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环境报
◆叶相成
金秋时节,一大早,丹江口库区湖北汉江均州大桥段,蒋德新撑船巡逻清漂,小船在水面上荡起一片涟漪。
初升的朝阳照在水面,映得蒋德新满脸红光:“我在河边住了几十年,跟汉江打了一辈子交道。”
今年8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和勉励,蒋德新等环保志愿者倍受鼓舞,“我们要把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全心全意守好一库碧水!”
父子接力护清水
从捕鱼到护水,今年63岁的蒋德新一家四代人都没离开水。蒋德新十几岁就在江里独自撑船捕鱼。
2020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蒋德新积极响应,主动上交跟了自己半辈子的9条渔船。后来,为了发挥他熟悉水域、水性好的特长,当地政府为他配置了一条“守井卫士”船,用于巡江清漂和水上救援。
从那时起,蒋德新有了个新身份——湖北丹江口德新护水志愿服务队牵头人,志愿者数量也从最初的16人发展到现在的180余人。
江面上,清漂船缓缓行驶。父亲站船尾、儿子站船头,分别巡视着河的两边。
画面中的父亲和儿子,分别是十堰市郧阳区青山镇护水队员黄林和黄勇。近年来,随着儿子黄勇的加入,父子俩携手清漂的面画时常在汉江江面上出现。
黄林家住郧阳区青山镇白果树村,紧临汉江,属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村子三面环水,黄林在汉江边长大,父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理念影响着他,自小就爱水、护水。
他曾以捕鱼为生,“长江禁渔”后,黄林由渔民变成护河员。2020年,他组建了一家环保公司,承担起青山镇80公里河道、12个村庄、400公里公路的环境治理任务。
那时,他就特别希望在青山镇集镇办上班的儿子黄勇能和他一起干。不料黄勇直接拒绝:“我觉得这份工作实际上就是在捡垃圾,工作不够体面,说出去也不好听。”
迫不得已,黄林把渔民上岸赔付的10余万元全部投了进去,把渔船变成护鱼船和清漂船,全身心投入河道清理工作,一做就是三四年。他先后组织人员400余人次、船只20余艘、运输车辆18台,开展30余轮漂浮物打捞工作,累计打捞漂浮物1600余吨。
在高温下连续两月清理漂浮物,黄林病倒在床,但他首先想到的还是雨后泗河上的水华和漂浮物。
面对虚弱的父亲,黄勇说:“我特别心疼,他病成那样了,还在操心清漂的事,那时我突然觉得我的父亲特别伟大,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不再是农村的一个小老头了。”
随着儿子的加入,黄林守护家乡绿水青山的梦想有了新的传承者。汛期,上游漂下来的漂浮物比较多,在黄勇的建议下,黄林购进了两套河道浮标,上游的垃圾不会漂到下游去。如此一来,他们打捞漂浮物更加快捷高效。
独臂“清漂人”
“突突突……”在十堰市下辖的丹江口市浪河流域水面上,一辆清漂船马达轰鸣,打破了清晨的平静。
驾船人动作娴熟,若不细看,难以察觉他是一名独臂“清漂人”。他叫吴远志,今年53岁,是丹江口市浪河镇浪河口村村民。
浪河流域位于丹江口水库南端库尾,总长62公里。肖河、四河、白河是浪河流域3条支流,支流交汇处形成的消落区正是浪河口村河道,河道接纳整个库区上游“跑、漏”的漂浮物。
2018年,浪河口村开展河面清漂工作,吴远志第一个报名。村干部认为他不太合适,可他却“搬”出自己多年在水面上奔波的经历,不论驾船行驶,还是检修船只,他都是一把好手。
“虽然我是残疾人,但不影响正常清漂工作,我甚至比别人干得更好。”吴远志说。最终,村干部同意了他的请求。从此,“独臂驾舟”的吴远志成为浪河清漂线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河面清漂可不是一份轻松活儿。吴远志一只手驾驶清漂船,用自制的网兜打捞河面漂浮物,平均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手臂时常被划伤,肩膀屡次被磨破。
2020年,浪河镇组建清漂队。清漂队分为3支小队,吴远志担任其中一支小队的队长。他说:“我是共产党员,要起带头作用。守水护水无小事,我们多辛苦一点,水库的水质就好一点。”
2021年7月,浪河镇迎来一次强降雨,浪河流域河水暴涨。吴远志担心水流太急,有可能冲走清漂船。于是,他冒着大雨赶到河边。眼看锚绳要被拉断,他用一只手紧紧拽住绳索。由于水流过猛,锚绳还是断裂,他的右眼被反弹回来的一截锚绳击伤。在医院仅治疗两天,他便重返清漂一线。
“清漂工作量很大,我肩上的责任也很重。既然组织相信我,我无论如何都要完成使命。”吴远志说。
据不完全统计,吴远志6年来累计驾驶清漂船出动1000余次,清漂水域达5000平方公里。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