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四川如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这场盛会释放了新信号

“双碳”目标下,四川如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这场盛会释放了新信号
2024年08月12日 12:04 界面新闻

转自:四川经济网

文 | 四川经济网 刘婕 

日前,由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和四川省电力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兴隆湖能源电力高峰话——四川新型能源体系规划与高质量发展”专题活动在成都兴隆湖畔举行。会上,多位专家和代表认为,在“双碳”目标指引下,风能、光伏、氢能将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水电为主”向“水风光一体”走绿色发展之路

“随着四川水电开发进入尾声,四川也迎来了风光氢能源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四川水能资源丰富,我们80%的水能资源都集中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流域,同时这些地区又有着丰富的风、光发电资源,真正能实现水风光互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省能源局局长邓超介绍说,目前四川的风电光伏装备制造能力居于全球前列,其成本也远低于现有新建水电的开发成本。我们将依托流域水风光资源的开发加特高压送出工程,为全国“双碳”目标贡献四川的力量。

“全省风光资源规划超过2.7亿千瓦,开发潜力巨大。”会上,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徐嘉龙也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四川风光资源“家底”。他说,目前,四川风光新能源装机约为2020年底装机的2.6倍。预计2025年和2030年新能源装机将分别达到3200万千瓦和8200万千瓦,进入风光并网投运年新增约1000万千瓦的高速发展阶段。

四川省电力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陈云辉表示,按照四川省政府的规划,2025年风光新能源装机达到3200万千瓦,“十五五”达到8200万千瓦。四川准备接受疆电和陇电相关入川的电源里还是有非常大比例的新能源,四川的新能源占比在2030年将达到46%。到2035年,通过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打造,最后形成清洁能源高质量就地消纳的典范和清洁能源大范围配置的典范。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彦锋建议,加快大型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和建设。创新水风光储一体化,在大型水电基地利用水电储能和灵活调节能力,通过水风光互补方式带动流域周边合理范围一定规模的水电光伏,满足近期开发需求。

积极扩展氢能应用场景

“新型能源体系应具备绿色低碳能、运行安全、灵活可靠等特征。”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鲁宗相分析说,基于以上特征,可以看到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氢能是一个重要赛道。

同样看好氢能源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科院名誉院长周孝信院士。他指出,在波动性、间歇性强,受极端气候变化巨大的光伏和风电占比极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中,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新型储能和绿色氢能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绿色氢能及其衍生气体液体燃料发电,具有代替传统煤电和气电的潜力,可能成为未来电力系统提供高灵活性应对极端天气气候条件下韧性、安全保供和提供系统惯性的主要资源。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二次能源,能帮助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实现电网大规模调峰和跨季节、跨地域储能,加速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低碳化。氢能源如此好,为什么没有大规模推广?东方电气(成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光有坦言,主要原因在于氢能的产业化、规模化尚未成形,产业链整体成本偏高。他建议,继续降低氢能综合成本,打造氢能典型应用场景,加快建设现代化氢能管理服务体系,促使制氢成本下降。

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背景下,除了氢能源广泛应用外,还出现了一种创新模式——“虚拟电厂”。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康重庆表示,“虚拟电厂”作为一种聚合分布式可调资源参与电力调节的新技术、新模式,具有投入小、见效快、资源省的特点,对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虚拟电厂建设,四川省在政策、机制、市场、环境、模式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四川省 双碳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19 佳力奇 301586 --
  • 08-15 小方制药 603207 --
  • 08-13 太湖远大 920118 17
  • 08-12 国科天成 301571 11.14
  • 08-05 珂玛科技 301611 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