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类人:
不管你怎样肯定、鼓励,他们总是习惯否定自己,认为“我不够好,这里不行那里不行”,即便真实情况是,他已经足够好了;
他们倾向于认为自己不值得更好的,所以也不会主动尝试获得,经常在机会和挑战面前退缩、放弃;
他们总是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认为自己的感受不重要,优先考虑、迎合他人的需要;
他们很在意别人的评价,任何一点负面的评价就会让他们陷入自我怀疑,难以释怀······
这些表现综合起来,在心理学中,我们称之为自我价值感低。
自我价值感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反映了一个人的自我认可程度。
自我价值感强的人认为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通常表现为自信、自尊和自强;反之,则易产生自卑感,自暴自弃。
心理治疗师萨提亚在谈到自我价值感时指出:
“当自我感觉良好、自我欣赏时,我就极有可能以一种高贵、真诚、勇敢的姿态,充满活力和爱心地来应对生活”。
“如果我不喜欢自己,就会贬低自己,对于生活,我总是很恐惧,觉得自己无能,从而形成了一种状态:以受害者自居,不思进取。
我盲目地责怪自己同时加罪于他人,一会儿屈从一会儿暴虐,将自己的过错推卸于他人。”
深刻点明了自我价值感对一个人身心健康和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
对于孩子来说,自我价值感的形成和水平高低受家庭影响很大,尤其是和父母的养育方式及其对孩子的态度和评价关系密切。
生活中,父母常见的3种行为,最容易养出一个自卑、自我价值感低的孩子。
情感忽视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态度就像一面镜子,让孩子看到和感觉到自己的样子。
0-6岁的幼年关键期,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积极关注——看见并回应孩子。
如果能够得到父母的关心、爱护和理解,孩子在内心深处就会觉得自己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值得被好好对待的。
反之,如果家长经常性地忽视孩子,态度冷漠、拒绝孩子、阻止孩子的情绪表达,则会让孩子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内心充满恐惧和不安,从而怀疑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
比如,孩子有话想跟妈妈说,妈妈正忙,简单粗暴地把孩子推到一边,不理会孩子,或者孩子说完,当没听见;
孩子因为某件事伤心地哭了,家长觉得烦,制止孩子:“有什么好哭的!再哭我把你关门外去。”
如果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因为他们在父母那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自然也不会尊重和重视自己。
因此,家长在孩子童年时期,要特别注意对孩子的关注、回应和情感抚养。
多花时间陪伴,和孩子互动。与孩子对话时,认真看着他,耐心倾听,给予积极的回应。倘若没办法做到,最好如实地告知原因:
“宝宝对不起,妈妈现在要做饭,不能陪你聊天了,等妈妈做完饭,咱们再好好说,行吗?”
这样,孩子会明白,是父母“暂时做不到”,而不是自己不好。
另外,在孩子表现出情绪时,父母设身处地的接纳和理解,也会让孩子倍感温暖,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有价值的。
这一点上,家长要做到不轻易责备孩子的情绪,比如伤心、生气、后悔,而是允许孩子表达,带着爱和耐心去倾听,表示理解,必要时提供建议或帮助。
比如家里来其他小朋友了,看到妈妈陪他们玩,给他们好吃的,孩子不高兴,忍不住哭了,这时妈妈可以把孩子抱起来,问问他:
“是不是妈妈陪其他小朋友玩,你不高兴啦?怕妈妈不爱你了,是吗?”
然后告诉孩子:
“爸爸妈妈不论什么时候都永远爱你,对其他小朋友好,不影响对你的爱。”
亲子之间情感上的沟通和理解,更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形成较高的自我价值感。
给孩子过高的期待和要求
电影《伯德小姐》中,女主人公和母亲之间紧张的关系贯穿整个电影。
母亲总是不满于女儿的一切,常常贬低、攻击女儿,包括凌乱的房间,学习成绩、要去纽约读大学的计划等等。
在母女挑选裙子的一段情节中,母亲对伯德小姐挑选的裙子、身材不满意,于是便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我想要你的肯定,希望你喜欢我。”
-“我只是希望你可以努力成为那个最好的你。”
-“如果这已经是最好的我呢?”
这段对话,也真实反映了我们生活中的某一类亲子关系。
父母有了孩子后,对孩子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成为那个理想中的“完美小孩”,于是不断地帮助孩子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最怕的是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完美的执念过深,导致他们无法看到和欣赏眼前这个真实的孩子,给孩子的爱在不知不觉中附加了条件。
通常表现为:
孩子考试考得好、听话、比赛拿奖、表现令人满意时,父母就十分热情、欢喜;考试成绩没达到父母的要求,表现不够好的时候,就对孩子十分冷漠、打击否定。
当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时,父母不当回事,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期待和安排做事,并美其名曰“为你好”。
这样的教育方式,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只有你足够优秀、听话,我才爱你;没达到我定的标准,你就是不行、差劲。
长期的苛责、高标准、严要求,孩子很难建立起健康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他会感觉自己本身是没有被接纳的,只有外在表现好了,自己才有价值、值得被爱。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这样一类人:不管自身条件、成就有多好,内心仍然觉得自己不行,没办法停止对自己的要求,时常被焦虑绑架,无法活得轻松、幸福。
因此,家长一方面给孩子期待和要求,帮助孩子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也要能够发自内心地接纳孩子目前的样子,爱他、欣赏他,尊重他真实的感受和想法,不要控制太多。
比如,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帮助孩子提高成绩的同时,也要能够欣赏孩子身上的其他优点和闪光点:性格开朗、乐于助人。而不是揪住成绩这一点,一直批评、否定孩子。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本身的爱,而不是爱自己的外在表现,自我价值感更强,身心健康地成长。
经常否定、打击孩子
曾看过一个网友留言:
“一个小时候长期被否定的人,即使现在在外人眼里很优秀,可内心还是价值感非常低,五十五岁的我就是这样,经常焦虑,太痛苦了。”
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别人的评价和态度对自己的自我认知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因为成年人心中对自己已经有一套评价体系,但孩子不一样。
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周围人们对他的评价及态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水平,特别是作为他们“重要他人”的父母和老师,他们的评价和态度,直接调控着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水平。
因此,如果孩子童年时期,长期生活在父母的否定、打击中,心理健康就会出现问题,自我价值感低,觉得自己不重要、不被爱,容易陷入抑郁的情绪,自我封闭。
想要养出一个积极乐观、自信阳光的孩子,家长一定要避免打击式教育,不轻易否定孩子。
在需要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时,就事论事,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批评,让孩子认识到错误,指导他正确的方法,而不是用“蠢”、“笨”、“没用”这种侮辱性词汇攻击孩子的人格。
当孩子表现不够好时,他更需要的是你的鼓励和帮助,而不是用难听的语言告诉他他有多差劲。
否定和打击,只会让孩子对自己、对未来丧失信心,低到尘埃里;而鼓励和帮助,则会让孩子看到希望,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
可以说,家庭教育的基础与核心问题,就是让孩子相信:“我是有价值的,我是有人爱的。”
正如《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童年时获得的原始自我价值感,是我们心理健康的原动力,即使在成年后遇到了重大的打击和挫折,那种根深蒂固的自尊、自爱和自信,也会让我们鼓起勇气,勇敢地战胜困难。”
养出一个自我价值感高的孩子,就是送给孩子一把开启幸福人生的钥匙。
本文转载于钱志亮工作室(ID: qzlzgs),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专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领域。著有《入学早知道》《科学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学的140个汉字》等。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