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李约瑟难题”

也谈“李约瑟难题”
2024年09月21日 04:35 媒体滚动

转自:团结报

  □ 王孝俊

  李约瑟是向西方引介中国文化最为成功的学者之一,也是中国科技史研究的集大成者。在他编纂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又译为《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以其出版的规模之大、周期之长,堪称现代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先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史研究领域的一座丰碑,正可谓“辉煌七卷科学史,天下谁人不识君”!

  20世纪50年代初,对于刚成立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言,《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出版无异于雪中送炭,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评价的:“李约瑟博士著作在实际上的意义,与其在学术上的价值同等重要,这是一种西方对中国比外交层面更高层次上的‘承认’行为”。

  王晓与李约瑟研究所东亚科技史图书馆莫弗特(John Moffett)合作编著的《大器晚成:李约瑟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故事》以翔实的史料、平实的笔法、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李约瑟在编纂《中国科学技术史》背后的多元面向。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梅建军教授为这本书撰写了序言。该书摈弃了传统的章节写作模式,而是采用“种子”“生根”“破土”“分蘖”“成长”“分枝”“开花结果”“大树”分列标题,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撰述与出版历程。

  以往研究大多忽视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发展的客观性

  在《大器晚成:李约瑟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故事》中,作者对学界论证的李约瑟之问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尝试从出版的视角进行了解释。“李约瑟难题”是指为什么中国在古代虽然有许多重大科技发明,但没有像欧洲那样出现科学革命,未能成为现代科学的摇篮。在以往研究中,大多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和“功利性”,作为解释“李约瑟难题”的主要原因,这种解释忽视了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发展的客观性。

  一方面,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为“封闭”的原因不够全面。他们过于强调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其强调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对权威的顺从导致了知识的僵化和对创新的抑制。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完全是“封闭”的,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有着频繁的交流与贸易,文化的交融也是常有的事情。而且,孔子强调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和“温故而知新”也是在提倡学习和知识更新。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简单地归结为“封闭”的因素并不十分准确。

  另一方面,过于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利性”,即将科技发明与实际应用割裂开来,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多为“工艺技术”,缺乏对科学规律的深刻理解,从而阻碍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然而,这种观点忽略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实际生产之间的紧密联系。古代的农耕社会离不开对天文、气候、地理等自然规律的观察和认识,这些都是科学的一部分。例如,中国古代的农历、农耕工具、水利工程等都体现了对科学规律的认知和应用。因此,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简单地划分为“工艺技术”并不妥当。

  中国科技文明之路与农耕社会

  发展变迁之路紧密相连

  中华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农业文明的历史,中国科技文明之路与农耕社会发展变迁之路紧密相连。要解答“李约瑟难题”,我们应该看到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耕社会注重稳定和持续的生产,而这种稳定性往往会导致社会的相对封闭,但同时也促进了其他方面的繁荣。在农耕社会中,知识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农业知识和技术。这种知识传承的传统方式,也影响了其他领域知识的传承。

  首先,积累和传承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农耕社会注重知识的积累和传承,这种传统使得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得以保存和不断改进。每一代农民都会继承前人的经验和智慧,这种积累对于农业技术的稳步发展至关重要。同样的,这种知识传承也存在于其他领域,例如医学、工艺等。这种稳定的传承并不意味着创新的缺失,而是为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其次,环境与需求驱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科技发明往往是为了适应特定的环境和满足生产需求。这种环境与需求驱动的特点使得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科学与生产密切相关。农业、水利和医学等领域的发展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而这种问题导向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再次,社会稳定与科技发展的关系。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稳定性为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社会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更有可能投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之中。尽管没有出现像欧洲那样的科学革命,但中国古代对于科技的持续发展和积累为后来的现代科学打下了坚实基础,印刷术、造纸术等都是现代科学出现的必要保障。

  探讨“李约瑟难题”需综合考虑

  各种因素

  “李约瑟难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牵涉到历史、文化、社会和科技等多个方面。在探讨这一问题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摒弃简单的因果关系。

  其一,多维解读。“李约瑟难题”的解答应该避免将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单一的因素。中国古代科技与欧洲科学革命的差异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特点,也有欧洲历史发展的独特性,同时还涉及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

  其二,文化多样性。世界各地的文化多样性是值得珍视和尊重的。不同文化对科技发展的贡献方式各有特色,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在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强调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这有助于促进各个文明的繁荣和共同进步。

  其三,知识交流与传承。“李约瑟难题”的探讨应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知识交流与传承。借鉴其他文明的经验和智慧,吸收其中有益的成果,有助于推动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其四,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探讨“李约瑟难题”时,不应将科学与人文对立起来,而应该认识到二者的相辅相成。科学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而人文的繁荣也需要科学知识的支撑。

  总结起来,“李约瑟难题”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涉及历史、文化、社会和科技等多个层面,解答这一难题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客观理性地对待不同文化的贡献和局限。同时,我们也应在文化多样性中寻求共通,推动知识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08 托普云农 301556 --
  • 09-30 上大股份 301522 --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
  • 09-19 长联科技 301618 21.12
  • 09-18 铜冠矿建 920019 4.3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