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润一方:家家灯火读书声

儒润一方:家家灯火读书声
2024年09月17日 01:01 媒体滚动

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傅旭云 林俊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南宋诗人赵师秀笔下的徽州,钟灵毓秀,文风昌盛,令人向往。

  在勃发的绿意里,我们从衢州来到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这里是古徽州府治所在,是徽州文化的核心区域之一。探访紫阳书院,不仅因为它是徽州文化的一面旗帜,更因它是当地百姓传承儒学文化的精神坐标。

  儒家思想燃起文化千秋风韵

  采访的第一站,正是徽州历史博物馆。馆内镌刻在地面上的地图十分吸睛——一条新安江,正好将古徽州与浙江连串起来。

  “缘分有时真的很奇妙。”记者一行人不禁感叹,“新安”是衢州的古称,也曾是徽州的古称,而新安理学,正是儒家哲学体系的重要分支。

  古色古香的紫阳书院,就在歙县中学内。

  歙县中学大门是一座徽派门楼,宋理宗钦赐御书“紫阳书院”牌匾悬挂其上。走进学校深处,沿着后山的古道,通过清代重臣曹文埴所书“古紫阳书院”门坊,我们便来到紫阳书院。

  “现存的紫阳书院,延续着南宋紫阳书院的血脉。”同行的歙县文物事务保护中心副主任周虎介绍,大宗南渡之后,儒风吹拂江南大地。紫阳书院为南宋淳祐六年(1246)徽州知府韩补所建。“紫阳”,不仅源于歙县的紫阳山,亦是朱熹的别名。

  “当年朱熹在紫阳书院讲学,学子众多,周边群众取水需经过书院,为避免群众往来奔波,朱熹带领学子在书院山下挖一口井供群众使用。”周虎介绍,“这口井就体现了儒学思想倡导知行合一、以知促行的理念。”

  上世纪初,科举制度废除后,紫阳书院曾接办安徽省第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徽州府紫阳师范学堂。学堂停办后,书院旧址均办有学校。现今歙县中学便建于此。

  漫步校园,可闻琅琅书声。徽州自古崇文重教,受儒学文化影响,曾经“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昌盛景象,学生们了然于心。

  朱子遗风在于正德明理,紫阳之风在于博学敏行,这也是歙县中学的校训。

  梦起紫阳,志在四方。抚摸校园的一砖一瓦、一池一畔、一草一木, 毕业于歙县中学的吕辰馨感慨良多,更曾撰文表达对母校的不舍情感:“这景色入过多少文人学士之眼,借清酒,又咏颂出了多少锦绣华章,大笔挥就了多少古今哲理……那腾蛟起凤的紫阳之风,我们必会将其发扬光大。”

  “江南儒家文化交融体现在方方面面。江南聚族而居、祠堂林立、家风家训世代相传,都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周虎说,江南自古名人辈出,离不开优良家风家训的熏陶和持之以恒的传承。耕读传家的家风家训,至今仍是鼓舞人们奋斗拼搏的精神支柱。

  儒学文化浸润文旅融合新业态

  尽管岁月如流,但存于徽州古城的儒学印迹并不少见。

  漫步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商铺招揽生意的招旗,歙砚、鱼灯、古玩……传统文化元素在这里继续焕发新生。四周多见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古朴的民宿、茶楼点缀其间。行走在这里,既能感受到厚重的文化底蕴,也能体会到浓浓的市井烟火气息。

  夜幕降临,古老的徽州府衙活了起来,大型实景演出《徽州府有喜》开始上演。在现代的光影音效中,演员们用投入的表演讲述徽州的历史故事,观众如痴如醉沉浸其中。

  关于如何更好地将儒家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周虎有自己的见解。

  “文旅新业态已从过去的‘观光游’向‘沉浸式’‘参与感’转换。乘着文旅产业‘国潮风’兴起的东风,一定要将儒家文化这笔宝贵的财富发掘出来,用好起来。”周虎说,比如歙县渔梁古镇的渔梁鱼灯可追溯到宋朝,‌承载着徽州人独特的宗祠文化,人们发掘出鱼灯背后的商业价值,非遗研学、鱼灯文创产品、鱼灯制作体验等新的业态蓬勃发展,成为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产业。

  “在不断的传承发展中,儒家智慧在文旅融合和文化创意中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周虎希望能找个时间到衢州走走看看,除了一睹南孔圣地的风采,他更想探究南孔文化生根发芽乃至茁壮成长的奥秘,“当古韵深厚的儒家文化遇上现代化的激流,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我相信,衢州有答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衢州市 江南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
  • 09-19 长联科技 301618 21.12
  • 09-18 铜冠矿建 920019 4.33
  • 09-13 合合信息 688615 55.18
  • 09-13 无线传媒 301551 9.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