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民族解放革命斗争的歌者”

陶行知:“民族解放革命斗争的歌者”
2024年06月27日 02:00 媒体滚动

转自:团结报

  □ 冉嘉怡 杨韵雯

  陶行知是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之一,是忠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在国事多难、民情艰苦的时代,他用诗歌做武器,为抗战而歌、为团结而歌、为人民而歌。中国现代诗人萧三由衷称赞陶行知是“民族解放革命斗争的歌者”。

  “拿着真理的火把,照着人向前去”

  1917年,陶行知学成归国,立下宏愿:要使全中国人民都受到教育。他试图用欧美教育思想改革中国教育,却屡屡碰壁,这使他认识到,进行教育改革必须充分了解中国国情。于是,他结合中国国情,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倡导要为大众生活解放而办教育。他在晓庄办乡村师范学校,培养学生练就农民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健康的体魄和改造社会的精神。在《诗的学校》中他写道:“宇宙为学校,自然是吾师,众生皆同学,书呆不在兹。”1930年4月3日,国民党当局勾结帝国主义镇压罢工工人,造成“四三”惨案,引发了晓庄师范学生的反蒋风潮,陶行知为保护学生遭到当局通缉,晓庄事业也受到摧残。

  在抗日救亡的浪潮中,陶行知开展国难教育运动,试图通过教育唤醒工农阶级的革命意识。在过去的革命实践中,他认识到工人阶级最具革命彻底性,感叹工业文明的一切创造无不渗透着工人的血泪,在《人与煤炭》中唱:“工人不是主人翁。如此人间即地狱,翻造天宫。”陶行知还认识到革命要胜利单靠农民阶级是远远不够的,农民必须同工人联合。于是,重作《新锄头舞歌》,改“革命的成功靠锄头”为“光棍的锄头不中用,联合机器来革命”。为教育团结工农大众共赴国难,陶行知创办山海工学团、晨更工学团等,建立工人夜校、识字班等。他多次亲自讲课,向工人赠送千字课本,进行抗日教育,启发阶级觉悟。

  此外,陶行知认为妇女儿童也是民族解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他宣传“小先生制”,号召千千万万个儿童起来,打倒帝国主义;粉碎知识私有,在《小先生歌》中写道:“我是小学生,变做小先生。粉碎那私有知识,要把时代儿划分。”陶行知支持妇女学文化,为她们创办夜校,支持女工们办读书班,曾写下《妇女大众战歌》,号召妇女“走出闺房,跑出厨房,剥下不抵抗军人的军衣,让我们一齐穿上,冲向民族自救的战场!”

  甘当“打仗的号筒”,只叫斗士向前冲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相较于当局推行的不抵抗主义,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举国一致对外的重要性,于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陶行知清楚地看到当局的软弱无能,闻讯全力支持宣言主张,召集留沪文化教育界人士举行座谈,决心动员人民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此后十年间,陶行知甘当“打仗的号筒”,为帮助共产党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作了大量诗歌,在三四十年代广为传唱。他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才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陶行知在《枪杆向外》中直接揭露当局卖国的恶劣行径:“谁是真抗日?谁是把国卖……只须看那枪杆儿,向内还是向外。”在《倒退十年歌》中,他追忆十年前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黄金时期:“农工商士,联合军队;全民阵线,力量最伟。动员北伐,军阀崩溃。”接着,他指斥当局“对内残忍,对外下跪”,呼吁“走错了路,赶快倒退,退到生路,再向前进”,提醒当局回到国共合作的正路上。

  在担任救国会代表时,陶行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出访28个国家,争取广大华侨和国际友人的支援,为抗日救亡作出重大贡献。在与友人张清和的诗信中,陶行知难掩对亲人的思念,却立志远涉重洋,为民族解放事业奔走呼号:“我率性将家庭眷恋,化作民族解放宏愿。将大地走遍,要同胞把存亡关键,结成联合战线。”陶行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他号召全欧华侨不分党派、不问信仰、团结救国,组织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会。大会上,陶行知作《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之再度说明》重要讲话,即席创作并朗诵诗歌《中华民族大团结》,呼吁“大众一齐联起来,方能创造新中国”。这次大会使全欧洲华侨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抗日救国大团结。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陶行知在少年时期就立志:我是一个中国人,要为中国作出一些贡献来。他一生都投身于人民大众的民主斗争,为创造、建设、争取大众的平等、和平、幸福而斗争。可以说,民主魂是陶行知一生的真实写照。

  抗战胜利后,亿万中国人民迫切希望和平安定,但国民党却倒行逆施、发动内战。陶行知遂于《民主星期刊》发表诗歌《把自由还给我们》:“不自由,毋宁死。把自由要回来!我们要捣碎一切枷镣锁铐。我们要撕去加在我们头上的裹头布。我们要有创造的自由:创造新的自己,创造新的中国,创造新的世界。”这首诗歌颂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阴谋的斗争精神,抒发反对压迫、渴望自由的愿望,曾在群众中广为传唱。陶行知还吟咏诗歌《活路》反对国民党发动内战:“要联合互助;要争取解放,要创造自己的生路!生路是民主和平,保卫和平民主是迫切的活路!”

  陶行知为民主事业吞声忍痛、斗争不息,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在生命最后的100天里,他在病痛的折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中勇毅前行,不仅做诗文来求和平、争民主,还作了100多次演讲。1946年7月,李公朴、闻一多先后惨遭国民党特务杀害。此时,陶行知听闻自己也被列入暗杀名单,于是更加不敢懈怠,竭力整理和创作诗歌,以防不测。在最后的诗歌《祭邹韬奋先生文》中,他既发出呼号告慰前人,又为后来者指明前进之方向:“中华民国之光荣,是你们舍生取义。这,给了我们光,给了我们热,给了我们力。让我们锻炼自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永远踏着你们的脚迹。和平最急!民主第一!要做到安居乐业,人民万岁,追思才算完毕。”

  1946年7月25日,55岁的陶行知于上海家中溘然谢世,他的离世犹如沸腾整个民主潮流的原子弹,引领着千千万万民主战士为未竟事业前仆后继。正如茅盾所言,一个战斗中的巨人倒下了,但他的精神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作者冉嘉怡,单位:北京联合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作者杨韵雯,单位:广西大学文学院)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陶行知 抗日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11 科力装备 301552 --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