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嘉兴日报
■记者 周佩佳 通讯员 袁 伟
本报讯 地震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造成的伤亡与损失在各类自然灾害中占比最高,防范地震灾害风险的意识绝不能松懈。日前,我市印发了《关于开展地震构造环境探测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我市将作为全省唯一的地级市全域开展地震构造探测工作,通过科学手段摸清地下地震构造的“隐形线”,进一步织密区域地震安全防护网。
地处江南平原的嘉兴,为何需要全域地震构造探测?探测之后能起什么作用?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嘉兴是浙江省唯一全域被国务院、省政府确定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地市,也是全省为数不多陆域发生过破坏性地震的地市,比如1678年海盐4.8级地震和1867年海宁盐官4.8级地震;全市75%以上镇(街道)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在全省属于抗震设防高烈度区。
构造运动是地震发生的直接诱因,探明地震构造环境是实现事前预防、减轻城乡地震灾害风险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嘉兴地区覆盖层深厚,最深处达200至300米,境内有萧山—球川、马金—乌镇等多条地震构造存在或通过,前期已经对区域构造进行过一定程度或局部范围的零散性研究,仍有必要通过开展系统规范的探测工作,对构造的空间位置、最新活动时代、发震能力等予以精确查证和评价,进一步明确区域地震风险底数。
“地震构造的绵延不因行政区划而改变,与嘉兴毗邻的上海、江苏等地已陆续完成了相关探查,嘉兴探测项目的推进将有效补齐长三角区域地震构造地理信息拼图,促进长三角区域地震监测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应急响应等工作的协同开展。”市科技局地震测防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根据《通知》安排,本次地震构造环境探测工作由市科技局牵头实施、监管与验收,覆盖嘉兴全境约4000平方公里,2025年至2028年分4年完成,为嘉兴有史以来实施周期最长的防震减灾重点项目。
从具体工作来看,此次探测工程主要包括区域断层确定、地震地质勘探、断裂活动性鉴定、深部地球物理环境探测、地震断层危险性和危害性评价等工作内容,最后编制完成嘉兴市地震构造环境探测成果报告。与此同时,还将建成嘉兴市地震构造环境探测的基础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其成果将作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重大工程项目选址、灾害快速评估、政府应急决策等工作的重要科学依据,并可为区域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球物理基础研究等工作提供更直观、更便捷的基础信息服务。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