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玉蓉 邹威华 杨培灵(图片由成都师范学院提供)
成都师范学院美丽的校园。
成都师范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部署要求,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任务,以创建“薪火成师”党建品牌为引领,全面实施“薪火·领航”“薪火·行知”“薪火·赋能”“薪火·登攀”四大工程,深入开展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聚焦薪火铸魂、数智赋能,推进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强化思想引领 涵养高尚师德
坚持党建引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学校党委深刻领会和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围绕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提出创建“薪火成师”党建品牌,实施“薪火·领航”,并将其作为“第一工程”,统领“薪火·行知”“薪火·赋能”“薪火·登攀”,构成“薪火成师”四大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全面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让永不褪色、历久弥新的建党精神薪火相传,让中国特有、内涵丰富的教育家精神薪火相传,持续强化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全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聚焦薪火铸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直接践行者,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强化教师党建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至关重要。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教师党建和师德师风建设,专门成立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和党委教师工作部,持续加强教师党建工作,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实施新时代教师思想铸魂工程,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落实师德师风管理与监督机制,压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强化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严格执行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要求,以教师队伍优良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师德师风表现,引领和保障教风和学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全省高校党建“双创”培育创建单位8个,居全省同类高校第一。
践行改革创新 扛牢使命担当
坚持改革创新。学校深刻领会和把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对标国家和省有关深化教学改革、改革教育评价、加强队伍建设等要求,实施“薪火·行知”工程,弘扬和践行中国特有、内涵丰富的教育家精神,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改革中磨砺队伍,在创新中寻求发展。学校坚持“顶天立地、一体两翼”办学思路,坚持“以本为本”,突出“四个回归”,持续建设“果筐学堂”“信蜂行动”等系列品牌,拓展“行知讲堂”“行知悦读”“行知故事”“行知实践”“行知观察”“行知教研”等特色板块,让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师道文化,在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中闪耀时代的光辉。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学校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持续推进“大思政”建设,让广大教师在坚持“五育融合”和深化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等系列改革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强化“四新”引领,主动对接新课标等教育新政策,主动吸纳跨学科、项目式等教学新进展,积极推进“新文科”等系列改革,拓宽“一专多能”人才培养路径;实施“人工智能+”“优课·良师”等系列计划,推进新形势下课程改革、课堂改革、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完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建强“职道生涯咨询工作室”,构建“1+2+N”分阶段双实践就业实习模式,迭代升级就业“画像匹配”,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广大教师在不断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中不断提升新能力、增长新才干。
近年来,成都师范学院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获批省级一流专业、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应用型品牌专业等共26个;新增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新增省级一流课程52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5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教师获教学创新大赛省级一等奖和国家二等奖各1项,指导学生获“挑战杯”国家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强化数智引领 赋能教师发展
坚持项目驱动。坚持以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项目为抓手,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拥抱数智时代,主动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要求,持续强化“数字赋能、五维重构、以师育师”人才培养改革思路,以数字化理念和技术赋能实施“环境建设、教学变革、评价改革、个性培养”。建设5G智慧校园,打造智能学习空间,建立综合测评系统,将人工智能融入课堂,开展课堂学习测评,助力人才培养。进一步做优“四川智慧教育联盟”等平台、做强“1+4+N”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共同体,成都师范学院作为四川省唯一的入选高校,成功获批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高校,汇聚省内其他4个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项目试点地区,持续提升项目试点的成效和影响。
聚焦数智赋能。实施教师数智素养提升行动,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引领作用、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种子教师的示范作用,在全校干部和教师中形成共识,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种子培训、推广培训、持续研训和展评交流活动等,固化培训成果、扩大培训影响,强化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助力干部队伍数智化素养的全面提升,助力广大教师智能教育能力的全面提升,打造一支在智能教育领域发挥引领带头和骨干作用的教师队伍,不断推动“数智赋能”各项工作持续走深走实,赋能教师专业发展,引领教学改革升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锚定发展目标 持续提档升级
坚持目标导向。锚定学校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围绕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点关键指标,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充分激发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将绩效工资管理与岗位设置、人员聘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创收增收、绩效考核等工作有机结合,强化绩效分配正向激励作用,充分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动能;深化职称改革,新修订职称评审条例,推进以教学科研为重点、业绩贡献为导向的教师分类评价改革,充分尊重不同学科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针对不同学科构建不同导向、不同标准的评价体系,运用“多把尺子”精准“量”才,充分体现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着力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聚焦人才引育。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以制度创新引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提档升级。把高层次人才引育摆在突出位置,新修订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创新人才引育机制,加大领军人才、拔尖人才及团队引进和培育力度;新制订名誉院长、学术院长聘任管理办法,通过选聘国内外高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杰出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等方式延揽人才,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着力加强青年教师培育,完善青年教师支持体系,选派优秀青年人才赴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读博、研修,资助青年博士开展科学研究,助力青年博士人才快速成长。
面向未来,成都师范学院将毫不动摇地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擦亮“薪火成师”党建品牌,落实落细四大“薪火”工程,守正创新,接续奋斗,始终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持续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各项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