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规范》地方标准发布!

《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规范》地方标准发布!
2024年09月13日 11:04 威海发布

转自:威海发布

  9月13日上午9:30,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泉贵,市市场监管局四级调研员王萍华,山东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威海分中心副主任、威海市水生态监测实验室主任张杰介绍《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规范》相关内容及我市河湖管理体系建设情况。

近年来,威海市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出河湖湾岸一体、城市乡村一体、水利水务一体的“三个一体化”治理模式,实现从“治水管水”向“兴水活水”转变,共创建3条淮河流域幸福河湖、36条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17条市级精致河湖,走出了一条具有北方滨海城市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先后荣获国务院、省政府河长制湖长制督查激励。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培育河湖新质生产力,市水务局联合市水文中心编制了《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规范(DB3710/T228—2024)》,经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批发布。作为全国首个针对滨海流域水生态特点制定的河湖健康评价地方标准,《规范》的发布标志着威海市河湖长制工作进入了全面强化、标本兼治、标准引领的新阶段,为滨海城市开展河湖管护提供了标准参考。

《规范》出台特色

制定滨海河湖盐度监测与评估体系。相对于国家、省级技术标准,《规范》增加了盐度等级年度变化指标,关注流量及水位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河段,评估盐度变化对河湖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为滨海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估提供借鉴。

建立完善水库评价机制。针对滨海水库的特殊生态价值,增设水库指标层,增加水库蓄水比、库水交换能力、供水保证率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等指标,有助于及时发现水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水库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发挥湿地在河湖保护方面的作用。设置湿地保护面积比指标,结合湿地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水文连通性等因素,不仅反映湿地保护面积的变化,同时揭示了湿地生态质量的改善情况,为全流域保护提供参考。

《规范》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编制原则、编制依据、技术内容三个方面。

编制原则。《规范》制定以“科学、合理和可操作”原则,结合我市滨海流域水生态特点,从科学性、技术完整性、操作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及计算方法,为进一步推进滨海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工作更加科学和高效提供技术支撑。

编制依据。《规范》的编制以国内已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作为依据,其中包括的主要标准有:GB 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50201《防洪标准》、SL 395《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程》。通过制定水资源、水环境、水生物、水服务等4大项,为每5年动态开展的河湖健康评价工作提供指标依据,为改善部分河湖水生植物群落状况、提升河湖水质等提供标准支持。

技术内容。《规范》中所涉及技术要求的确定是根据标准编制单位的技术数据及多年实践经验积累,并参考了国内关于滨海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方面的先进技术文献资料。《规范》规定了滨海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的水生态健康等级、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及赋分和评价方法,适用于滨海流域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生态健康评价。

我市河湖管理体系建设情况如何?

聚焦“管理高效、权责一致”,建立河湖长制责任体系。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在全国首创河湖湾“三长合一”管理模式,全市共设置2930名河、湖、湾长,覆盖490条河流、353个水库、4个湖泊和27处海湾,管理范围不仅涵盖各类水系,还延伸到沿岸150米范围内的陆地,构建河湖湾“全链条式”管理网络体系,流域性的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根治。

聚焦“多维整合、多元参与”,建立立体化管理体系。优化部门职责,实行“蓄、供、排、节、治”等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健全河湖管护队伍,构建“河湖长+N”护水管水模式,确保日常巡查既看水面也看地面、既找问题也查源头。制定河湖长履职细则等30多项工作制度,强化跟踪问效,打通河湖长履职“最后一公里”。

聚焦“智慧共享、互联互通”,建立数字应用体系。打造数字水利样板,建成全市统一的水利数据中心和水利专题数据库,用“智慧大脑”提升河湖管护效能。搭建“一中心、一朵云、一张屏、多应用”智慧水利框架,数字孪生黄垒河项目两次被列入水利部典型案例,防洪“四预”、多水源联合调配等应用技术在全国推广,水资源精细化管控平台、数字孪生泊于水库工程入选全省水利先行先试应用案例和名录。

《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规范》地方标准的制定过程是怎样的?

地方标准是法律法规的技术支撑和必要补充,在提高政府治理效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标准的制定采取多方协商一致的原则,并经过科学严谨的制定流程,旨在确保标准的权威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地方标准包含许多定量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是创新政府治理模式的重要方法,也是政府履职尽责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聚焦精致城市建设,征集发布了115项威海市地方标准,通过地方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有力推动了精致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规范》作为2023年度威海市地方标准计划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过程严格遵循标准化工作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标准立项、征求意见、技术审查和发布实施四个关键环节。

标准立项。2023年9月,项目成功立项,标志着《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规范》的制定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市场监管局按照《山东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确立的工作程序,指导市水务局成立了由威海市水文中心、威海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等单位组成的标准起草组,制定了详尽的标准编制工作方案,为后续制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征求意见。在标准起草过程中,标准起草单位广泛征求了行业主管部门、水利相关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深入研究分析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结合威海市水生态监测的实践经验,不断优化完善标准内容,确保既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又充分体现威海市的地方特色和实际需求。

技术审查。严格按照程序组织了行业领域及标准化领域的专家对标准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技术审查。专家们从专业角度对标准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起草单位认真吸纳并进行了相应调整,确保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发布实施。2024年7月18日,《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规范》(DB3710/T 228-2024)正式获得批准并对外发布。该标准将于8月18日起正式实施。为我市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引和评价标准。

《滨海水生态健康评价规范》的制定,对于威海市滨海水生态健康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强化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引导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水生态状况,推动我市水生态健康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我市是如何开展《规范》的数据采集和调研论证等相关工作的?

扎实收集整理数据。为确保《规范》切合地方实际,市水务局、市水文中心联合组织开展数据收集,依托2023年对全市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35条河流及天鹅湖的河湖健康评价成果数据,梳理水质、水生态等监测数据10525组,调查浮游植物146种、鱼类10余种,将15类生物列入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为各项指标制定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广泛调研走访。坚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自2023年9月立项到2024年7月获批,共完成实地采样调查29次,查阅各类规范、论文等27篇,实地走访相关部门、单位32个,征求有效意见43项,确保《规范》好用、实用、管用。

严谨开展论证。依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济南大学专业技术团队力量,邀请山东大学、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等行业标准释义权威单位专家参与,组建2个共19人的研究生导师团队,走访专家学者6人,召开专家评审会、座谈会5次,完成12轮文稿修改,顺利通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批复,确保标准发布的权威性。

关注水生物对河湖健康的影响。引入生物入侵状况指标,通过统计入侵物种的数量或种数,衡量生物入侵程度,对滨海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健康程度进行评价,有助于河湖管理单位精确识别生态系统退化节点和区域,及时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维护河湖健康状态。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25 强邦新材 001279 --
  • 09-19 长联科技 301618 21.12
  • 09-18 铜冠矿建 920019 4.33
  • 09-13 无线传媒 301551 9.4
  • 09-13 合合信息 688615 55.1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