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一条“玉带”串起乡村振兴好风景

济南:一条“玉带”串起乡村振兴好风景
2024年06月28日 10:09 环球网

来源:大众日报

□ 大众日报记者 刘飞跃 申红

在济南市市中区南部,有一条由南及北碧波荡漾的“玉带”,山水丰茂,白鹭纷飞,它就是玉符河,众多村子如同宝石一样镶嵌在玉符河沿线。以乡村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市中区“二次创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该区深入推进跨村联建,把“组织链”嵌入“产业链”,推动村党组织由“单一作战”变“抱团发展”,形成“以点带面、穿点成线”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格局。

打破传统抱团发展

从省道103进入红符路,沿着蜿蜒的玉符河前行,就能到达党家街道土屋村的窦牛农场。

农场负责人窦宝斌是一位90后回乡创业青年。他告诉记者,这里位置虽然偏僻,但是玉符河沿线的美丽风光、土屋村的淳朴民风吸引了大量游客光顾。“靠着玉符河这条‘金腰带’,如今我这里已经慢慢成为周末和节假日市民外出游玩的好去处。”

窦牛农场的发展得益于市中区首个跨村联建的示范试点——玉符泉源联合党委。这是市中区近年“试水”村党组织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也悄然开启了党家街道西渴马东村、土屋村、相家村、寨而头村、宅科村等5个村庄的发展“新篇”。

“这5个村位于玉符河沿线,地域相邻、风俗相近,整体发展基础比较好。而且适合发展文旅项目,产业导入有聚合点,我们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决定成立联合党委,打破过去各村各自为政、力量单薄、发展不均衡的传统模式。”市中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恒路说。

玉符泉源联合党委书记李光麦介绍,联合党委探索了“合作社+基地+文旅+农户”抱团发展模式,土屋村芦笋种植合作社、“小卿照”乡村文创示范园,相家村网红蛋糕坊、精品旅游研学,宅科村虫草鸡蛋、豆腐坊,寨而头村飞机之家航旅、草莓采摘园等一批特色产业项目,点燃了玉符河绿色经济带发展新引擎。

发展产业互利共赢

玉符河从大寨山、小寨山、三寨山穿流而过,形成了石崮、石匣、瓦峪三座山村。以玉符河为纽带,市中区开展了“玉符河露营节”“玉符河文化旅游节”等系列主题活动,并打造了济南市首个乡村振兴区域共享品牌“玉水原乡”。

作为跨村联建的另外一种形式,位于十六里河街道的石崮、瓦峪、石匣等三个村和周边企业组建了“1+3+N”党建联合体。其中,“1”为党建联合体,“3”为上述三个村的党支部,日常办公地点就设在了山东石崮寨都市农业生态园内。

通过“龙头企业+村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十六里河街道统筹规划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其中,“四季村晚”进驻景区演出50余场引来上万游客。企业为村庄修建道路、增加配套设施、提供就业免费培训及岗位,先后盘活村庄23栋闲置民房打造了拥有80套床位的乡村民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村庄治理也有很多看不见的藩篱。村庄和村企之间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三不管地带’,治理空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不平衡,这些都需要通过跨村联建破题解决。”石崮沟村第一书记邓延明说。

依托党建联合体打造的旅游线路,邓延明整合提升石崮沟村10余个采摘大棚、农家乐,让村里真正吃上了“旅游饭”。

山东石崮寨都市农业生态园负责人于禄海则更加关注农村产业发展。“以党建联合体为平台组织各种活动,这几年变化最大的就是玉符河沿线人气上来了。除了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外,还提供了多种就业岗位。”

朱恒路表示,当前市中区正融合打造跨村联建升级版,整合打造“一街一线”精品文旅路线,辐射带动村民发展民宿、水果采摘、非遗手工等特色产业,实现联动发展、合力共赢。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26.5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