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北京警方接到辖区内一互联网公司报案,称该公司的求职招聘类App的短信验证码接口遭受攻击达1300多万次,攻击还成功匹配注册账号30多万个。为此,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会同朝阳分局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随着侦查步步推进,一个集编写恶意程序、实施撞库攻击、泄露数据资料为一体的“撞库黑客”团伙逐渐浮出水面。目前,犯罪嫌疑人喻某、焦某因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什么是撞库攻击
所谓撞库攻击,是指黑客通过收集互联网已泄露的用户账号及密码信息,生成对应的字典表,尝试批量登录其他网站,以盗取账号的一种黑客攻击行为。简单来说,就是黑客拿着用户在A网站的账号密码,到B、C、D、E等平台尝试登录的过程。
![](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807/6/w1080h526/20240807/2aaa-0f2ea2ca124f2e67b08594aeed15f632.png)
那么,撞库攻击中用于尝试登录的账号和密码从何而来?撞库攻击需要的这些源数据主要通过3种方式获取:一是黑市购买,二是同行交换,三是自行入侵网站窃取。随着网站数据库泄露事件频繁发生,加上地下黑色产业日渐成熟,撞库攻击逐渐成为主流的盗号方式。
黑客盗取到大量账号后,通常会对这些账号进行分类,最后以不同方式变现。例如,游戏类的账号用于转移虚拟货币、出售游戏账号、盗取装备;金融类的账号用来进行金融犯罪和诈骗;其他类型的账号直接出售给专门的广告投放公司,用于发送广告、垃圾短信、电商营销等。
对个人用户来说,撞库攻击会导致个人密码泄露、账号被盗,进而造成财产或名誉损失;对企业来说,不仅会造成用户信息等商业秘密的泄露,还会对企业的声誉和形象造成严重损害。
防范撞库攻击这样做
防范撞库攻击,是企业与用户必须面对的一场持久战。
从企业防护角度看,应强制提高用户密码的强度,并要求用户定期更换密码;在账号相关接口加强人机防控策略,识别并拦截攻击者的“机器流量”;重要业务流程采用二次验证,如转账前通过人脸识别、指纹声纹、验证码、身份证末位数字验证等机制来确认当前操作来自账号拥有者;和专业安全厂商合作,借助安全工具防范攻击。
从个人用户自我保护角度看,设置密码时,应避免过于简单、易猜,最好使用大小写英文字母加数字混合的组合密码,发现账号存在异常要及时联系平台客服;养成定期更改密码的习惯,并根据账号重要性、是否涉及财产等情况进行分级管理,杜绝一码多用;在公共设备上登录个人账号时,留意不要勾选“记住密码”“默认登录”等选项,尽可能选择匿名登录。
![国家安全教育专栏](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807/150/w750h200/20240807/ccaa-fc7b63890a13dc638a37ba5026a2cf52.jpg)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40627/655959900_20240627.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