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瞭望东方周刊
“沪光要在汽车线束行业深深地烙下‘中国智造’的印记”。
如果把发动机比作汽车的心脏,那么由电线、接插件和相关辅材组成的线束则相当于汽车的神经和血管。汽车线束,通过其连接传输电力、保护电线和增强安全性的功能,对汽车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是汽车电子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在江苏昆山,有一家“土生土长”的智能制造企业——昆山沪光汽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光”),专业从事汽车高低压线束总成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站在了全球汽车线束行业的前沿。
从一把剪刀、一把剥线钳开始,创始人成三荣深耕这个赛道36年,一步一个脚印闯出了汽车线束行业的广阔天地,成为国际一流的优质汽车整车线束产品供应商。
打开沪光长长的合作厂商名单,可以看到许多世界顶尖的汽车品牌,如大众、奔驰、奥迪、通用、福特、捷豹、路虎,也有智己、赛力斯和蔚来等“造车新势力”。
如今,沪光作为行业龙头吸引了近50家供应商集聚昆山,上下游分工明确,供需合作紧密,形成了一条成熟的汽车线束产业链。
“沪光要在汽车线束行业深深地烙下‘中国智造’的印记。”成三荣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做精做专
1985年,上汽集团与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成立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大众”),成为中国首家轿车合资企业。中外合资汽车企业的成立,带动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1988年,25岁的成三荣看到了汽车零部件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带着家中仅有的800元钱来到昆山市张浦镇,创办了南港沪光电器厂,为挖掘机和推土机等工程机械提供线束。
“创业初期,沪光人才、技术和设备都不足,只能做一些铲车、推土机用的线束,剥线钳是我们当时唯一的电动工具。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我们慢慢研发出卡车线束,后来又拥有了自己的压机、布线机等设备。”成三荣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20世纪90年代末,沪光的业务范围从工程车逐渐拓展到了商用车和乘用车。此时,成三荣树立了一个远大的目标:拿下当时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合资品牌客户,进军更高端的汽车供应链。
但是,合资企业供应商的准入门槛非常之高,对于当时的小小民营企业沪光来说,这个目标几乎遥不可及。
“当初,我们对质量好的理解就是把产品做好,但‘好’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并不清楚。直到第一次接触ISO质量体系标准,受到深深震撼,我们也第一次有了产品质量‘标准化’的概念。”成三荣说。
为实现产品质量标准化的目标,沪光请来了上海的“星期天工程师”,每周日到昆山给员工做培训,专注解决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达到合资汽车品牌的质量标准体系要求。
功夫不负有心人,沪光在1997年正式通过全球领先的检测认证企业——“德国莱茵TUV”ISO9002/QS9000质量标准认证。
成三荣还力排众议,斥资100多万元购买了一套国外软件,与企业硬件相结合,构建起一套领先的汽车线束生产体系。拥有了这套体系的沪光,顺利拿下了国内第一款轿车线束订单——东风日产的前身广州云豹的订单。
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下一步就是“好不好”。
1997年,沪光追加了第二笔投资930万元,购买了当时更加先进的系统软件。成三荣介绍,这套系统软件拿下之后,沪光成功在1999年进入了德国大众集团的供应商系统。
拿下订单并不是终点。沪光每年还要邀请客户的评审团队前来审核,发现问题马上解决。多年的一次次细心打磨,让沪光一步步从C级供应商升级为B级,再到A级。
2011年开始,沪光掌握了独立设计图纸的能力,不再依赖于来图加工,并在2012年成为大众整车线束供应商。
随着订单量不断增加,沪光又在江苏仪征和浙江宁波开设了两家工厂,逐渐走到全球汽车线束市场的舞台中央。
“在整个创业生涯中,一直有8个字指引着我——‘心无旁骛,万事可破’。只有做精做专,才能持续做强做大。”成三荣说。
投资自动化
2010年一次突发事件,对沪光的发展轨迹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成为德国大众集团整车线束供应商之前3年,沪光为合资企业一汽大众配套发动机线束。
2010年,沪光遭到突击检查,并被告知其生产的一批奥迪A4发动机线束出现损坏,原因是发动机第三个缸上某插件公母端子偏离,导致发动机摩擦起火。这批发动机的线束,80%由德国一家供应商生产,20%来自沪光。但由于发动机线束已全部烧毁导致无法溯源,德国企业负责人非常肯定地认为“德国企业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产品”,一定是沪光的产品出了问题。
成三荣百口莫辩,他深知这样的事件对沪光这种创业企业可能造成灭顶之灾的后果。
为此,成三荣仔细查看出事产品照片,发现发动机上的出厂日期是2009年4月6日,而沪光是2009年5月1日才开始给大众供货的,因此这个线束不可能是沪光做的。
虽然澄清了事实,避免了一场企业信誉危机,但这件事对成三荣内心带来了极大冲击。“我们于是决定,要坚定不移地投资自动化产线,让每个产品都可追溯,即使烧毁也可以溯源。”成三荣说。
从2010年起,沪光开始在生产线和管理系统的自动化上发力。《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沪光总部工厂看到,在沪光的生产线上,20多只大大小小的机械手臂一字排开,不停抓放橙黄色的高压线束。每隔20秒钟,就有一根电动汽车线束从这里下线。
上千平方米的开线车间里,依次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自动化设备。一盘盘五颜六色的导线、端子、模具等,就通过智能物料传输系统和有轨制导车辆系统被运送到开线工位,加工后再自动运输到指定位置。
从2015年起,沪光投入巨资对工厂进行智能化改造。如今,从仓储、开线、压接、检测到总装等各个环节,都已实现智能化生产。
成三荣介绍说,线束工厂人均年产值能达到40万元就算不错的水平,而在沪光的智能化生产车间里,人均年产值能达到200多万元。
2013年10月8日,沪光召开了第一届供应商大会,中外供应商看到自动化产线都表示相当震撼。“昆山以阳澄湖大闸蟹著称,在汽车线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沪光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成三荣说。
自主产业链
在中国乘用车行业发展初期,由于外国供应商起步早、技术成熟、成本控制好,把控着行业话语权。当时,生产一套大众整车线束,需要上千个零部件,小到胶带、端子、橡胶件,大到电器盒、导线、护套等,90%以上都依靠进口,不仅成本降不下来,还常常要看国外供应商的脸色。
成三荣意识到,要打破外资垄断,必须打造一条中国自主的产业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行业话语权”。
经过多年的努力,依托沪光这个龙头,昆山整车线束产业链的整合力逐渐增强。
从沪光总部出门,一路向北,不到半小时车程,就能到达福田塑胶制品厂。从2001年开始,这家昆山民营企业在沪光的支持下,白手起家,如今年产值已超千万元,成为沪光的重要供应商之一。
在沪光的供应商名单中,有不少像福田这样的昆山民营企业。依托沪光这个龙头,昆山整车线束产业链的集聚能力与日俱增。不少外资企业也开始往昆山聚集。如今,沪光一半以上零部件都能从国内供应商那里拿货,就近采购,成本降低,产品竞争力也随之增强。
昆山也在充分利用上海汽车产业外溢的优势,积极培育更加完善的汽车相关产业链,同时集聚一批科技园区、创新中心、研发机构。
如今,土地面积仅931平方公里的昆山,已拥有1298家汽车产业链配套企业,成为中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
昆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徐康表示,下一步昆山不仅要继续吸引优质的企业走进来,还要鼓励支持更多本土汽车企业走出去,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共同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
为此,沪光在积极布局“出海”。
2013年,沪光在欧洲成立工程中心,全球合作商范围进一步扩展。2020年,沪光股份成功在A股上市,加速实现了企业智慧化和全球化的战略目标,逐渐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汽车线束供应商。2022年,沪光在罗马尼亚成功建厂,这是其创办的首家海外工厂。
“我们将加快海外布局,让中国制造的汽车线束走得更远。沪光要在汽车线束的市场上深深地烙下‘中国智造’的印记。”成三荣说。
“四新”生产力
随着汽车行业的智能化、电动化进程加速,线束作为汽车内部的重要连接部件,其技术革新与行业发展紧密相连。而沪光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始终在技术前沿不断探索和突破。
燃油车使用的传统线束主要以低压线束为主,随着汽车产业不断走向电动化和智能化,对高压线束和高频高速线束的需求越来越大。
“新能源汽车的线束和燃油车很不一样,智能驾驶、智能驾舱要有一个超级快的‘大脑’,传感器数量也大大增多,这对整车线束的快速反应提出了高要求。”成三荣说。
此外,新能源汽车更注重轻量化,沪光也在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寻求材料上的新突破,特别是“铝代铜”。
拆分线束的直接材料成本结构可以发现,铜导线成本要占到整车线束成本的30%左右,而与铜线相比,铝线能减重30%以上,价格也更加便宜,是铜导线理想的替代材料。
据成三荣介绍,目前沪光已经掌握了线束“铝代铜”的核心技术——利用压接滴胶技术和高频焊接技术,实现铝线的可靠性连接。2023年12月,新能源车问界M9上市,沪光是其独家线束供应商,以“铝代铜”技术打造了轻量化的线束。
凭借领先的研发设计能力,沪光不但获得了大众、奥迪、上汽、奔驰等多家国际一线汽车主机厂商的优秀供应商资质,更向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军,成功进入了智己、赛力斯和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的供应链。
沪光股份半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1-6月营业总收入为34.1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2.03%,净利润为2.5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21.73%。
2024年,“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成三荣回顾沪光的发展历程,将自己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解总结为“四新”:新模式、新战略、新方法、新思想。
“新质生产力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特别是沪光将把握新能源汽车带来的机遇,依托公司智能制造基础和技术领先优势,形成可复制的新能源汽车线束制造模式,推进全球化战略,进一步提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成三荣说。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