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 为出海企业“铺路搭桥”

中国银行 为出海企业“铺路搭桥”
2024年07月01日 17:26 商学院

如今,越来越多出海企业已不再满足于将产品从中国运出去,而是更加注重全球供应链、全球工厂的布局,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变得更加不可或缺。

中国银行凭借百年出海经验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贸易融资、跨境支付、外汇交易等业务,为企业提供国际化的金融服务。中国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商学院》杂志访谈时表示,“中国银行积极发挥对外经贸金融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全球化、综合化特色,将产业链金融服务由境内延伸到境外,助力‘走出去’企业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拓展和全球工厂布局。”

上述负责人还指出,“与国内市场相比,其实海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经营环境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持续抬头,地缘摩擦持续发酵,给‘走出去’企业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这时金融机构的作用就不容忽视。”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出海主要面临跨国经营管理成本较高、可获得金融产品适配度有待提升、不熟悉当地市场监管环境等痛点,针对这些痛点,中国银行有着怎样的策略呢?中资银行又该如何提升金融服务全球化效能呢?

中资银行不断提升全球化金融服务水平

在持续深度参与国际多边合作方面,中资银行积极推动金融规则的互联互通。

“随着中国企业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在海外经营过程中,企业对外汇结算、外汇汇率波动风险对冲、外汇管理合规、支付信用担保、货物海运保险、信贷等金融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尤其是企业在面临外汇合规风险(比如违反所在国外汇管理制度,被监管查处,将让企业承受损失)、汇率风险(比如汇率波动导致外币贬值,继而导致亏损)以及回款违约风险(跨国货款追讨难度大,可能会出现违约)等风险时,更需要高质量的跨境金融服务来帮助企业防范或应对。”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指出。

上海国家金融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我国银行业紧跟企业出海趋势,优化境外布局,完善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深度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在实践中,中资银行不断完善全球化战略顶层设计,优化境外机构布局。目前,除邮储银行外的五家国有商业银行境外布局已大体成型,中资银行境外机构基本覆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以及重点市场。

得益于境外布局和业务摆布的优化调整,中资银行境外经营绩效稳步提升,保持对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持。以中国银行2023年年报数据为例,截至2023年末,该行境外机构覆盖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44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2023年,中国银行境外商业银行客户存款、贷款总额分别为5521.34亿美元、4347.02亿美元,比上年末分别增长6.28%、0.88%。全年境外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总额80.84亿美元,同比增长5.89%,对集团整体利润总额的贡献比例为19.21%。可以看出,境外业务在中国银行整体盈利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银行早在1915年便开始了外汇业务的经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成功转型为面向海外的外汇专业银行。在此期间,中国银行统一经营管理国家外汇,创新开展外汇相关业务。

比如,在1950年,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实施了全面的经济封锁和禁运,特别是外汇和贸易通道。中国银行为鼓励进口,开展了对进出口厂商开办进口人民币贷款业务,给进口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其扩大进口规模。

此外,中国银行和外贸部门共同商定,改变了以往的贸易结算方式。它们决定不再遵循国外出口商先付款后发货的传统要求,而是要求出口商先发货,待货物抵达中国口岸后再进行付款。为了支持进口结算支付方式的转变,中国银行创新推出了信用保证书,为向中国出口的外国出口商提供信用担保,确保货物到达中国口岸后能及时获得货款。这一举措极大增强了国际贸易的互信与合作。

除中国银行外,其他中资银行机构也在不断发挥自身的国际化优势。曾刚表示,在持续深度参与国际多边合作方面,中资银行积极推动金融规则的互联互通。比如,2018年我国发起《“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2020年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与巴西开发银行等五家开发性金融机构共同签署了《金砖国家开发性金融机构负责任融资原则备忘录》,倡导将环境、社会和经济影响分析纳入项目评估中。上述合作得到了全球金融业界的积极响应,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银行业“走出去”过程中,促进相关国家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机制,也为金融更好地服务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为坚实和有力的支撑。

防范出海金融风险,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

随着企业出海模式的转变,中资银行机构应该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助力核心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局中提升韧性。

在中国产业全球化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诸多风险,比如国际支付风险、外汇风险等。国际支付风险是指企业在海外打开市场后,面临买方不付或迟付的不确定性,付款风险在国际环境当中非常错综复杂。中国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银行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应收账款“出表”,买断企业在海外信用销售项下产生的无争议应收账款,帮助企业“落袋为安”。

外汇风险也是影响企业跨国经营的一大痛点。一个企业的成本、利润、现金流或市场价值都会因外汇汇率的波动而引起潜在的上涨或下跌风险。为帮助企业应对外汇风险,中国银行发挥全球化经营优势,作为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人民币外汇市场重要做市商,以及最大的代客结售汇业务银行,为企业提供各货币、各类汇率保值产品,支持最长套保期限可达10年,助力企业有效管理汇率风险。

同时,中国银行依托遍布海外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分支机构,可以为“走出去”企业提供全球连续交易和报价服务。近年来,中国银行致力于为企业优化汇率风险管理服务,通过企业宣讲和实地拜访,引导企业正确看待汇率风险,树立“风险中性”意识,并针对企业自身经营特点和偏好特征提供汇率风险管理方案。

此外,中国银行还建立了对客电子交易平台客户端、企业网银、手机银行、银企直连接口等汇率保值产品线上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即时报价、即时交易、委托挂单等便利功能。通过不断简化业务流程、提升授信便利性、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等举措,助力“走出去”企业有效应对汇率双向波动风险。

近年来,中国企业出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中国制造”产品通过出口贸易流向全球市场,强调的是制造成本优势和大规模生产能力。现在,中国企业在海外不仅销售产品,更注重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物流网络,实现供应链的多元化和灵活性,以应对贸易环境变化和成本上升的挑战。

随着企业出海模式的转变,曾刚认为,中资银行机构应该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助力核心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局中提升韧性。

在供应链金融方面,中国银行将产业链金融服务由境内延伸到境外,以满足企业在海外的全链条资金需求。具体而言,首先,该行依托完善的全球服务网络优势(截至2023年末,中国银行共拥有534家境外分支机构),着力做好对“走出去”企业的本地金融服务。

其次,中国银行为“走出去”企业的全球工厂设立和运营提供全方位综合性产业链金融服务,包括开立账户、代发薪、企业网上银行、汇款、现金管理、贷款、进出口贸易融资等全周期金融产品和服务,让“走出去”企业在海外享受与在境内一样的便捷服务。

此外,面对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资金调度复杂性的增加,中国银行围绕“走出去”和“引进来”企业的跨境及全球资金管理需求,依托多时区、多币种、多业务、多渠道的“全球现金管理+产品服务”体系,积极提供集账户管理、流动性管理、收付款管理、资金监管、跨行资金管理、跨境现金管理、风险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财资解决方案。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银行响应企业全球财资管理模式变革和司库体系建设进程,升级推出“企业司库全球数字金融服务方案”,构建完善全球一体化服务、金融与科技双轮驱动、多元产品有效组合的“1+2+N”服务体系,成为众多大型企业集团司库金融服务合作伙伴,实现对有境外司库管理需求的央企全球现金管理服务全覆盖。

最后,中国银行还为“走出去”企业的跨境并购和债务资本市场融资提供特色服务。该行多年来深耕债务资本市场,经过十多年拓展布局,目前已形成以中国香港、新加坡、伦敦和卢森堡为中心覆盖全球的债券承销网络,通过服务中资企业欧洲债券发行等方式,积极支持客户开展跨境融资。

如何抓住机遇,提升金融服务全球化效能? 伴随国际关系发生新变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实现新突破,我国银行业也将迎来对外开放的新机遇。

“从长期看,我国制度型开放进程不断加快,伴随国际关系发生新变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实现新突破,我国银行业也将迎来对外开放的新机遇。”曾刚坦言。为促进我国银行业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局,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质效,曾刚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顺应经贸关系变化,优化全球化发展布局。作为企业“走出去”的坚实后盾,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布局应与国家战略方向以及企业的海外金融需求分布相协调,通过建立与企业境外经营体系相匹配的服务网络,有效提升与企业的对接效率,在满足企业海外多元化金融需求的同时,也能加快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有机结合,从而进一步释放我国实体经济的国际化发展活力。

第二,构建全球一体化的管理机制,提升多元化金融服务质量。在管理机制方面,中资银行应加快转变境内外机构管理模式,开展资源的有效整合,以一体化管理机制实现全球金融服务能力的提升。比如,完善一体化资金支持系统,建立一体化的客户管理系统,打造一体化的产品平台等。

以中国银行为例,在机制建设方面,中国银行建立了“一点接入,全球响应”的工作机制,以企业业务需求为中心,搭建集团内联动信息沟通平台和信息快速响应流程,加强集团内总分行、境内外、区域间和商投行之间的协同联动,发挥全球化、综合化特色,帮助企业解决跨国经营中遇到的各种痛点问题。

在产品与服务创新方面,中资银行应围绕不同类型客户需求,大力提升支付、结算、交易银行等产品的创新能力和数字化水平,更好地适应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助力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比如,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进一步提升外汇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的交易能力,增强对世界各地政治、经济、地缘和自然灾害风险的前瞻研判水平,帮助客户有效规避相关风险。

在服务方面,中国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该行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一揽子的直接金融服务方案;另一方面,依托在服务国家级重大展会、跨境撮合、境外商协会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为企业搭建经贸促进金融桥梁,通过非金融服务,积极助力企业扩大全球贸易伙伴,推动多元化发展。

第三,深度融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强化高水平金融规则联通能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中资银行应持续支持人民币国际化有序发展,在各离岸人民币市场及我国主要经贸伙伴中加大布局,推进产品服务创新,提供数字化、综合化人民币金融服务。

比如,完善跨境人民币资产管理体系,打通人民币资金在跨境贸易、直接投资、金融交易之间的使用路径,健全长期债、高收益债、不动产资产、商品基金等产品体系,重点对接海外主权类机构投资者需求;把握数字化变革机遇,加快央行数字货币与支付基础设施的探索创新。

第四,提升境外风险管理水平,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保障能力。中资银行要对银行境外机构面临的风险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与评估,在进一步衡量业务的信用、市场、区域客户以及操作风险以外,强化对国别、流动性、系统等风险的把控,加快建立境内与境外的风险缓冲隔离机制,帮助企业有效规避海外市场风险,防止风险的跨境串联与扩散。

展望未来,中国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将持续完善境外机构区域化和集约化发展机制建设,打造机构协同发展合力。为“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在全球金融版图留下深刻印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银行 中资银行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