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产品停售,惠民保如何改良

多款产品停售,惠民保如何改良
2024年07月29日 20:26 财经网

文|《财经》记者 丁艳 编辑|杨芮 袁满   

惠民保是弥合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险断层的创新产品,曾创下覆盖人群超过1.4亿人次的成绩。当前,部分惠民保产品的退出,引发了市场对于惠民保如何改良、可持续发展的热议

家住上海虹口区的“85”后王洋,赶在7月底沪惠保投保截止日期前,给“60”后的父母“安上了”保障。王洋坦言,目前市面上老人可买的保险产品少,医疗险、重疾险相对较贵,沪惠保保费低、责任全,再加上还有政府背书,就毫不犹豫给父母买了,但王洋自己并未选择买惠民保,而是选了一款百万医疗险。

截至目前,多地惠民保产品已完成2024年投保工作。值得关注的是,江苏、安徽、湖南等多省市出现惠民保产品的停售情况,其中由于合并统筹运营,安徽的惠民保停售率高达90%。

一位湖南省惠民保相关人士透露,出于全省统一管理需求,湖南省停售了大概8款产品,其中有2款产品已经停售两年。另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停售的惠民保产品有近七成并未发布停售公告和后续信息,目前部分城市惠民保赔付率超过100%。”

据复旦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许闲团队发布的《“以退为进”:惠民保产品研究与观察——基于73款停售惠民保产品的分析》(下称“研究报告”),截至2023年11月15日,284款惠民保产品中,73款产品停止运行,占比约为25.70%。这意味着,在4款惠民保产品中,就有1款停售。具体来看,73款停售产品中,有3款产品未正式运营即停售,48款产品存续1期,17款产品存续2期,4款产品存续3期,1款产品存续超过4期。

经过九年的发展,惠民保已经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名字,亦曾创下覆盖人群超过1.4亿人次的成绩。惠民保是弥合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险断层的创新产品,承载着“普之于众,惠之于民”的重任。以上海惠民保产品“沪惠保”举例,截至2024年3月末,沪惠保三年累计结案案件超65万件,累计赔付金额超16亿元,单人三年累计最高赔付金额243.6万元。

当前,部分惠民保产品的退出,引发了市场对于惠民保能否可持续发展的热议,其究竟是“赔本买卖”还是“以退为进”?

对于惠民保停售的原因,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表示,首先和政策导向有关,平安养老、泰康养老、大家养老等养老险公司调整业务布局,停售了单独承保的惠民保项目,并退出了共同承保的惠民保项目;其次和全省统筹下多款产品合并运营有关,安徽、福建、湖南、河南、黑龙江等地在政府要求下,将多款惠民保产品合并运营,以减少市场无序竞争,整合潜在投保人群。另外,还和市场竞争等原因有关,同级产品竞争依赖于当地发展水平。

“惠民保产品难以为继并非主流,停售一定程度上是市场的自我净化。”许闲表示,惠民保产品也需要遵循发展规律,希望市场更为理性地看待惠民保的发展。

除停售问题,当前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亦是关切热点。从参保率来看,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孙洁分析称,不同省市的惠民保参保差异比较大,呈现两极分化的状态,绝大部分“惠民保”的参保率不足15%,部分地区的参保率出现了10%到40%的下滑。

一位地方医保局主任透露,25%的参保率是政府不参与所能够达到的极限。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认为,目前惠民保个人参保率仍不足,亟待长期激励机制,如果投保五年或者十年以上的参与者,能够给予更多激励,那么有利于个人参保率的提升。另外,一位业内人士则建议,惠民保可以通过家庭账户的方式来购买,以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从惠民保产品制度定位上,人保健康上海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光毅建议,需要从顶层设计上进一步明确惠民保性质地位,建议将其发展成有法可依或有制度可依的社保和商保的合作计划。在如何吸引更多健康体参与方面,他表示,需要继续研究如何在产品中植入更有价值和吸引力的健康管理内容,并丰富产品的保障范围和产品期限的选择等。

多地多款停售:市场净化、整合发展

截至2023年11月15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推出284款惠民保产品。从2015年推出首款惠民保产品到2020年迎来市场爆发期,惠民保市场增速逐渐放缓。2021年新增83款惠民保产品,2022年新增72款惠民保产品,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1月15日新增27款惠民保产品,市场逐步由爆发增长转向平稳推进。

据上述研究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惠民保已遍布中国22个省份、4个直辖市、4个自治区,其中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存在停售产品,占比超 60%。其中,江苏省停售产品最多为11款,安徽省、湖南省停售产品分别为9款和8款,福建省、辽宁省、山东省、浙江省停售产品为5款,其余地区停售产品小于5款。

整体来看,停售产品涉及人保财险、泰康在线、太平财险、中华联合财险、阳光财险、众安保险等30家财险公司,中国人寿、利安人寿、北京人寿、东吴人寿等12家寿险公司,平安养老、泰康养老、大家养老3家养老险公司,人保健康、平安健康2家健康险公司,中原农险、国元农险、安华农险3家农险公司。其中,平安系保险公司,尤其是平安养老在早期快速布局后退出市场,停售产品较多。

(图片来源:复旦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研究报告)(图片来源:复旦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研究报告)

对于73款产品停售背后的原因,首先和政策导向下,养老险公司退出惠民保市场有关。2023年1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禁止养老保险公司经营短期健康险业务,并明确业务范围超出规定的养老保险公司应当在三年之内完成变更。因此,养老保险公司的短期健康险业务将需要大幅压降直至出清。

惠民保作为一年期的健康险产品,因上述政策而受到保险公司产品策略的影响。政策发布后,平安养老、泰康养老、大家养老等养老险公司调整业务布局,停售了单独承保的惠民保项目,并退出了共同承保的惠民保项目。

一位接近养老险公司人士表示,当前,平安养老、泰康养老、太平养老正在陆续退出惠民保业务,其部分短期健康险业务将并入其余子公司。以上海惠民保产品“沪惠保”举例,其2021年上线之时,平安养老、泰康养老、太平养老皆是共同承保险企之一,但截至目前,这三家养老险公司已不在9家承保保险公司之列,太平养老由太平财险接替,平安养老、泰康养老则直接退出“沪惠保”承保。

其次和全省统筹下多款产品合并运营有关。许闲阐述道,随着惠民保运营逐渐成熟,安徽、福建、湖南、河南、黑龙江等地在政府要求下,将多款惠民保产品合并运营,以减少市场无序竞争,整合潜在投保人群。以安徽为例,安徽省自2020年开始共推出10款惠民保产品,在2024年度所有产品都并入省级统筹的“安徽惠民保”,导致整体停售率达到90%。

(图片来源:复旦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研究报告)(图片来源:复旦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研究报告)

一位大型险企相关业务负责人表示,很多地方本身有多款惠民保产品,后续医保局和监管统筹管理后,一个地方就只有一款或者出台省级产品,原有产品就停售了,比如江苏、安徽、湖南都有省级产品。

求解可持续性:保本微利,惠之于民

王洋对于自己是否购买惠民保的纠结和最终并未购买相关产品的选择,反映了当前大多数年轻人的心态。相对于年轻人来说,惠民保的报销范围相对较小,且免赔额较高,对于身体相对健康的年轻人来说,生病出险且高费用支出的概率低,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随着投保人数的下滑,参保率成为当前惠民保发展核心难题。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朱俊生表示,根据对多个惠民保项目参保率的分析,虽然总参保人数保持稳定,但每年仍有20%-30%的人群退出,需要保险公司付出更多的成本获取新客来弥补脱退人群,这也直接导致了2022年多地延长了投保期。

他还强调,“参保率下降将使得惠民保无法可持续发展。惠民保‘低保费、高保障’的定价逻辑在于,年轻、健康人群对于老年人群、患病人群以及既往症人群医疗费用共济分摊。只有当参保率足够高,可以分摊老年人群与既往症人群医疗成本的年轻健康人群足够多时,惠民保才能实现财务可持续发展。一旦年轻、健康人群的参保率下降,参保人群中老年及既往症人群占比逐渐提高,惠民保就无法持续发展。”

据中再集团2023年6月发布的《惠民保的内涵、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剔除省级项目后,2022年惠民保平均参保率是15.3%,与2021年的平均参保率15.2%基本持平。2022年,51%的惠民保项目参保率不到10%,27%的产品参保率不到5%,参保率超过30%的项目仅有10个。

一位地方医保局惠民保负责人表示,惠民保在实际推广过程中,达到25%左右的参保率之后就很难提升。20%左右的人不愿意购买惠民保产品,每年惠民保群体自然脱落比例大概在30%-40%,叠加宣传渗透水平,理论参保率最大值为30%-35%,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参保率大概为25%。

一端是惠民保参保率的下降,另一端则是多地政府对于惠民保的赔付率提出刚性要求,即赔付率达到70%-90%,并采用结余滚存的封闭式资金管理模式,即惠民保保费需要绝大部分赔付给参保人,剩下的资金放在账户里留用。一位地方医保局人士表示,“如果商业保险公司惠民保盈利利润超过8%,我们就会要求其将超出部分为重特大罕见病患者提供更深层次保障。”

从当前惠民保参保的平均年龄来看,部分地区中老年参保群体占比偏大,亦增加了惠民保的赔付和运营压力。以广州“穗岁康”为例,过去三年的投保人群的平均年龄为41.8岁;2022年天津惠民保参保人的平均年龄为53岁;从2022年“沪惠保”赔付年龄情况分布来看,51岁以上年龄段群体占到总赔付的62%。

从当前险企惠民保经营端来看,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部分险企承保惠民保项目,叠加赔付和费用等方面支出,会出现亏损,不过也有部分险企情况稍好。

上述地方医保局惠民保负责人表示,惠民保在实际推广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死亡螺旋”,其亦曾为该问题忧心忡忡。在提高惠民保参保率方面,他表示,“当时我们第一期惠民保设计的参保人数是50万,但实际真正参保的人数只有38万左右,而第一期惠民保赔付率超过了100%,这导致惠民保项目处于亏损状态,亏损之后我们痛定思痛,对整个产品结构进行了反思,后续我们在产品精算上设计得更为精准,实际运营成本、宣传费用、推广费用等每一项成本都进行了精准控制。同时,在共保体方面,每家进入的保险公司都需要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根据年初设定的参保人数,每家公司必须完成固定比例,如若无法完成,保证金不予退还。”

他进一步表示,上述这些举措推进后,惠民保的参保率不断上升,赔付率基本稳定在80%-85%之间,当前惠民保产品基本属于保本微利状态,能够稳定运行。

在提升参保率方面,孙洁建议,按病组支付模式的惠民保产品形态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参保率,能够有效缓解基金分配不均和过度医疗的问题,同时能够将更多病组纳入赔付。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表示,在基础款之上,可针对不同类型既往症人群开发高保障的升级款产品,满足参保人群多层次保障需求。探索开发针对带病体人群专属普惠险产品,设计更具专病化的保障产品,保费设计上预留一定风险空间,保证产品的可赔付可持续。

值得关注的是,纵观近年惠民保发展历程,为吸引消费者投保、使其有更多获得感,降低免赔额正成为一大趋势。目前市面上已推出多项责任实现0免赔的惠民保,如“杭州市民保2024”在全国惠民保中首创特定情形0元起赔。

同时,被视为“沪惠保”的兄弟产品“沪补保”低调上线,该普惠型保险产品的多项责任同样实现了0免赔。据了解,该款产品包含了住院医疗费用保险金最高1.6万元,临床急需进口特定器械医疗费用保险金最高赔付50万元,院外特定药品医疗保险金最高赔付50万元。

(文中王洋为化名)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8-05 珂玛科技 301611 --
  • 08-05 巍华新材 603310 --
  • 07-26 龙图光罩 688721 18.5
  • 07-23 博实结 301608 44.5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40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