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走出“万企兴万村”新路子

石柱走出“万企兴万村”新路子
2024年08月24日 00:11 重庆晨报

8月23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第十七场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石柱县围绕“发挥比较优势 推动绿色崛起 打造全国生态康养胜地”作主题介绍,并回答媒体记者和网友提问。

石柱县委书记张华表示,石柱正全力打好乡村全面振兴、产业优化升级、城市更新治理、动能转换提升、绿色低碳转型“五大主动仗”,构建起了政府规划引领、企业市场运营、群众共同参与的三方联动发展模式,吸引了1183家企业主体投身石柱乡村振兴实践,率先在全国走出“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农业“兴”

壮大“三色”产业“土特产”

“如果把‘三色’产业喻为一幅乡村产业振兴图的话,那么我们红色的辣椒、黄色的黄连、绿色的莼菜就是‘三原色’,也是我县最具辨识度的‘土特产’。”发布会上,张华特别向市民作推荐:“一定要亲自品一品、尝一尝我们的‘三色’土特产。”

龙沙镇长坪村,是石柱4个1000亩以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之一。8月20日,烈日当空,光照下的“石柱红”“朝天椒”辣椒色泽格外鲜艳,背着背篼的农户穿梭在辣椒地里,虽然汗水沁湿了后背,但脸上却洋溢着秋收的喜悦。望着提篮里饱满的“红乖乖”,多位采访团记者不由自主,大着胆子生吃辣椒,从开始的小心翼翼,逐渐转变为大口咀嚼:“好吃,辣椒香味浓郁,带着回甜。”

能够生吃的辣椒,品质是有保证的。张华说,石柱辣椒具有色泽艳、油分重、香气浓、品质高的特点,是辣椒界的“灵魂辣椒”,“石柱红”辣椒更是获评“全国十大名椒”,全市90%以上的火锅底料加工企业都在使用“石柱红”辣椒,陶然居、小天鹅等知名企业都在石柱建有种植基地、加工企业,可以说“石柱红”辣椒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引领重庆味蕾。

据了解,石柱县从2001年开始大规模种植辣椒,如今全县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年产量8万吨,综合产值6.5亿元。

被誉为“中国黄连之乡”的石柱,种植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如今,石柱黄连种植面积常年在6.2万亩,种植规模和产量占全国的60%,带动全县1.1万余农户参与种植。通过创建黄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立黄连创新产业研究院,引进诸如国药太极等龙头企业,开展中医药全产业发展战略合作,石柱黄连产业链得到延伸,开发中成药、日化品等高附加值产品20余种,实现原材料就地精深加工转化增值,2023年,石柱黄连生产产值达到8亿元、加工产值10亿元,第三产收入2000万元。

“石柱已经把‘冷莼菜’变成‘热产业’。”张华说,莼菜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不仅要在高海拔低温区域,还需是I类水质标准,莼菜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素有“水中人参、植物锌王”的美誉。石柱莼菜产量占到全球的70%,可以说全球莼菜看中国、中国莼菜看石柱,目前已开发莼菜饮料、面膜等高附加值产品35个,出口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

企业“兴”

打造两大百亿级产业链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产业要振兴,企业是关键。石柱县委副书记王凡鹏说,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石柱率先在全国探索推出了一个“万企兴万村”的新路子。

通过政府搭台,让经营主体愿意来、留得下。王凡鹏介绍,石柱摸清并发布了“自然生态、山地林田、集建用地、闲置资产”四张资源清单,确保产业规划与投资计划契合、资源清单与目标市场契合、服务保障与企业需求契合,并通过各类商会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以情招商,吸引成功人士返乡、民营企业下乡、产业项目到乡,累计吸引1183家企业投资25.3亿元、实施兴村项目1296个。

据石柱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郭小萍介绍,今年以来,石柱县聚焦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打造清洁能源基地、泵阀仪器仪表产业基地,两大基地建设纳入全市“一县一策”支持范围。重点围绕两大基地打造两个100亿级产业链,到2027年“四大产业集群”规上工业产值将突破120亿元。

教育“兴”

催生思政、艺术新业态

绿色生态是石柱的“最美底色”,更成为老百姓的“幸福源泉”。“乡村振兴不光‘兴’产业,还有乡村实践大课堂为‘切入口’。”郭小萍说,通过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思政研学、艺术写生等新业态,为教育提供乡村实践大课堂,把德育教育、美育教育的课堂搬到乡村,这是石柱在乡村振兴当中探索的一条新路子。

“比如思政研学,我们主要放在了中益乡。”郭小萍说,五年来,石柱将讲好脱贫攻坚故事与德育思政研学融合,围绕成人党建培训,根据需求定制培训方案,精准提供教育培训场景和课程。围绕大中小学生的思政课堂,定制不同学段的教材,纳入课程体系,规范教学管理,成功打造全国首个“初心”思政研学品牌。

与中益乡思政研学错位发展,桥头镇则主打写生艺术。

8月20日上午,桥头镇再别康桥艺术展览馆民宿院落,负责人刘晓波接待着一拨又一拨客人。“我们打造的院落,除了住宿功能,更多的是艺术采风和创作。”刘晓波说。

如今,桥头镇处处皆是风景画,家家打造美术馆,实现了“乡村孕育艺术、艺术浸润乡村”的美好场景,逐渐衍生成为休闲度假的“网红打卡点”。郭小萍介绍,2023年,桥头镇集体经济收入超1100万元,参与写生产业链的172家农户经营性收入户均增收4.8万元,带动1000余名群众实现工资性收入人均增收1.2万元。

康养“兴”

天然氧吧“凉”心体验

“有15万人在黄水购房避暑,有8万人在黄水租房度假。”张华说,近年来黄水度假区已逐步成为市民乃至周边省市消夏避暑的首选地,所以在这里既有家的温暖、也有夏的清凉。今年成功创建黄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成功跻身全国旅游度假区第一方阵。“升级版”的黄水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充满土家味、民族风、烟火气,完善的配套,优质的服务,是度假旅游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黄水既有家的温暖、也有夏的清凉。”张华说,近年来,随着游客数量增加,石柱也在逐渐提升服务能力。一方面,建成投用了黄水动车站,实现重庆一个半小时、成都三个半小时、武汉四个半小时直达黄水,对内开通旅游专线,提供公交车、租车包车、网约车等配套服务,让游客可以享受“快进漫游深体验”。

据介绍,黄水有着优越的生态环境,夏季黄水的平均气温21℃,森林覆盖率85%,负氧离子浓度约为中国气象行业最高标准的2.5倍,“去过黄水的朋友有没有一个感受,这里没有蚊子,在‘天然氧吧’不仅对疾病康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也是疗愈身心的绝佳选择。”发布会上,黄水“代言人”的张华娓娓道来,来到黄水的游客,可以体验丰富的旅游产品。当地构建了一套全新的度假产品体系,总有一款能够拨动游客的心弦。

在配套方面,黄水还引入了实力较强的医疗服务资源,特别是今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儿童医院、附属口腔医院等多家医院的专家,到黄水开展“潮汐式”服务,让游客在黄水度假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市级优质医疗资源服务。张华坦言,这一点很受老百姓欢迎。同时,配套了1个综合性旅游服务中心和9个咨询服务点,完善了各类旅游惠民便民设施配套,随时随地为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旅游生活服务。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王尊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石柱 乡村振兴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26 富特科技 301607 14
  • 08-23 速达股份 001277 32
  • 08-23 益诺思 688710 19.06
  • 08-20 成电光信 920008 10
  • 08-19 佳力奇 301586 18.0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