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达坂开天路

转自:邯郸日报

刘玉星

东起哈密星星峡,西至帕米尔高原,三千里巍巍天山,纵贯新疆全境,以平均海拔4000米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成为阻断南北疆交通的天险。从1974年起的十年间,出于国防战备需要,按照中央军委指示,新疆军区投入上万人的兵力,修筑自北疆独山子到南疆库车的天山公路(又称独库公路)。其中在铁力买提冰达坂(“冰达坂”意为冰雪簇拥的高山)隧道通车前,需在近处海拔4180米的小木孜力克冰达坂上开一条明线。1979年4月底,陆军四师十一团一营、二营,奉命在五个月内打通这段道路。二营四连和我所在的五连,就开到了冰达坂四十三道回头弯最后一弯——K142~143路段,天山公路的最高点上。

在这里,我遇到的第一道难关是高寒缺氧。刚登上冰达坂,只觉得雪光晃眼,胸闷气喘,我头痛欲裂,不停呕吐,一直把胃液吐完,又把苦苦的绿色胆汁也吐了出来才作罢。然后浑身瘫软,吃不下饭,也无饭可吃——水在这里80℃就开了(空气稀薄,含氧量只有平地的60%左右),挂面煮成了半生不熟的糊糊。不记得我是怎样熬过的那些天,直到半个多月以后才逐渐战胜了这里的高山反应。

小木孜力克冰达坂位于天山山脊,来自大西洋有时是北冰洋的充沛水汽,在这里施展最后的疯狂,达坂上三天两头狂风呼啸,大雪纷飞。指战员们每天扛着施工物资,踩着没膝深的积雪爬坡走上工地,一天至少干12个小时的活儿,身上的棉衣由于里面出汗外面下雪(中午有时下雨),往往下工时就湿透了,晚上回去挂到炉边烤,换上另一身回收的旧棉服,如此倒着穿。记得那年7月初有两次夜里下暴雪,天亮时一看,积雪达三尺多厚,风吹雪片居然把存放施工物资的小仓库给填满了。更记得9月25日凌晨5时许,垭口方向的山坡发生巨大雪崩,数万立方米的冻雪呼啸而下,冲散了四连连部帐篷,摧毁了石块修砌的伙房,把炊事班宿舍往下推移二十多米埋在了沟底——幸亏当时被雪浪冲出了二十多米的宋英超指导员奋力从齐腰深的积雪中挣脱出来,迅速组织全连施救,大家奋不顾身拼命挖雪,掀开被厚厚的积雪压住的帐篷顶,终于救出被埋的战友,并对已失去意识、脸色发紫的两名战士施以人工呼吸,才把他俩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因山高路远,蔬菜根本运不上来,冰达坂上的每日三餐,就是用高压锅蒸的扁扁的馒头和盐拌炒黄豆。后来炊事班的同志克服困难,把黄豆发成豆芽,又增加了肉类和罐头,伙食才得以改善。即使这样,施工所需所有物资,包括帐篷、粮食、煤炭、木头、水泥、炸药等等,都是指战员们每次花两三个小时,从三四公里远的山脚下扛上来的。时间一长,炸药和汗水使我们的衣服外层结成了铜钱厚的“壳”,但是从没有人叫苦——“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是大家战胜困难的口头禅和精神支柱。十一团的前身是三五九旅七一八团,作为三五九旅新一辈,能把“又战斗来又生产”的南泥湾精神发扬光大,承担当时全军最为艰巨的国防施工任务,为保卫和建设边疆作出自己的贡献,大家内心里感到甚是自豪。

记得上一年我们在铁力买提达坂最高处施工时,坂上还生长了绿茸茸的苔藓和小草,而到了小木孜力克达坂,冰雪下面光秃秃的,全是风化不完全的赭红色花岗岩层石。前几年施工的工具——镐、锨,在这里基本派不上多大用场,一镐下去,只能起个白印子。唯一可用的办法,只剩下一个字:炸。

可是,这些石头又硬又有韧性,用钢钎打眼,几十锤打下去,钢钎刀面就会卷刃、断角,再打一阵,钢钎就会被砸弯。后来只好用手动凿岩机来加快进度。即使如此,一般的炮洞也打不深,只好多打炮洞,及时爆破。通常全连每半天能打出一百多炮洞,由胆大心细的七五年兵二班长王克全和作为军械员的我专门负责接续雷管、装填炸药;待中午大家吃饭时躲到安全处,或晚上下工后,我们俩各持一截每隔一寸剪一个口儿的喷着火的导火索,从中间段开始,分别向两边挨个儿点炮。往往点着点着,后面就“轰、轰”地炸开了。到晚上,我都仔细统计、报表。五个月施工下来,我们竟用掉了三万五千多雷管。很可能,我们俩成了天山公路施工中使用雷管和点炮最多的爆破员,而且在这一年里,从未因爆破发生过大小任何事故。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全连打了半个月,打了13个平炮洞,最浅的8米,最深的18米,我和王克全班长仔细接续雷管,平均每个炮洞装一吨炸药,再组织大家用近两天时间,把炮洞仔细填实。

7月22日傍晚,二营全营指战员带了枪支,撤退到一公里以外;营周晋芳教导员不放心,亲自前来带我起爆。因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地方躲炮,拉着作为导线的细铁丝,我跟教导员躲到离爆破点200多米达坂最高处另一侧的一个一米多点儿的三角形角落里,充满起爆器电量后,使劲扳动了起爆按钮,随即捂住耳朵、张大嘴巴——只听震天动地“轰……”“轰……”两声,小木孜力克达坂剧烈颤抖!接着暴雨般的石块一波又一波“唰”“唰”地从天而降,先后有几十块碗大的石头“啪啪”地打到对面的石板上,又“嗖嗖”地从离我们不到20公分的身旁弹射过去,好险!如果飞来的石头角度再偏一点,我们两人非死即伤——从那儿往下,就是一眼望不到底的陡坡深沟。

第二天天亮,再看爆破现场,还好,所有炮洞全部起爆,最后一道回头弯的小山岗被炸没了,接着一条宽12~15米、深4~8米,长200多米的沟槽,被这13吨炸药给炸了出来;而全营的帐篷、仓库、伙房等等,所幸都没有被砸到。这次爆破,是十年天山筑路施工中规模较大的一次(目前所知,最大的一次爆破,使用炸药达30吨)。

以上仅仅是我所亲历的筑路工程的只鳞片爪。在“六点九”,在“老虎嘴”,在盐水沟,在铁力麦提达坂、哈希勒根达坂,在穿过“飞线”的河岸峭壁,十多万名指战员先后参加施工,可歌可泣的事迹数不胜数。因当时机械很少,劈山开路极其浩大的工程量绝大部分由人工完成。天山公路全长561公里,有280多公里路段在海拔2000米以上,跨越天山近10条主要河流,约1/5的地段处于高山永冻层,约1/3路段在悬崖绝壁上开辟,翻越终年积雪的4座冰达坂,但最后建成通车,总共仅耗用工程投资3.5亿元。

转眼四十多年过去,当年所修的天山公路(即独库公路),早已成了举世闻名的景观大道。每逢看到网友晒天山公路的奇观,我也会想起当年在冰达坂上曾经看到的美景:偶尔天气晴朗,施工间隙,极目远眺,数不尽的天山雪峰傲指苍穹,逶迤连绵,直到天边,不禁感慨祖国江山的雄伟壮丽;也曾在风雪过后,俯瞰脚下,达坂的半山腰际,忽然升起一轮半圆的七彩霓虹,在皑皑雪山的映照下光艳无比,璀璨迷人,不由赞叹自然造化的奇幻无穷。那时,我们真的站在云端之上,切实感到这横跨巍峨天山、翻越风雪达坂、造福新疆各族人民的公路,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天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为邯郸武安人。1976年入伍,1981年退役。1983年考入河北师大中文系,1987年至邯郸市一中任教,先后被评为一中名师、状元之师、高考功勋教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帐篷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
  • 09-19 长联科技 301618 21.12
  • 09-18 铜冠矿建 920019 4.33
  • 09-13 无线传媒 301551 9.4
  • 09-13 合合信息 688615 55.1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