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会发布了2024年“最美教师”,山东大学考古学院院长、2023年度“齐鲁最美教师”王芬入选。
王芬,1976年12月生,山东潍坊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考古学院院长,博物馆馆长。王芬1995年入学山东大学从事考古学专业学习,2006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研究方向为史前考古、聚落考古和陶器考古,她带领团队以参与国家重大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为主轴,参与主持日照两城镇、苏家村等遗址的考古发掘,特别是在焦家遗址确立了黄河下游地区目前年代最早的城址,有力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
创新性探索未知、揭示本源
王芬教授主持的章丘焦家遗址考古发掘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和“田野考古奖”等业内重量级奖项,2018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2020年入选国家重大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期)”,是该工程13个重点遗址中唯一一处由高校负责的遗址,2021年入选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2021年列入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中“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2022年焦家考古与黄河流域文明探源研究获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委托项目资助。
通过章丘焦家、泰安大汶口、滕州岗上等微观和区域宏观研究,王芬教授团队初步建立起基于田野源头材料的完整的理论探讨—案例实践—数据提取—分析阐释—验证完善的研究链条,现已尝试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土特点的聚落考古创新性研究模式,一定意义上在方法和操作层面形成引领和示范态势。王芬教授的成就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公众了解和认识中国史前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见解。
首次提出“化学考古”,致力学科交叉融合
王芬教授首次在国内提出“化学考古”,并组建团队开设“化学考古”全校通选课,她带领团队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组建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联合攻关,不断提高考古发现和分析能力,做好考古成果挖掘、整理、阐释工作。
王芬教授团队贯彻多学科合作思路,运用化学成分分析、稳定同位素分析等方法开展史前陶器的前沿研究针对国内从陶器生命史角度探讨史前陶器的路径和技术困境,建设山东大学陶器考古实验室,在方法论上率先搭建并优化了符合中国实际,且被国际同行所推崇的陶器产地、流通和消费等链条式研究的分析规范。这套方法论体系对陶器研究过程中样品的选择、标本的制备、检测的过程和数据的解读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提供了具体的分析规范和方法论参考,同时对规范国内陶器产地的操作过程起到了标杆作用。
她负责的北阡考古项目采用多学科合作的团队研究模式,对胶东半岛的贝丘遗址经济形态、生业模式、环境和海岸线的变迁、人与自然、资源(特别是海洋资源)之间的动态联系等问题展开讨论,团队其他成员负责的石器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体质人类学、环境考古等中期研究成果也一并结集出版。她的工作在推动考古学科的发展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辛勤耕耘考古教育,培养人才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王芬教授长期奋战在考古教学第一线,着力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过硬的学术素养、广阔的学术视野和长远的发展潜力。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9年入选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成为全国唯一历史学院(系)。
在构建“课堂、田野、实验室三位一体考古教学体系”中,王芬教授坚持教学相长、筑牢根基、交融创新三原则,实现课程思政、知识体系和实践创新教育有机统一,学生宏观的田野理论构架能力、过硬的田野遗迹辨识能力、精细的田野信息提取能力和综合的分析阐释能力均得到培养和提升。王芬教授讲授“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等核心课程,还承担教育部2022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研究课题“新文科背景下考古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此外,她引领学生走进赛场,2021年指导刘同学学生团队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二等奖和华北赛区一等奖。鼓励学生走进基层和社区,在社会实践的广袤土壤中淬炼品德素养,其学生宋同学获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优秀个人,王同学等获评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省社会实践优秀学生等荣誉70余项。
今年1月19日至20日,山东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院、博物馆召开第三届学术交流年会。历史学院与考古学院党委书记刘军,考古学院院长、博物馆馆长王芬,历史学院院长代国玺出席有关活动。此前,王芬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这也表明,王芬已出任新成立的考古学院院长。
资料来源:山东大学官网、山大视点等
(大众新闻编辑 张誉耀 整合 策划 王建国)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