态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与整个“展厅”——静安雕塑公园绿意盎然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三件大理石雕塑经过雕刻、三维扫描,再到铣削和抛光,最终呈现在公众视野中,近看有深深浅浅的灰色晕染纹理,远看仿佛一幅淡雅的中国传统水墨画。
“
这很神奇,她不是中国艺术家,但是却创作出了非常符合东方审美的作品。”9月25日媒体导览当日,孔德的作品得到几位艺术界专业人士的交口称赞。
环绕雕塑的周边,是一条圆圈形状的鹅卵石步道,既像雨滴落在海面上泛起的涟漪,又像树木的年轮,这是艺术家专门为上海观众打造的一条能够与雕塑产生互动的步道。
“
以往她的作品常常是安装在沙滩、沙漠这种环境里,这次我们希望艺术作品能够与所处空间融合,与在地文化交流。在几次聊天中,我们和艺术家决定采用中国南方公园里常见的鹅卵石这一元素。”本届雕塑展策展机构UCCA Lab的策展人告诉记者。
“
我希望将我的作品与中国文化产生一些联系,希望中国观众会脱下鞋在鹅卵石上走一走。我也期待公园里的孩子们能够走近雕塑,触摸、拥抱雕塑。”克劳蒂亚·孔德笑着说。
另一组作品《掘地之蛇》是一对巨型独立墙体,这是孔德“自支撑墙体”系列的第8件作品,也是她首次挑战创作6米高的墙体。
“
我来自瑞士一个只有300多人口的乡村,上海这样一座繁华的大都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我想在墙壁上也体现出这种宏伟的气势,它的形状直冲云霄,就像两块巨石一样。”
墙面绘有黑白相间的波浪线条,让人联想到蛇在水中游动或钻入土壤时留下的蜿蜒痕迹,呼应了附近的上海自然博物馆。
但当你走进这两面墙之间的空地,并抬头仰望时,墙体的线条与一街之隔的高层住宅建筑融为一体,仿佛墙体的线条也成为了高耸入云的楼宇。
这次参展静安国际雕塑展,孔德和她的团队一起来到了上海,在静安雕塑公园进行了现场创作,期间正好遭遇到上海罕见的台风天气,这对艺术家和主办方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然而,在共同的努力下,让人震撼的作品还是如期呈现在市民面前。
布展期间,静安雕塑公园这个上海中心城区“24小时不打烊的展厅”也给孔德带来了许多灵感。在这里,她看到了静安国际雕塑展15年间留下的“宝藏”被大方地向全体公众展示,来自全世界的雕塑艺术在这里有了属于它们的位置。
“
公园和绿地对城市的中心区域非常重要,可以让人们在这里走一走,真正放松下来。我喜欢创作在户外、面向全体公众的作品,所以人人可进入的公园就是这样一种完美的场所。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区域,我开始理解与公众的互动才是我的艺术创作精髓。”孔德告诉记者。
记者:蒋文婕
图片:钱堃、任念葭、2024静安国际雕塑展官方
编辑:叶苹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