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电何以全球“圈粉”

中国家电何以全球“圈粉”
2024年08月20日 14:42 中国质量新闻网

转自: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今年夏天,中国家电在全球市场表现亮眼。巴黎奥运会赛事场馆使用的户外LED大屏,由深圳市艾比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比传统屏幕节能约20%,欧洲杯赛场上的海信VAR显示屏助力裁判精准判罚……从彩电、空调等大家电,到个护智能“小神器”,中国家电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在全球“圈粉”。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国产电扇、洗衣机、吸尘器、微波炉、液晶电视等家电累计出口4091.9亿元,同比增长18.1%,高出全国出口整体增速11.4个百分点。事实上,从2023年3月到2024年7月,我国家电出口已经连续17个月同比正增长。

我国家电出口势头强劲,“走出去”步履稳健,与全球市场形势发展变化、我国稳外贸政策效应显现、家电企业持续强化海外商务和展览活动、跨境电商发展壮大等因素直接相关,也充分证明我国家电企业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

我国家电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在海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相当不易,可以说是投入巨大财力精力一点点干出来的。看看我国家电企业的研发投入就明白了。近些年,我国家电企业研发费用逐年提升,2023年,美的集团研发投入达到146亿元,同比增长15.57%;海尔智家研发投入合计108亿元,同比提升5.9%;格力电器研发投入70亿元,同比提升8.97%。从研发人员数量来看,这3家企业研发人员占比都达到了两位数,其中,海尔智家、格力电器分别为21%、21.5%,美的集团为11.69%。在研发上不惜成本,力争拿出高性价比的产品赢得消费者,这是中国家电产业由低价值的代工组装制造向高价值的“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动力来源。

国际竞争力增强的另一个典型表现,是我国一些家电企业出口已经从之前的“走出去”阶段跃升到“走进去”阶段。“走出去”是把产品销往海外市场,实现向国际化迈进,而“走进去”是把品牌乃至生产过程移至海外,进行全球化布局。目前,我国家电企业进行全球化布局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海外并购,如海尔智家收购日本三洋白电业务、美国GE家电业务、意大利卡迪公司、瑞典伊莱克斯集团ESA公司等,海信集团收购夏普墨西哥工厂、东芝映像系统公司、欧洲高端白色家电制造商古洛尼;另一种是在海外投资建厂或合资建厂,如长虹在西班牙、墨西哥建立生产基地,美的在巴西、印度尼西亚、意大利、埃及等国家建立生产基地,TCL在越南、印度、巴基斯坦、波兰等国设置海外基地。通过海外并购,中国家电企业可以拥有更多优质技术资源并实现品牌价值提升,在海外建厂则可以实现就地取材、就地招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盈利空间,同时还能避开贸易壁垒,快速响应客户需求。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这既是我国家电企业实现转型发展,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的必然选择,也是这些企业多年海外市场摸爬滚打的经验之谈。早些年,我国家电企业迈开脚步向海外市场试探,对当地法律法规、消费理念等不熟悉,只是把自家产品拿去售卖,产品虽有较高性价比,但一直难以进入主流渠道。而且,一些企业在海外市场不注重品牌营销,缺乏本地化运作,在当地消费者看来,这些中国企业只是来赚钱的“外人”,无法获得当地公众的认同和好感。后来,中国家电企业逐渐认识到,要在海外市场打开局面,除了提供好的产品,还要主动研究当地市场,做好本地化工作,加大品牌营销力度,不断提升品牌认知度、影响力。同时,要更深度融入当地社会,积极履行社会就业、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社会责任,不断提升企业的国际美誉度。

付出总有回报。经过不懈努力,如今中国家电企业在海外市场已经声名远扬、风生水起。当前,出口环境还存在供应链碎片化、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我国家电出口增长依然面临压力。但是,基于我国家电业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数字化迭代、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及海外产能、渠道、品牌的持续渗透,我国家电企业在全球市场依然拥有较大发展空间,“走进去”前景可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家电 家电企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26 富特科技 301607 --
  • 08-23 益诺思 688710 --
  • 08-20 成电光信 920008 10
  • 08-19 佳力奇 301586 18.09
  • 08-15 小方制药 603207 12.47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