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明文化论坛北京昌平开幕 百余件国宝集中亮相

2024明文化论坛北京昌平开幕 百余件国宝集中亮相
2024年07月13日 16:13 媒体滚动

转自:千龙网

千龙网讯(记者 刘美君)7月13日,2024明文化论坛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全球明文化交流中心开幕。本次论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多彩大明 盛世华章”为主题,由1场主论坛、6场主题论坛、1场国际学术研讨会、5场文物展览和4个模块系列文化活动组成,整体呈现规模层级创新高、文化视野更开阔、明代重器齐聚一堂、系列活动精彩纷呈等特点,旨在充分发挥昌平区明文化资源富集优势,做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助力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论坛期间,600余名中外专家学者共话明文化前世今生,30余场活动贯穿全年。值得一提的是,“明韵风华 国之重宝——明代文物珍品特展”在开幕当天同步开展,展出百余件国之瑰宝,其中,除万历皇帝金丝翼善冠和皇后凤冠外,董其昌书法真迹、皇史宬金匮、《永乐大典》嘉靖副本等一批重量级国宝文物也集中亮相,穿越数百余年讲述明朝风韵。此外,论坛发布了明十三陵陵寝开放计划、明文化文博旅综合体设计征集方案以及明代遗址遗存文旅研学线路等重要计划,以文促旅,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主论坛聚焦“多彩大明”

中外专家学者共商文化繁荣发展路径

上午9时许,主论坛正式开讲。论坛设置了主旨演讲、中外对话、现场连线、直播推介等多个环节。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明史学会名誉顾问毛佩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当代作家、诗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等近10位专家学者,围绕“宏观视野下的明史”“救时宰相张居正”“非遗里的大明剪影:中华文化繁荣的黄金时代”等主题深入交流,共话明文化研究成果。

在中外对话环节中,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对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项目主任玛丽诺埃尔·图尔努(法国),双方以“传承与互鉴:明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主题进行思想碰撞,畅聊彼此对明文化的理解,对话也为双方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双向友好交流,共探明朝文化繁荣发展新路径。

主论坛上,最受关注的当属直播推介环节,主办方通过直播的形式,向大众发布了明十三陵开放计划、明文化文博旅综合体设计征集方案等重要计划,进一步扩大明文化景观格局,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从而带动全域旅游发展。此外,现场还发布了两条明代遗址遗存文旅研学线路,记者现场了解到,两条文旅研学线路分别为“追溯昌平之源 探寻千年文脉”——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明十三陵长陵+定陵景区+明十三陵游客中心和“感受长城精神 触摸历史长河”——居庸关长城+永陵或思陵等未开放陵寝”,以上两条研学线路可组合为两日游,晚上可入住昌平周边酒店或者选择居庸关露营观星,沉浸式感受明文化的多彩繁盛。

作为主论坛压轴戏,昌平区文联特别创作了朗诵剧《浓缩的大明》,将明代重大历史事件呈现在大众面前,打破了传统文化以往的刻板印象。

此外,本次论坛还设置了“美美与共”“百家话明”“皇都营建”“世出阳明”“高文雅典”“明韵新生”六场主题论坛,专家学者们纷纷围绕明文化的历史成就和当代价值进行广泛深入地探讨。

明十三陵计划2030年前实现全面开放

记者从主论坛上获悉,明十三陵景区将逐步扩大文化遗产开放范围,到2030年实现明十三陵帝陵全部开放的目标。本次计划共分为三期,时间为2024-2030年,其中一期为2024-2025年,开放思陵、永陵;二期为2026年-2028年,开放茂陵、泰陵、德陵和新行宫遗址;三期为2029年-2030年,开放献陵、裕陵、庆陵。

明十三陵全面开放后,将采用现状、标识、阐释性等多种形式进行实物陈列展示,不仅包括古建筑、墓葬、神道等文物本体,还包括建筑遗址、神道等文化遗产要素,全面呈现十三陵完整营建历程、明代皇家陵寝建筑特征和明代皇家陵寝建筑营造技艺等。“我们还将通过网络虚拟平台、无人驾驶旅游车进行数字化展示,包括基本的遗产情况、价值介绍,交通信息、十三陵相关的历史研究成果以及相关历史文献、档案、图像资料等等,全方位展现明文化的历史与独特魅力。”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明十三陵主神道是连接神路和各个帝陵的重要通道,“打通神道”将把全长7.3公里的主神道和附近散落大小遗产点进行串联。同时开展十三陵外围兆域边墙保护修缮,建设景观步道、景观台,呈现历史空间格局,更加宏观地展示明十三陵整体轮廓,让观众从更加广阔的角度欣赏、了解明十三陵这座世界遗产宝地。

随着区域的不断开放,未来,明十三陵还将逐步推进打造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利用珍贵世界文化遗产资源,实现陵村互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水平。还将根据各个帝陵的不同特点、历史特征,设计更多文旅项目,从而使参观、游览更加具体、更加生动,让游客体验领略明文化,让遗产保护促进深度文化发展。

昌平将建设明文化文博旅综合体 面向全球征集项目设计方案

主论坛还发布了明文化文博旅综合体设计征集方案。该项目位于昌平区十三陵镇,周边分布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商服资源及科研产业,如明十三陵、居庸关长城、银山塔林、白浮泉址、八达岭奥莱、乐多港、未来科学城、南口产业园等。

项目建成后,将以明文化为核心,打造成为全球最知名的明文化交流基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明文化主题展示区以及首都西北部世界遗产特色文博旅商圈,全方位多维度展示明代恢弘气象、多彩历史和灿烂文明,将成为传承优秀文化与深度体验式消费相结合的文化博览旅游综合体。

明文化文博旅综合体将引入优质运营思路和运营主体,挖掘文化内涵,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依托世界文化遗产,推进其活化利用并不断创新表现形式,将文化内涵植入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让文化得到更广泛传播,充分激发区域文博旅产业活力。

项目面向全球设计机构、设计个人、设计团队启动设计方案征集,征集内容为项目运营策划与功能业态研究、城市设计、重要节点设计,三个层次的工作内容要衔接融合、逐步细化,体现规划方案的可细化性、可操作性和可落地性。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项目设计方案的规划设计,能够构建与世界文化遗产风貌协调、山明水秀、绿城融合、形态有序、特色鲜明的花园城市。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昌平区又一文化地标性建筑,不仅有助于擦亮北京文旅“金名片”,助力北京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还可以有效疏解首都核心区旅游密度,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同时对昌平区打造全球明文化交流中心意义重大。

百余件国宝文物亮相明十三陵 讲述明朝风韵

作为2024明文化论坛五大展览之一的“明韵风华 国之重宝——明代文物珍品特展”,在开幕当天同步开展,特展为期两天,国内10余家文博机构共100余件精品文物参展,以皇廷重器为主,除金丝翼善冠和皇后凤冠外,董其昌书法真迹、皇史宬金匮、《永乐大典》嘉靖副本等一批重量级国宝文物也集中亮相。

展厅中,黄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玉雕万寿海棠金托执壶、保明寺铜钟等珍贵文物在展柜中整齐摆放,不少观众驻足拍照,细细端详。记者在现场看到,每一件展品的旁边都有高清图片,并配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包括文物的名称、历史背景、艺术特点以及其在历史文化中的意义等信息。此外,展品旁还设置了一个二维码,观众扫描二维码就可以查看该展品的详细介绍,包括更多图片、讲解音频以及相关信息。

据介绍,本次特展涵盖文物种类多样,来自定陵博物馆的黄缂丝十二章福寿如意衮服,通体由缂丝工艺纯手工织造而成,“一寸缂丝一寸金”,贵比黄金的缂丝因其织造繁复,观赏性和装饰性极强;玉雕万寿海棠金托执壶,倒龙首形细长流,壶身刻有“寿”与“卍”字,取意“万寿无疆”;造于明隆庆六年的保明寺铜钟,重量超400公斤,至今保存完好,也为学者研究明朝各类官员、命妇的官阶、品级提供重要佐证。

与传统的博物馆或展览馆场地不同,本次特展策划于“主论坛”会场内400平方米的文物展区。“特展中的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时代信息和文化内涵,我们希望通过现场精选的皇家重器、服饰、佛造像铜器、瓷器、金银器、玉器、书画、家具等珍贵文物,向观众展示明朝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希望每一位观众都能在这次展览中,感受到明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那个时代所特有的生活美学和创造力。”明十三陵管理中心文物科科长李慕禅说道。

据了解,“明韵风华 国之重宝——明代文物珍品特展”的展出时间为7月13日、14日,为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论坛会议结束后,大部分特展文物将移至明十三陵定陵景区内文物展厅,届时市民购买定陵景区门票即可参观。

30余项活动轮番登场 时间将贯穿全年

为了让市民沉浸式体验明文化,在2024明文化论坛期间,昌平区策划了“明之礼”“明之悦”“明之彩”“明之韵”四个模块,共30余项文化活动,广大市民可共同参与体验。

主论坛开幕当天,明代皇家仪仗迎宾礼和大射礼展演在全球明文化交流中心举行,演出者身着身着华贵官服,手持笏板、绣春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色旗及麒麟彩旗等仪仗器物的射礼人员,通过礼仪演示、配乐演奏、服饰展示、竞技表演等,完整诠释了明代大射礼场面的庄重与宏大。

主论坛上,还现场连线了神路景区。在神路景区,由明文化爱好者共同带来的“出警入跸”展演隆重举行,该展演复刻了《出警入跸图》的明代仪仗场景。据了解,《出警入跸图》所绘就的四百余年前明代皇帝祭拜十三陵的景象,文武百官列队整齐,由护卫、仪仗、侍从等组成的庞大的皇家谒陵队伍一路浩浩荡荡,展演复原了明代仪仗的盛景。

此外,本届论坛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期间就已经开展了面向大众、鼓励社会参与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明十三陵神路新春(永乐盛世)游园会、“大明书场”讲座、出警仪仗展演、先蚕礼、“明朝生活美学”沙龙、长城夜游、古战重演、大明故事我开讲等活动,效果显著,让社会大众更深入地接触明文化、了解明文化、享受明文化、传播明文化。

未来,2024明文化论坛将陆续推出“华夏风韵”音乐雅集、“丝竹新韵”音乐雅集、空中旅游观光、凤冠霞帔巡游、李时珍中医药文化节、“华裳秀典”明式服装秀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提高明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明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独具魅力,在经济、文化、思想、艺术、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做出了突出贡献。挖掘传承明文化精华,推动文物及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和感召力。昌平区是北京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唯一交汇区,拥有明十三陵等3处世界文化遗产,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厚重,举办明文化论坛是落实城市发展战略、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举措,也是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有效途径。本次论坛按照“价值优先、系统保护、活化利用、人民共享、交流互鉴”的理念,将不断推进明文化的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全面提升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23 博实结 301608 --
  • 07-22 力聚热能 603391 --
  • 07-15 绿联科技 301606 21.21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30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