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农不可②丨一朵小花渡重洋 千年古镇百年香

非农不可②丨一朵小花渡重洋 千年古镇百年香
2024年06月26日 11:15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宁波网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作为花中四君子之一,菊花自古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它清雅淡泊,隐逸脱俗,在寒风中凌然不屈,傲然独立。长在嘉兴桐乡的杭白菊尤为独特,一抹纯白,中间一点金黄,透着水乡的恬静与淡然。

  自古以来,桐乡便是著名的杭白菊产地,菊花栽培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曾与龙井茶齐名,也是中药材“浙八味”之一。2012年,杭白菊传统加工技术入选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经时间洗礼,三百多年前的杭白菊飘香依旧,早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呵护这朵小花,除了当地政府的扶持与保护,更有农行人的身影往来其间,守护这百年菊香。

  一朵杭白菊 开出致富花

  桐乡被称作“菊乡”,上世纪80年代的小学课本里是这样写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百花地面、文化之邦。其中,百花地面指的就是杭白菊开花时的盛况。

  石门镇是桐乡杭白菊的核心产区,土生土长的石门人曹鉴清从小跟着父母采菊、蒸菊、晒菊,镇上家家户户皆是如此。而曹鉴清印象里的菊农,并没有陶渊明诗里那般悠然,正宗的杭白菊制作技艺和工序繁复。在11月菊花花期,一亩杭白菊需要四五个采菊工。白天采菊,晚上做茶,摘下来的杭白菊放进蒸屉,用柴火生起土灶杀青,而后晾晒、烘干等等,从早到晚,要忙整整一月。

  上世纪80年代末,退伍归来在供销社工作了几年的曹鉴清当选石门镇新星村村书记,“当时村里要发展,没有经济来源,我就带着村干部四处考察。”他带着石门的杭白菊坐着绿皮火车北上南下,去北京、广东几个大城市的中药材市场推销。最后发现在广东和东南亚的销路很好,就决定带着村子把老底子杭白菊的生意做起来。

  “当时,农行客户经理主动找到我,想支持这个项目,我们也正好有需要,一拍即合。”曹鉴清说。就这样,农行嘉兴桐乡市支行为其发放了第一笔政府委托贷款。

  有了启动资金,曹鉴清带着家家户户收菊花,再经过统一包装,销往外地。彼时国内的商品市场刚刚成形,高品质的杭白菊销量极好,甚至漂洋过海,远销东南亚国家。因为这朵小花,村里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家家户户盖新房,村里新修了公路,还建起了桐乡第一座冷库,用于保存菊花。

  2001年,曹鉴清创办了现在的新和保健品有限公司,引进了两条国内杭白菊加工最先进的微波杀菌气流干燥生产流水线,不仅保持了杭白菊的原汁原味,还避免了二次污染。

  然而,困扰曹鉴清的是,机器生产出来的杭白菊虽然量大,但似乎缺少了传统制作技艺中特有的清香。为了帮助曹鉴清找回这股菊香,2004年1月,农行嘉兴桐乡市支行又发放了桐乡市财政局委托贷款176万元,用于支持新和杭白菊气法干燥加工项目改良。

  2012年,杭白菊传统加工技艺入选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曹鉴清也成为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杭白菊传统加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一朵杭白菊 不只秋蕊香

  “杭白菊花瓣重重叠叠,有‘千叶玉玲珑’的美称,300年前,明末桐乡著名学者张履祥《补农书》中就有关于杭白菊的记载:‘甘菊性甘温,久服最有益。’”今年4月,桐乡市缘缘食用花卉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缪悦啸给桐乡市北港小学4年级的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杭白菊历史课。

  说起杭白菊,缪悦啸再熟悉不过。父亲缪文建是缘缘食用花卉专业合作社的创始人,自小就和菊花打交道。2011年,留学归来的缪悦啸对杭白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接过父辈手中接力棒,化身“菊二代”新农人。

  在缪悦啸的印象里,小时候杭白菊丰收时,就有人挨家挨户上门收货,一大筐鲜菊花经过几道复杂的工序,最后仅被晒成几个菊饼。农户辛苦,利润也不高。如何帮菊农们提高收入,壮大杭白菊产业?如何打开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些问题时常萦绕在他的脑海。

  借助留学经历,缪悦啸将视野放到了海外。中国的杭白菊在外国很少见。“例如欧美市场,杭白菊的市场大,质检要求高,要进入,就需要标准化的生产流程。”缪悦啸说,由此他开始着手带领缘缘食用花卉专业合作社向数字化生产转变。

  2022年,借助农行的乡村振兴带头人贷款100万元,缪悦啸采购设备搭建数字灌溉、生物杀虫、实时监测等系统,实现了生产数字化管理。

  近年来,农行嘉兴桐乡市支行以乡村振兴带头人贷款为抓手,大力支持像缪悦啸这类新农人创业,今年以来,已累计投放32笔,金额3046万元。

  有了高标准、高质量产品,北美、欧洲的订单也纷至沓来。2023年4月,缪悦啸的种植基地被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批复设立为“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这也是桐乡首家科技小院。

  如今每到杭白菊花期,石门镇白马塘村的杭白菊科技小院便热闹非凡,除了采菊的菊农,还有前来参观研学的孩子。公司新开发的杭白菊润肤露、眼部精华等系列化妆品,则成为亲子团妈妈们乐于购买的“爆款伴手礼”。

  “深加工”加上“挖潜力”,让杭白菊不再只有秋蕊香。

  一朵杭白菊 “农”情添金色

  如今的杭白菊已是名声在外,不仅有完整的产业链,更是桐乡的一张非遗金名片。而杭白菊的每一次蜕变,也牵动着农行人的心。

  目前杭白菊在桐乡本土的种植面积稳定在4万余亩,占全国白菊花类总面积的60%,干花总产量5000余吨,如此大的数量,每到花季,杭白菊企业都面临着现金流紧张的问题。

  “每天都会有菊农来工厂出售当天采摘的菊花,基本都是现款现结,所以现金需求特别大。”农行嘉兴桐乡石门支行孙海斌说,支行每年都会在菊花采摘期到来之前,提前半个月为企业准备好充足的现金和零钱,供企业支取兑换。

  “有了农行现金的支持,这两年我们通过订单的方式向农户采购,把杭白菊的收益最大化分享给农户。”缪悦啸笑着说。2023年缘缘食用花卉专业合作社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以“企业+农户”合作抱团的模式,带动80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2023年,新和保健品有限公司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农行嘉兴桐乡市支行客户经理为其制定专项授信方案,用于支持其生产经营、传承加工技艺。

  “农行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一直以来提供的服务都非常细致周到。现在我们的杭白菊正在拓展国外市场,将和农行开展更深入的合作。”说起农行这个老朋友,曹鉴清很感激。

  截至今年3月末,农行嘉兴桐乡市支行支持杭白菊产业贷款超8000万元。近年来,为更好地助力杭白菊传统加工非遗技艺传承,服务地方特色农业发展,支行通过“整村推进”模式,送金融服务进村入户,积极对接产业集群,从贷给村集体,到贷给带头人,再到精准扶持,连环出招,着力解决菊农菊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守护这朵小花继续绽放飘香。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桐乡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