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团结报
□ 朱妍璟
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我努力将自己化身为斯诺,希冀能够穿越时空通过斯诺的双眼去看看那战火里的中国,去看看那些满是伤痕但仍然对革命充满信心的红军战士,去触摸那模糊红星帽檐下“红小鬼”们“红彤彤的脸”。
在研读“红小鬼”这一篇章时,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坚毅的双眸、忙碌却不知疲惫的身影在我眼前不断闪现。他们的籍贯和方言不一,有的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家在何方,但是他们都坚定地追随,甚至冲破重重阻碍加入红军队伍。他们会用质朴的言语告诉你:“红军帮助穷人,这叫人喜欢”“红军替穷人打仗,红军是抗日的,为什么不要当红军”“行军是不苦的,我们只能想到我们眼前的任务,如果要走一万里,我们就走一万里,如果要走二万里,我们就走二万里”。因为自己在淋雨的时候曾被红军撑过伞,所以他们也想变成那个可以为他人、为千千万万同胞撑伞之人,为了自己心中的信仰毅然决然地追随。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11岁至16岁,然而,敌人不会因为他们是孩子就选择放过他们。可即便如此,年少的他们各有自己的特殊任务,在红军中承担了各种职务,比如传令兵、勤务员、号兵、侦察员、无线电报务员、挑水员、宣传员、演员、马夫、护士、秘书,甚至是教员。他们年龄虽小,但英勇无畏,正如斯诺所说的那样“他们对红军的坚定如一,只有很年轻的人才能做到”。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淮安“新安旅行团”的孩子们。1935年10月,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指导下,“新安旅行团”历时17年,行程5万余里,足迹遍及全国22个省份,他们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和政策,为抗战的胜利和祖国的解放作出了贡献。
赤心赴长路,碧血染征途。合上书卷,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如今的我们虽身处和平时代,但不能忘记今日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辈在硝烟战火中打拼而来。
(作者系民革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总支部党员)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