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辽宁日报
朱新武 谭 添
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补齐文化发展短板的重要途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等改革任务,以此为广大基层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统筹各类资源,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对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明确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原则,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加强公共文化设施软硬件建设,建立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完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基础上,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以服务半径和服务人群为依据,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市更新行动等,充分利用闲置空间资源,在村民委员会、农家大院、居民小区、城市公园、产业园区等人员集中场所,建设更多便于群众参与的嵌入式公共文化空间,比如,农家书屋、社区书院、文化驿站等。鼓励文艺机构、文旅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共用共享特色文化空间,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社会覆盖率,构建更加开放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各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建立互联互动机制,加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引导优质文化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向特殊群体倾斜,直达群众“家门口”。
加强供需对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精准惠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和根本立场。文化工作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站稳人民立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的一切文化创作和公共文化服务都必须围绕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展开。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从以前的“有没有、缺不缺”跃升为现在的“好不好、精不精”,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方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坚持需求导向,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精准有效对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订单式服务、互动式服务转型。比如,在图书馆推行“您下单,我服务”的新型服务模式,通过新书荐读、送书上门、参观交流等形式,为读者提供订单式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探索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配送工程,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资源库,在线公布文化讲座类、阅读活动类、艺术鉴赏类、展览展示类、特色活动类项目清单,通过“你点我送”的方式送到城乡基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政府端菜”向“群众点菜”转变,实现供需对接、精准惠民。注重数字赋能,运用数字技术整合各级公共文化资源,统一建设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积极发展云阅读、云展览、云视听、云体验,促进供需在“云端”“指尖”对接。
用好社会力量,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要注重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加快培育文化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版权等要素市场和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经纪代理等文化服务市场,积极拓宽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提高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日常消费中的比重。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既有利于实现优质文化资源共建共用共享,丰富群众文化选择,更有利于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提高服务效能。要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配套政策,出台指导意见,明确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途径和内容,明晰政府和社会力量各方权责,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准入和退出标准、考核及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同步推进公共文化设施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置改革,采取委托管理、购买服务、合作运营等方式,鼓励与引导文化企业、社会组织和文化志愿者等社会力量进行管理运营,最大限度盘活公共文化资源,做到物尽其用。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参与、共同努力。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系统总结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实化改革举措,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