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核心提示】
●抓住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的重大机遇,持续提升科技研发强度和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力争取得新型能源产业技术突破和生产方式创新
●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推进传统能源转型升级,协同推进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立足于自身能源产业结构和未来产业发展,在推进“双碳”工作中同时做好“加减法”
●打通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引才育才留才用才机制,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为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皇甫欢欢 王晓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这为我国现代能源体系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内蒙古是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具备“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的综合优势,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内蒙古各项事业发展,在对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及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为内蒙古未来能源产业发展明确了路径。
向“新”而动,逐“绿”前行。现代能源经济体系建设之路也是能源产业升级之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培育新质生产力,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能源转型升级,推动能源行业向“绿”向“新”发展,走出一条技术水平更高、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的新增长路径,构筑竞争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
以原创性、突破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和生产方式创新促进现代能源体系建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则是先进科学技术在产业中应用的具象和现实体现。突破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能够使生产力实现跃升,进而影响产业发展,带动产业变革。内蒙古要抓住创建国家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区的重大机遇,持续提升科技研发强度和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力争取得新型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0到1”的技术突破和生产方式创新。
将科技研发放到首要位置,加大对新型能源产品研发的投入强度,鼓励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各类企业开展深度技术合作与科研交流,合力推进新能源产品技术攻关,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紧密关注最新科技成果的发展与应用,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产业,将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入到传统能源产业,帮助传统能源推进生产方式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重点围绕氢能、储能、新能源装备制造、新型电力系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工程实践。大力发展智能电网,推进5G智能煤矿、数字化电厂、智能变电站等建设,打造数字能源经济新业态。强化现代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借助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能源系统的智能管理和数字调控,通过对能源生产、传输、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实现对能源系统的精准调控和优化配置,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构建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的供能体系
在建设现代能源经济体系过程中,可再生能源代替传统能源是大势所趋。新能源和传统能源的新旧交替需要建立在新能源保障供应、安全可靠的基础之上。内蒙古能源资源优势明显,既有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发挥重要作用,也有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迎头赶上”。现阶段,要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推进传统能源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要驭“风”而上、逐“光”而行、“氢”装上阵,协同推进新能源一体化发展,推动煤炭和新能源实现更高水平的优化组合。
传统能源是内蒙古发展的“压舱石”。一方面,要发挥内蒙古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优势,保障煤炭稳产供应和清洁高效利用,继续为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贡献力量,同时在煤炭挖掘开采过程中运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提高煤炭综合利用率,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做精做细现代煤化工产业,推动煤炭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和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实现煤炭“由黑到白”、煤化工产品“由粗变精”,进而建成门类齐全的煤基再生能源产业体系。要抢抓当前国家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大干快上推进新能源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探索构建“风光氢储车”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制氢等现代能源经济体系,推动绿氢装备、光伏组件和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产业链落地,加强上下游产品配套和技术提升,推动新能源产业关键材料、装备及零部件等全产业链发展,壮大风光氢储车产业集群,引导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建设国家级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是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内涵。特别是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推进一场绿色低碳的能源革命已经刻不容缓。对于内蒙古而言,要立足于自身能源产业结构和未来产业发展,在推进“双碳”工作中同时做好“加减法”,切实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大力增加碳汇,努力守好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为能源发展建章立制,加快完善促进绿色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科学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坚持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坚持先立后破,防止“运动式”减碳。推动面向碳中和的能源颠覆性技术研发突破,加快实施林业和草原碳汇行动。利用低能耗、低排放或零排放的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硬件支持,打造零碳排放煤化工产业,实现煤化工过程源头减碳。推进“新能源倍增工程”,实现风光等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增长,充分利用沙漠、戈壁、荒地等布局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扩大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和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氢能产业链上下游集中集聚发展新格局,实现由传统能源为主向现代能源为主的转变。
以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端平台为支撑,为现代能源经济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创新是振兴实体经济的内在动力,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平台是创新资源的直接供给者。建设现代能源经济体系,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主体与聚集创新要素的高端载体,以此为支撑重塑能源产业结构,促使内蒙古由能源大区向能源强区转变。
为现代能源经济体系提供平台和人才支撑,就要构建开放融合的创新生态,打通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引才育才留才用才机制,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鼓励支持各类创新要素聚集内蒙古,为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添砖加瓦。要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统筹推进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共建研究中心或联合实验室,积极争取更多创新平台落地发展,最大限度集聚发达地区与周边省市的创新资源要素,推动创建国家级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加快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和成果转化应用。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坚持引资、引技、引智并重,实施科技创新倍增计划,形成能源领域头部企业引领、高新技术企业支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配套的科技创新企业群。培养、引进一批能源领域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通过教育改革,更新高校课程设置和教材应用,解决能源领域高新人才供需的结构性问题,使产学研用真正实现一体化发展。
(作者分别系鄂尔多斯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内蒙古党校科研处副处长、教授)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