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水运网
“广州城市发展进程一直和海洋密不可分。”广州市副市长赖志鸿在接受中国水运报记者采访时说到,“从一千多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到一百多年前‘一口通商’,海洋成就了历史上广州城市繁荣的高光时刻,海洋的蓝色就是这座城市的底色。”2020年以来,广州市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10%以上,年均增长近6%,向海而兴、向海图强,已经成为广州建设海洋强市的战略选择。
世界级航运码头高速运转
夏秋之际,广州总是时晴时雨,但在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一座座岸桥、轨道吊高速移动,一个个集装箱被稳稳抓起、平移、放下,一辆辆智能导引车(IGV)沿着自动规划的最优路线行进、精准抵达每一个箱位……一切都是可以预见的井然有序。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是我国首例由国内科技力量联手打造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全国首个江海铁多式联运全自动化码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新建造的自动化码头,2022年正式投入运行,在投入运行后第一年交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0万标箱的亮眼成绩。今年1月至8月,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累计挂靠船舶500余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5.52万标箱。目前,广州港南沙港区已建成南沙一、二、三、四期集装箱码头,拥有集装箱深水泊位20个,年集装箱核定通过能力超2400万TEU,规模位居全球单一港区前列。在一流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集疏运体系的支撑下,广州港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五、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世界第六,保持世界大港地位。
赖志鸿表示,广州始终高度重视发挥港口的辐射带动作用,从2015年开始,编制并实施了三轮《建设广州国际航运枢纽三年行动计划》,如今,第四轮已经启程。新一轮的三年行动计划将锚定世界一流港口目标,以建设广州临港经济区为抓手,构建以“航运物流—临港工业—现代服务—智慧科创”为核心的“港—产—城—智”临港产业体系,推动广州港向世界级枢纽港发展。同时,广州还将发挥铁路港、公路港、海港、空港等“四港”联运优势,推进冷链、汽车物流、海工装备等水运相关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强化枢纽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借此增强广州航运枢纽面向世界、服务世界的综合能力,打造广州海洋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
引领海事服务发展潮流
在珠江口这片江海相连的广袤水域上,年均通航流量超250万艘次。这片水域不仅联通起粤港澳三地,也把广州与更广阔的世界紧密相连。这是广州把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集聚辐射优势、推动交通流量向经济流量转变、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的机遇与蓝海。
赖志鸿说,海事部门设立了珠江口水上交通安全特别监管区,依托“珠江口VTS船舶航行计划预报系统”,实现船舶航行计划预报、船舶动态报告、重点船舶进出港监管、船舶进出港防台风、搜救应急、碍断航交通组织等交通组织一体化,大大改善水上通航秩序和交通安全,进出港船舶只需要通报一次,就可以全程通行整个珠江口水域,大幅缩短船舶等候的时间,进一步提升了珠江口航道和码头的使用率、船舶周转率。这些年来,粤港澳三地海事部门在规则协同互助方面不断深化互利合作,例如,率先落地船舶转籍“不停航办证”服务,有力促进航运要素便捷、有序流动;推进船舶信息共享、检查信息互通、执法结果互认,减少船舶迎检时间成本,提高海事执法震慑力,有力维护大湾区安全畅通,为广州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广州将继续加快步伐,强化航运交易、航运金融、海运鉴定、航运结算等服务,积极发展新一代船舶海工装备、港航装备制造业、航运数字化新基建,以产业向海强链、以开放向海拓展、以治理向海求效,在新赛道上焕发新动能,向世界展现海洋创新发展之都的魅力。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