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港航激扬澎湃动能

智慧港航激扬澎湃动能
2024年07月14日 11:25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水运网

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7月11日,以“智慧航海 畅行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及航运强国建设峰会在天津举行,进一步凝聚港航业绿色低碳智能转型共识,助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航运强国。

发展航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论坛期间,参会嘉宾一致认为,要用科技赋能航海,用智慧引领未来,发展航运新质生产力。

“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引领广大航海科技工作者,深刻把握当代科技创新大势规律,进一步增强实现高水平航海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何建中表示,要通过科技创新催生航运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以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副司长李毅建议,强化创新驱动,打造船舶工业技术高地;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进船舶产业升级,实现高端智能绿色发展。

“要加快船用替代燃料、节能环保新技术应用推广,推动传统航运与海洋油气装备升级。”李毅说,要着力打造绿色制造体系,积极推动产品设计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利用高效化。

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也认为,应大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在船舶制造及运营全产业链的应用。在他看来,打造绿色智能船舶是国际航运发展的迫切需求。他建议,加大力度开发低(零)碳动力系统;布局研发绿色甲醇等可再生燃料的大规模低成本生产技术,在零碳及净零碳燃料领域提出中国方案;加强相关标准研制,引领绿色智能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

作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着力打造全球领先、智慧绿色、安全韧性的现代产业链。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裴岷山表示,要紧跟时代浪潮,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3E超大型港机、深海远洋核心装备、国际航运物流等领域取得突破,全面提升航运事业全产业链发展能级,以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加速智能转型,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港航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智慧港口、数字航道、绿色疏浚、智能装备、现代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智能激发航运事业新动能。

“海洋新业态是基于海洋资源与空间的高效利用,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手段,培育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海洋产业和业态,涵盖了诸如海洋风电、海上光伏发电、海洋牧场、海上文旅等多种产业形式。”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冯玥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0%。截至2023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3800万千瓦,水产养殖总产量达到2200万吨,海洋原油产量突破6200万吨,海上文旅产业增加值超1.47万亿元。“这些数据体现了海洋新业态产业为中国海洋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构建更具韧性的现代航运体系

航运业是全球经济的生命线,为提升全球互联互通水平、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供了坚强保障。与会专家认为,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航运业务场景深度融合为关键,持续构建更具韧性活力的现代航运体系,对谱写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水运篇至关重要。

“构建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将为全球经贸可持续增长注入强大动能。”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万敏表示,目前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致力于打造“航运+物流+港口”一体化的全球数字化供应链服务生态,构建全球数字化供应链平台。“我们期待加强全球范围的航运、港口、铁路、公路等关键物流节点的合作,共享资源、共创产品、共建生态,为提供灵活多样、绿色智能、韧性安全的全链路服务不懈努力。”

长期深耕港口领域的中国港口协会会长,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顾金山表示,提升港航智慧水平是全球物流网络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的需要。

“建议相关部门牵头,搭建由港航企业、科研机构组成的智慧港口研究平台,集中资源形成合力,减少各港口各自投入研发造成的浪费,在着力解决我国港口共性的痛点、堵点的基础上,着眼世界前沿科技,持续保持中国在全球智慧港口的领先地位。”顾金山表示,要把网络安全当作智慧港口建设的重中之重,不断提升港口网络安全水平。

“航运业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自主航行船等技术和设备,推进智慧航海,是敢于拥抱变化的体现。”世界航运理事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候任)约瑟夫·爱德华·克拉梅克认为,面对发展新趋势,要坚持开放合作、深化创新,塑造可持续、安全、有保障的航运业,为实现美好的未来前景贡献力量。

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吴春耕表示,要着力深化航运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开展前瞻性研究和科技项目攻关,加快新一代自动化码头核心软硬件自主研发和应用;努力培养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培养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推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手发力,推动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合力;积极参与国际海运治理,推动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为全球航运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智慧港口成靓丽名片

港口是航运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港口逐步成为我国水运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智慧港口”也成了2024年中国航海日论坛活动的关键词。

在2024年中国航海日活动周主场活动——2024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上,天津、山东、河北等地的多家港口展示了转型升级的最新成果。天津港将智能化码头“搬”进现场,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操作部经理冯淼说,依托5G、人工智能、北斗系统等“利器”,天津港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最高船舶平均作业效率达到每小时36自然箱,单桥吊平均运行效率提高了20%,单箱综合能耗降低了20%。

天津港是中国港口智能化转型的缩影。近年来,国内陆续推进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北部湾钦州港、广州港南沙四期等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陆续建成了秦皇岛港煤炭自动化码头、国能黄骅港煤炭自动化码头、烟台港西港区自动化矿石码头等,我国以自动化码头为典型标志的“智慧港口”建设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特别是上海港、青岛港、天津港、厦门港等典型港口,以业务需求为导向,以实现整体生产业务流程统一管控为核心,以优化港口生产业务流程为目标,形成覆盖港口生产管理、服务全过程的‘智慧港口’解决方案,赋能码头自动化、智能化,全面提升了生产作业效率及运营管理水平。”大连海事大学校长单红军表示。

科研院校是智慧港口建设的重要支撑。“我们学校在智慧、绿色港口领域突破了核心关键技术、产出了系列标志性成果。”单红军介绍说,大连海事大学联合辽港集团、清华大学、振华重工等单位,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发多式联运智能运载装备、自动化转运接驳装备、智能调度管理与集成服务平台,成果在“亚太—东北地区”通道集装箱海铁公联运、“东南沿海一营口一欧洲”通道集装箱公铁水联运以及贯通欧亚大陆公铁联运冷链物流通道三个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进行应用,为推进交通物流结构性降本提质增效提供技术引领和实践支持;携手青岛港、华锐重工等单位,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围绕干散货港口“决策—执行—管理”多级业务智能管控,研究干散货海港智能管控理论、研发成套系统装备、进行示范应用,促进大型干散货海港实现全方位数智化升级,有效提升港口综合能效与运行可靠性。

目前,我国已建成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有21座,自动化干散货码头有28座,已建及在建的自动化码头数量位居世界首位;基于5G技术的新一代自动导引车、无人集卡等智能化水平运输设备率先投入使用,有的已经实现集卡自动化长距离运输。并且中国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技术方案已走出国门,在部分国家港口得到了很好地应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23 博实结 301608 --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30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