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鹤静
当下,分红成为了ETF应对同质化竞争的有力手段。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今年以来ETF以及ETF联接基金累计分红金额接近7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接近翻倍。
与此同时,无论是新成立还是存量的ETF以及ETF联接基金,都积极加大分红力度,“月月分红”逐渐成为业内常态。业内人士认为,ETF加大分红力度响应了投资者转向追求稳定现金流的需求,未来此类产品数量和规模或持续攀升,以满足投资者需求的新变化和多样性。
规模同比接近翻倍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今年以来ETF以及ETF联接基金分红金额累计高达67.70亿元。2023年、2022年同期,ETF以及ETF联接基金的分红总额分别为34.23亿元、23.66亿元。
仅7月以来,就有国泰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及其联接基金、汇添富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及其联接基金、富国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发起式联接、万家中证红利ETF、广发中证红利ETF、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博时中债0-3年国开行债券ETF联接、摩根中证A50ETF等宣布分红。
值得注意的是,国泰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及其联接基金、汇添富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万家中证红利ETF、广发中证红利ETF、摩根中证A50ETF均于2024年年内成立。其中,万家中证红利ETF、国泰上证国有企业红利ETF分别成立于今年3月6日、4月30日,目前均完成了3次分红,位居ETF年内分红次数前列。
ETF联接基金方面,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今年以来已经进行了7次分红,实现了从1月至7月的“月月分红”,年内分红次数在所有指数型基金(包括被动指数型基金、指数增强型基金)中位居第一,累计分红金额近4000万元。此外,博时中债0-3年国开行债券ETF联接、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联接也在年内完成了3次分红,分红规模分别为178.54万元、8633.18万元。
基金合同聚焦分红频率
ETF慷慨分红离不开背后收益分配机制的保障。7月以来,多只新成立的ETF就在基金合同中对于分红频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成立于7月23日。根据基金合同,基金管理人可每月对基金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超额收益率以及基金的可供分配利润进行评价,收益评价日核定的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过业绩比较基准同期增长率,或者基金可供分配利润金额大于零时,即可进行收益分配。在符合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该基金可每月进行收益分配。
7月2日成立的华夏中证红利低波动ETF发起式联接同样积极谋划分红。基金合同显示,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该基金每年收益分配次数最多为12次,每次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该次可供分配利润的20%。
与此同时,存量ETF产品也在积极转型,加大分红力度。比如在今年6月底,华安基金宣布召开持有人大会,审议对2006年4月成立的华安上证180ETF调整收益分配原则,由原来的“在符合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基金收益每年至少分配1次,最多分配4次”,修改为“在符合有关基金收益分配条件的前提下,基金收益每年最多分配12次”。
帮助投资者落袋为安
作为被动指数基金,ETF之所以能够实现分红,超额收益主要来自跟踪指数的成分股分红。并且,ETF的收益分配原则往往不须以弥补浮动亏损为前提,当ETF净值跑赢基准指数,同时满足其他基金合同条款之后,即可进行分红。
虽然ETF分红看似是把资金“从左口袋放入右口袋”,但广发基金认为,这对于持有人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基金分红能够提前锁定部分收益,直接回馈给投资者,帮助投资者“落袋为安”;另一方面,持续的分红也能满足投资者获得稳定现金流的需求,有利于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站在基金管理人的角度,广发基金表示,分红有助于减少冗余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ETF产品而言,有利于更加贴近标的指数的收益表现。通过分红适当降低基金规模之后,基金操作也会更加灵活,从而进一步提升投资体验。
相比意义不大的临时性分红,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向投资者传递稳定分红的预期,反过来也会要求基金管理人更加努力做大超额收益,在日常的投资管理中追求更加精细化的运营。分红只是超额收益的部分来源,基金管理人还可以通过投研输出等其他更加积极的方式来获取超额收益。
“随着投资者平均年龄增加,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部分投资者逐渐从追求绝对的高回报,慢慢转向关注永续经营,并且乐于获得较为平稳的现金流反馈,来补充养老日常所需。”在业内人士看来,ETF加大分红力度其实是响应了这类市场需求。未来随着这类需求的不断提升,类似产品的数量和规模或将快速上升,以满足投资者需求的新变化和多样性。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