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杨秀玲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在会上作了本市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本市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1%,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1%,各项工作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上半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7.8%
报告指出,上半年,本市重点加强6个方面“统筹”,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其中,本市统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加快打造。其中,京津冀联合审议通过推动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落地等4项行动方案。疏解非首都功能坚定有序,上半年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业企业86家,治理违法建设1095万平方米、腾退土地787公顷、整治城市家具约3.9万处。“新两翼”建设进展顺利,出台三地共同推进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行动方案,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102家,设立首只服务城市副中心成果转化的产业投资基金,城市副中心站主体工程和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均完成90%以上。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动能、新模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通过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可喜的是,北京地区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8项、居全国第一。基础研究领先行动方案和关键核心技术九大专项攻关行动加快实施,116家企业入围全国科技创新企业500强、居全国第一,上半年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增长7.4%。创新生态效能整体提升,中关村先行先试24项改革措施全面落地。
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加快建设,全市智能算力供给规模超2万P,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汇聚25家企业33个数据集、数据总量超过7000GB,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扩区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上半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7.8%,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4%。高精尖产业发展优势巩固提升,新设绿色能源和低碳产业等4只百亿级政府投资基金,上半年集成电路产量破百亿块,理想汽车、小米汽车广受市场欢迎,多款创新药实现出海,工业增加值增长7%。未来产业加快布局,“北脑一号”智能脑机系统构建完成,“天工”实现全球首例纯电驱全尺寸人形机器人“拟人奔跑”。本市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力正不断增强。
西直门等15个商圈改造升级有序实施
通过统筹推进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市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报告给出了一组数据:打好投资“增、补、拓、改”组合拳,新兴领域投资增强,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18.5%、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补短板领域投资加力,基础设施投资增长30.5%;城市更新领域投资拓展,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289个、新完工325个;投融资改革加快,出台进一步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发行上市全国首单民营企业消费基础设施REITs项目。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民间投资增长18.8%。
消费方面,本市消费场景提质升级,出台实施积极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及17项配套支持政策,绿色智能消费品销售额约9.4亿元、累计回收旧货6.7万台,汽车销售7.3亿元。出台支持商业消费空间公共区域品质提升实施方案,西直门、双井等15个商圈改造升级有序实施。建立大型商业活动综合服务保障协调机制、举办大型活动965场次。“双枢纽”国际消费桥头堡建设加快推进,国际及地区航班量已增加至970班/周、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78%,上半年接待入境游客165.8万人次、增长2.6倍。上半年市场总消费额增长4%,其中服务性消费额增长8.3%。
1-5月绿电消纳量同比增长17.4%
生态方面,上半年本市持续扩大绿电调入和消纳,1-5月绿电消纳量同比增长17.4%,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近三成、创历史新高。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北京绿色交易所各类碳排放权产品累计成交额41.5亿元,本市4家机构获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审定与核查资质。深化“一微克”行动,新增新能源汽车9.7万辆、充电桩6.52万个,上半年PM2.5累计浓度同比下降8.1%。印发花园城市、绿道系统专项规划,完成23个无界公园改造,开工建设12条城市画廊。
民生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效。报告指出,为促进就业,本市印发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一揽子政策,开发政策性岗位5.5万个,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12.2万人。研究制定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若干措施,累计建设运营养老家庭照护床位2.2万张,实施“百街万户”适老化改造。建立适龄幼儿入园服务平台,58家民办托育园转为普惠托育点。潞城全民健身中心、回龙观体育文化中心投入使用。持续抓好两个“关键小事”。上半年12345市民服务热线群众诉求解决率96.68%、满意率96.94%。加强交通综合治理,推进多网融合,实施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新开通学公交线路228条、通医专线11条,中心城区新增停车位9000个。
在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上半年各项举措掷地有声。报告指出,本市出台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上半年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投资项目115个、增长55%。北京地区进出口实现1.83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完成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修改立项论证,累计推出62个场景“一件事”改革。
加大北京旅游在海外宣推力度
如何做好下半年工作?报告给出一系列实施路径。其中,本市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强化政策落地和项目牵引,推动经济在固本培元中持续回升向好。加强宏观政策统筹,研究建立一致性评估机制,做好经济宣传,高质量推进“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工作。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聚焦“两重”建设抓重大项目储备,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抓产业投资,聚焦推进“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聚焦激发投资活力深化投融资改革。着力激发有潜力的消费,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引进重磅大型文体活动,加大北京旅游在海外市场宣传推广力度,促进物流降本增效。
下半年,本市将继续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统筹在京战略科技力量,支持国家实验室争取承担重大专项,以重大任务为牵引整合创新资源,出台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实施方案。探索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搭建人工智能驱动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研究新一批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措施,推动“三城一区”统筹联动和融合发展,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持续提升数字经济发展能级,出台“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建设长安链·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4.0扩区。
推动公办幼儿园设置托班
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继续纵深推进,努力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报告指出,下半年本市将坚定不移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加快中心城市属高校、医院等向外布局。编制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加快构建城市副中心主导产业集群,“一区一策”建立推动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的框架体系,优化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管理体制机制。持续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全力申创集成电路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一链一策”开展产业链延伸和协同配套,推进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民生方面,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精心办好群众身边事,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服务活动,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保障。推进公共服务补短板,推动公办幼儿园设置托班,实施加强“老老人”服务保障若干措施,出台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方案。提高城市精治共治法治水平,推动交通多网融合发展,提高出行效率和便利性。办好2024北京接诉即办改革论坛。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