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看欧洲杯了?有失望,有无奈,也有纯粹的不喜欢!

你为什么不看欧洲杯了?有失望,有无奈,也有纯粹的不喜欢!
2024年06月26日 13:59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你或你的朋友会熬夜看欧洲杯吗?你们还会相约在酒吧、烧烤大排档彻夜畅饮,尽情呐喊吗?

虽然记者并没有得到确切的数据,没把握说本届欧洲杯的关注度一定比过去要差,但确实有很多迹象表明:在我们身边,欧洲杯确实有点“冷”。

新华社照片,柏林,2024年 6月25日,奥地利队球员萨比策(中)在比赛中射门得分。 当日,在德国柏林进行的2024欧洲足球锦标赛D组第三轮比赛中,奥地利队3比2战胜荷兰队。 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绑定促销不多,球迷客人少了

按照惯例,商家当然不会错过“欧洲杯夜经济”,但记者发现,借欧洲杯名头大肆进行促销推广的商家,较世界杯是明显少了。而他们给到的“欧洲杯反馈”,大多是“一般”。

图说:静安区的某家酒吧内,正播放着本届欧洲杯的实况,不过观看赛事的客人并不多。图说:静安区的某家酒吧内,正播放着本届欧洲杯的实况,不过观看赛事的客人并不多。

“98元钱,欧洲杯单人30多款葡萄酒畅饮。”位于静安区一家酒吧的老板向记者介绍,欧洲杯更多是作为营销噱头,“真冲着看球来的,不多。”

普陀区一家主营小龙虾料理的饭店,在室外的露天餐位设置了投影仪,可以容纳多人观战欧洲杯,为了迎合球迷们的看球时间,营业时间也进一步延长。记者了解到,这家店推出的“双人看球套餐”菜量不少,价格为178元,算得上经济实惠,但店员坦言,“除了周末时间基本上能达到满座,工作日客人并没有增加。”换言之,店里的生意没有因为欧洲杯变得更好。

“大众点评网”在欧洲杯期间推出了“足球观赛酒吧指南打卡”活动,记者一番查看发现,参与打卡的上海市民中,专程为看球而去的是少数,大多则是一般食客,“顺便”打卡。

“今年的欧洲杯挺安静的!”国内一家知名连锁酒店品牌的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欧洲杯期间品牌旗下酒店和度假村,在露天草坪、海滩或山峦间都推出了集体观赛项目,但就目前来看,吸引来的“球迷住客”并不多。

有位资深的足球记者怀念起欧洲杯曾经的热闹,他回忆2000年那届他认为最经典的一届欧洲杯,“法国的亨利、特雷泽盖、齐达内都在巅峰,意大利和德国两大欧洲顶级豪门摩拳擦掌,葡萄牙黄金一代锋芒毕露,西班牙人才井喷,荷兰作为东道主两年前的世界杯打进四强......当时朋友们彻夜看球的情景记忆犹新,这份对欧洲杯的狂热,现在是看不到了。”

比赛前上竞彩网站下一注,是很多球迷的看球乐趣所在之一,购彩者的数量,或许也多少能反应赛事的热度。中国体育彩票竞猜游戏官方信息发布平台在本届欧洲杯期间也推出了专属的竞猜玩法,但记者从上海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了解到,“相比两年前的世界杯,本届欧洲杯的购彩者少了不少,球迷们还是蛮理智的。”相关人员说道。

当然,欧洲杯在中国关注度下降并不算新闻。有数据显示,2021年的欧洲杯,观看比赛直播或回放的球迷只有12亿人次,远远低于2016欧洲杯;某外卖平台数据表明,2021年的欧洲杯期间,晚间外卖订单和酒吧上座率的增长,和此前相比就已经大大降低了。

他们给到了不看欧洲杯的理由

如果在社交媒体上搜索“欧洲杯”,会看到不少关于“不看欧洲杯”的留言。记者调查发现,不看的理由,大概有这么几条。

一种是认为今年欧洲杯不如以前好看了,主要体现在比赛质量下降,真正的球星在减少。

“扩军后的欧洲杯比如过往精彩,小组赛就是欧洲杯强队的热身赛,晋级淘汰赛基本上4分就稳了,这导致很多强队都还在找感觉。比如法国2场0球拿了4分,射手榜上最熟悉的名字是‘乌龙’,精彩场面是少之又少……”一位球迷留言道。“大家的普遍共识是,2016年欧洲杯,是欧洲杯滑坡的起点。正是在当届,欧洲杯由原来的16支队伍增加至24支队伍,参赛球队数量增加了,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比赛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自然让人厌烦。”一位媒体人这样评价。

知名编剧汪海林也是一位资深球迷,在他看来,欧洲杯不是没有球星,但却缺少真正有影响力的球星,“就拿姆巴佩来说,他是一个踢得特别好的球员,但是跟以前的那些球星比,好像就缺少一些个人的魅力,他真的限定在运动员范畴,以前很多球星则是进入到一种体育文化的范畴,突破了圈层,社会性更强。”

还有一个出现频次很高的回答是,“熬夜熬不动了”。

熬不动,一方面因为2024欧洲杯对于中国球迷而言,赛程的确很不友好。小组赛早场基本上都没有强强对话,好的比赛都在凌晨3时。相比之下,2024美洲杯的时间就友好很多,“早上6点、8点、9点,那就是喝着豆浆吃着油条看,而且比赛是16进8,赛制更刺激。”一位球迷说道。

熬不动,还反映了更深一层的现实——当年那群最能熬、最愿意熬夜看欧洲杯的球迷,现在年纪都大了。一位在德国生活的“80后”朋友这两天正在现场观战欧洲杯,她有感而发写下一段文字,“2008年看到了欧洲杯上的西班牙‘金童’托雷斯,我入坑了足球,所以欧洲杯在我的心里的分量一直很重,但我时常也在想,如果我回国了还有力气去熬夜看这些凌晨三点的比赛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岁数不饶人,后半夜如果不是我自己直播的比赛,我也不看了。”沪上知名体育解说娄一晨,对此有他的一番经验之谈,“国内有习惯、有冲动观看体育比赛的人群画像,大概是40岁以上,年龄结构大多从1986年世界杯开始看球,一直看到现在。这个群体随着年龄增大熬夜熬不动了,加上家里负担加重,上有老下有小,对于体育消费、体育观赛的热情也在逐年下降,这是不可逆的。”

“00后观众”成了世界足坛难题

在娄一晨看来,欧洲杯面临的真正问题,似乎不是年纪大的看不动了,而是年纪小的好像根本不爱看,且这已经是世界足坛的难题。

2021年,皇马主席弗洛伦蒂诺牵头成立欧洲超级联赛时,就曾公开表示,必须分析为什么16-24岁的年轻人里有40%对足球不感兴趣,“他们说比赛太长了”,他警告说,“如果我们按现状继续下去,足球会消失,到2024年我们就都死了”。

2024年,欧洲杯当然没有“死”,但如何让欧洲杯保住她长久以来对年轻人的吸引力,确实让这些足坛管理者头疼不已。

在职业体育生态如此发达,全民都养成体育赛事收视习惯的欧洲尚且如此,那放到中国,如何吸引年轻人看比赛无疑是更大的难题。娄一晨分析认为,对于当下年轻人来说,中国的娱乐消费选择太多了,电子竞技、网络游戏、文艺娱乐等都有很强的吸引力,“当然,也有年轻一代在父母影响下喜欢体育,但总体来看这个人群的数量并不是那么多。”

记者采访了一些高校学子,发现在上海体育大学这样的体育类院校,关注欧洲杯的学生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而其他院校关注欧洲杯的学生就要少得多。

此外,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发现“90后”“95后”“00后”三个群体中,对于欧洲杯的关注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00后”,他们中不看欧洲杯的大多认为,看球是一件很吵,很麻烦的事。

广东《新周刊》杂志曾做过的一份调查或许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他们发现,“00后”们自称人均社恐,并非是心因性的社恐,而只是对非必要社交感到厌烦。结论中,“00后”不喜欢组织同学聚会,更倾向于三五成群到网上找人组队玩剧本杀,而不是一堆人挤在餐桌前尬聊;“00后”尤其喜欢剧本杀、密室逃脱这样的虚拟社交,而不喜欢老套的酒局和饭局,因为虚拟社交能回避针对隐私的拷问,直达快乐本身;“00后”尤其反感酒桌文化,相当一部分00后根本就不会上酒桌,会找各种理由拒绝这种场合,实在没办法要上……

职场社交平台“脉脉APP”提供过一份数据,显示“95后”中愿意参与团建的人数占比仅为11.4%,“00后”更是低至10.2%,而这一数据在“90后”职场人中还有21.6%。

职业体育赛事大多是团体项目,并且有“群体观赛”的天然属性,真要说区别,无非就是组球友、组朋友、还是组家人、恋人等等。若没有这样的属性,足球或许也不可能成为“世界第一运动”。而这可能也恰恰解释了为什么许多“00后”就是对球赛是无感、甚至反感的。

我们看不看,欧洲杯都在那里

当然,所谓的遇冷也只是相对而言,欧洲杯还是有不少人看的。球赛转播广告的高频输出、足球周边产品的热销,都表明欧洲杯的热度依然存在。欧洲杯的总体质量也依旧在线——欧洲杯参赛队伍的实力比更为平均、打法更为先进,甚至是世界杯也难以比拟。

而坐拥欧洲杯的欧足联,也依然赚得盆满钵满——据欧足联预测,2024欧洲杯门票收入就将达3亿欧元,而赛事总营收将达到史无前例的24亿欧元,而这只是欧洲杯赛事的直接营收,因举办2024欧洲杯,东道主德国在这个夏天将赚足100亿欧元。

所以,欧洲杯还是欧洲杯,那个仅次于世界杯、在世界足坛赛事品牌价值榜上排名第2的欧洲杯。即便在中国有逐届降温之势,也丝毫不会左右欧洲杯进程。当然,在中国的冷遇或许只是暂时的,就像一些球迷说的那样,小组赛后才是真正的欧洲杯,也许那个时候会有更多的中国球迷加入观赛阵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欧洲杯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