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二病区 李天满
肝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后者称为肉瘤,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较为少见。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和混合型肝细胞癌-胆管癌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其中肝细胞癌占比75%~85%。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原发性肝癌发病人数36.77万,位列各种癌症新发病人数第四位(肺、结直肠、甲状腺、肝),发病率位列第五位(肺、女性乳腺、甲状腺、结直肠、肝);2022年因原发性肝癌死亡人数31.65万,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均位列第二位(肺、肝)。
肝癌的病因及确切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大部分学者认为其发病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受环境和饮食等因素影响。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资料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酒精、肝硬化、性激素、亚硝胺类物质、微量元素等都与肝癌发病相关。
肝癌早期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一般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中发现。中晚期肝癌的症状则较多,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进行性肝大或上腹部包块等。
定期体检是早发现、早诊断的关键,特别是高危人群。在我国,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度饮酒、肝脂肪变性、肝硬化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年龄>40岁的男性。肝癌高危人群需要定期体检,一般体检项目包括超声显像和血清甲胎蛋白,定期体检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诊断肝癌需要抽血及腹部B超、CT等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持续血清AFP≥400μg/L,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等,即可考虑肝癌的诊断。超声检查因其价格低廉并且无创,是肝癌筛查的常用手段。腹部彩超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所在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其诊断符合率可达90%。如需明确诊断还需完善腹部增强CT或增强MR。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肝癌的诊断符合率为90%以上,可检出直径1.0cm左右的微小癌灶。MRI检查价值与CT相仿,对良、恶性肝内占位病变,特别与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可发现小于1.0cm的肝占位。
肝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化疗、介入、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需要根据肝癌的不同阶段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早期肝癌手术治疗是首选,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对不能切除的肝癌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术中肝动脉结扎、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微波等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原发性肝癌也是行肝移植手术的指征之一。中晚期不能手术的患者可行放射介入治疗,经股动脉作选择性插管至肝动脉,注入栓塞剂(常用如碘化油)和抗癌药行化疗栓塞,部分患者可因此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放射治疗也是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手段,对一般情况较好,肝功能尚好,不伴有肝硬化,无黄疸、腹水、无脾功能亢进和食管静脉曲张,癌肿较局限,尚无远处转移而又不适于手术切除或手术后复发者,可采用放射为主的综合治疗。
因为肝癌起病隐蔽性较强,首次诊断时只有不到30%的肝癌患者适合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系统抗肿瘤治疗在中晚期肝癌的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系统抗肿瘤治疗可以控制疾病的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部分患者可获得肿瘤部分或完全缓解。系统治疗也叫全身性治疗,包括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化学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等;另外,还包括针对肝癌基础疾病的治疗,如抗病毒治疗、保肝利胆和支持对症治疗等。
总之,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中晚期预后欠佳。早诊断、早治疗是保证良好预后的关键。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至少1次体检,特别是年龄大于40岁的男性。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