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金融综合报道】近日,随着6月中旬以来上市公司密集披露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市场关注点再次聚焦于企业业绩表现上。从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报来看,众多业绩预喜的上市公司已被基金公司提前“潜伏”,这一现象凸显了在当前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市场环境下,基金经理对业绩确定性的高度重视。
据统计,截至7月中旬,已有超过150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不乏业绩表现抢眼的公司。这些公司主要分布在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等上游资源行业,以及电子科技、汽车等高增长领域。从已披露的业绩预告来看,不少公司净利润实现了大幅增长,甚至部分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100%,为市场带来了强劲的业绩增长动力。
基金经理们在这一轮投资布局中,显然将业绩的确定性视为最重要的选股指标。在他们看来,尽管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但业绩的持续增长是支撑股价上涨的核心动力。因此,他们提前布局业绩预喜股,以期在未来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
以诺泰生物为例,该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8亿元至2.5亿元,同比增长330.08%到497.34%。这一强劲的业绩表现不仅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也促使多家公募基金大举买入。从基金二季报来看,广发医疗保健基金、招商医药健康产业基金等纷纷加仓诺泰生物,显示出基金经理对该公司业绩增长的信心。
此外,韦尔股份、景旺电子等公司在业绩预告中也展现出了良好的业绩增长态势。韦尔股份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3亿元到14亿元,同比增长754.11%到819.42%;景旺电子则预计上半年实现扣非净利润为58127万元到63939万元,同比增长44.29%到58.72%。这些公司的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行业景气度的提升和自身业务开拓效率的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基金经理在布局业绩预喜股时,并非仅关注短期的业绩增长数据,更看重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和业绩增长潜力。他们认为,只有那些具备持续增长能力的公司,才能在长期投资中带来稳定的回报。
“在上述背景下,买入股票必须基于长期视角,而从长期来看,业绩是股价最核心的驱动力。”一位资深基金经理表示,“我们必须从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变动情况出发买入,摒弃短期博弈的逻辑。”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40627/655959900_20240627.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