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空间”,丰富城乡学生暑期生活

“交换空间”,丰富城乡学生暑期生活
2024年08月06日 07:30 南京日报

城里娃下乡种田,农村娃学起编程

“交换空间”,丰富城乡学生暑期生活

江宁实小等学校的学生及其父母在田间除草。 受访者供图江宁实小等学校的学生及其父母在田间除草。 受访者供图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怀艳

“我终于分清了稻苗与稗草区别:原来,禾苗叶细长且向下弯曲,而稗草叶子比较短,叶子直挺不弯曲”“输入编程,我就能让程小奔露出笑脸,还能让它眨眼,真是太好玩了”……

暑假过半,本报记者近日走访我市江宁、溧水等地了解到,今年夏天,中小学生过暑假方式有了新变化:城里娃纷纷下乡插秧种地、体验生活;而农村娃则学起了编程、机器人、无人机等。双方在“交换空间”中体验乡村之美、了解最新科技前沿,都成长为发展更加全面的新时代少年。

拔草施肥、探自然,城里娃下乡当“土娃”

7月28日上午7时,此时正值水稻分蘖拔节、急需除草施肥的关键期,12组来自江宁实验小学等学校的学生及其父母,在距主城30公里远的江宁区湖熟街道农户马敏家的农田边,准备开始除草、施肥。

本次活动名为“我在乡间有亩田”劳动实践活动,由上述12组家庭从马敏手中流转1.5亩地,再平分为12个小方块,各家庭自行种植水稻,其间从插秧到收获全部需要亲力亲为。

“趁着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大家赶紧除草,除完还需把尿素撒下去。”活动发起人——江宁实小四(9)班学生臧煜城的爸爸臧正松一马当先冲进田里,揪住一株稗草的根往上拔。“如今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很多人不知道碗里的米是怎么来的、桌上的菜是如何生长的。因此,我们这些家长自发组织起来,找块地让孩子耕种。”臧正松说。

向北50公里,在蝶梦山丘自然研学基地,一群6岁以上的孩子正在工作人员陪同下开始当天的“老山森林巡游”“老山昆虫探秘”“老山萤火虫观察”等乡村体验活动。“都市里的孩子往往对芳香的花朵、闪烁的星空等这些自然环境比较陌生。”该基地工作人员说,“这次夏令营的目的,就是让他们在自然探索中成长,发现自然的神奇和美。”

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夏天,“到乡村去”成众多城市家长和学生的新选择,并由此“点燃”暑期研学市场。打开一些自媒体平台,输入“乡村、研学”等关键词,一下就跳转出百余条相关推送。同时,我市各美丽乡村还纷纷推出特色研学套餐,如黄龙岘千百园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中心推出“物种星球”青少年公民科学研学训赛夏令营,带领孩子们开展野外物种识别等活动;溪田田园综合体推出5天4夜夏令营活动,让孩子学会除草、生火做饭等技能。

学编程、玩无人机,农村娃“科技范”十足

同一时间,农村孩子的过暑假方式却与城里娃截然相反。

7月26日上午,在溧水区东屏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十多名来自中心周边村庄的孩子齐聚一堂,按中心爱心暑托班志愿者、东屏小学教师王俊的指导,“啪啪啪”对着键盘一阵敲击,将“让程小奔机器人笑”的指令录入编程。“程小奔编程机器人是编程机器人的入门款,最适合零基础孩子们学习。”王俊说,他计划通过十节课让孩子对编程有个初步了解,为将来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该中心校长臧德生介绍,今年暑假,中心还开设了3D打印、无人机操控等多个科学课程,免费向周边孩子开放。“十多年前,我中心在全市农村地区率先开设书法、美术等少儿兴趣班,为的是弥补当时农村孩子缺乏音体美等艺术课程的痛点。如今开设编程课的初衷和当初一样,也是为了让孩子们走在时代前沿、与时俱进。”臧德生说。

不只在溧水,日前,江宁区禄口街道彭福村的爱心暑托班也设置了“科学普及”红色电波探索之旅课程,从最初简易收发报机到逐渐复杂高效的通信设备,由浅入深教授给孩子们通信技术发展历程和知识。

记者从市关工委、市教育局等部门获悉,今年暑期,我市各区陆续开展了十多场各个主题的科技夏令营活动。如江北新区以“探索航行科技 逐梦智慧江海”为题,开展到宝船厂遗址公园、海事局等参观活动;高淳区以“智慧之旅,科技逐梦”为题,带领孩子们了解VR、AR、3D打印等前沿科技。“科技是今年夏天的热词。”市关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专家:“交换空间”有必要,城乡互动应常态

城乡间的双向流动,为孩子们带来了更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教育内涵。

参与“我在乡间有亩田”劳动实践的臧煜城同学在他的劳动日记中写道:“我亲身参与除草劳动之后才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无数汗水浇灌而来的!”李思颍同学一开始完全分不清禾苗和稗草的区别,还误拔了好几株禾苗,不过,她很快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农人”。“看,禾苗叶细长而稗草叶子比较短,现在我可不会被稗草迷惑了。”小姑娘笑着说。

在溧水东屏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上编程课的10岁女孩陈淑颖成功指挥程小奔机器人露出笑脸后,她情不自禁为自己鼓掌:“原来编程课这么有趣,一点也不难学。明年我还要来学习更难一点的人形机器人的编程课。”

“城乡学生‘交换空间’过暑假非常有必要。”对于这一新现象,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张济洲教授表示,生长在“钢筋丛林”中的城市学生对农村生活和农民劳动的艰辛缺乏深刻体会,让他们下乡做农活,不但可增强独立生活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知甘苦、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而农村学生对一些高科技事物不甚了解,让他们到城里过暑假,可使其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张济洲介绍,如何促进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双向流动,是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议题。为此,我市启动了“南京市城乡小学发展共同体计划”,让城市优质学校与乡村薄弱学校结成教育共同体,融合、协同、共建,推动市内优质教育资源下沉乡村,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交换空间’新现象正是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的体现。”张济洲说,我们也应看到,城乡间教育资源流动不是单向的,更不是城市向乡村的单向输血,乡村及乡村学校的特色资源也能反哺城市学校,弥补城市学生在劳动教育等方面的不足。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江宁 编程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12 国科天成 301571 --
  • 08-05 巍华新材 603310 17.39
  • 08-05 珂玛科技 301611 8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18.5
  • 07-23 博实结 301608 44.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