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古代“魔术师”

漫谈古代“魔术师”
2024年08月17日 04:00 媒体滚动

转自:团结报

  □闵 卓

  在现代,魔术师以其惊人的表演令人赞叹。那么在古代,没有现代技术辅助的“魔术师”——幻术师行当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早在先秦时期,幻术师这门传统技艺表演就已经出现了。《列子·周穆王》记载:“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千变万化,不可穷极。”其中的“入水火,贯金石”描述了幻术师自由穿行于水、火之中,以及穿透石块等物质的表演活动;“反山川,移城邑”则是指移动山川、城池的幻术表演,类似于现代幻境魔术和移位魔术;最后的“乘虚不坠,触实不硋”即悬浮幻术。可见,现代魔术中的很多理念或者技巧早已存在。

  到了汉代,幻术被称为“奇戏”,其表演形式和内容都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奇戏”不仅包括了基本的手法和物品变换,还融入了剧情和角色扮演,使表演更具观赏性和故事性。这些表演通常在皇宫和贵族的宴会上进行,既为了娱乐,也用于展示皇家、贵族的财富和社会地位。东汉张衡撰写的《西京赋》记载:“奇幻倏忽,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云雾杳冥。画地成川,流渭通泾。”这些描述展示了“奇戏”艺术家们如何利用高超的幻术技巧,营造出奇特的视觉效果。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民族迁徙活动,幻术表演行当迎来了发展的大融合阶段。这一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和艺术形式相互交融,幻术师们在中外交流中吸收了多个民族的技艺和表演风格,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幻术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北方多流行“吞刀”“吐火”“剥驴”,而南方则在两汉以来的传统幻术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隋唐时期,“幻术”这一称谓才真正被人们广泛接受。《隋书》记载:“唐县人宋子贤,善为幻术。每夜,楼上有光明,能变作佛形,自称弥勒出世。”唐时的幻术表演活动也迎来了发展的巅峰期,各类幻术层出不穷,有变形术、隐身术、祈雨术、搬运术、吞刀术、鱼龙戏等。唐代段成式所撰《酉阳杂俎》有“玄宗学隐形于罗公远”的记载,虽是野史故事,但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幻术的推崇。

  宋代之后,因市井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荣,幻术表演活动逐渐深入民间,分化出“撮弄”“藏挟”“药发傀儡”等不同门道,分别以手法、隐藏、操控傀儡为核心。同时,南宋还出现了第一个民间“魔术师”组织“云机社”。

  元代对汉人禁令颇多,其中也包括限制幻术表演活动。《元史·刑法志》记载:“诸民间子弟,不务生业,辄于城市坊镇演唱词话,教习杂戏,聚众淫谑,并禁治之。诸弄禽蛇、傀儡,藏擫撇钹、倒花钱、击鱼鼓,惑人集众,以卖伪药者,禁之,违者重罪之。”这一情况一直到明清时期才有所改变。

  明清时期,人们对幻术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出现了《神仙戏术》《鹅幻汇编》等幻术相关专著。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表演 魔术师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26 富特科技 301607 --
  • 08-23 益诺思 688710 --
  • 08-20 成电光信 920008 10
  • 08-19 佳力奇 301586 18.09
  • 08-15 小方制药 603207 12.47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