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果园里的致富带头人

美丽果园里的致富带头人
2024年06月26日 00:11 重庆晨报
赵平和他的阳光玫瑰葡萄 赵平和他的阳光玫瑰葡萄
李名静在他的果园里

喻海波(左一)给种植户指导扭枝技术 喻海波(左一)给种植户指导扭枝技术

近年来在重庆各区县,涌现了不少乡村致富带头人,他们用勤劳与智慧,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精彩创业篇章:垫江县白家镇的退伍军人李名静,用柑橘绘就多彩人生;梁平区七星镇的赵平,创办葡之园家庭农场,不仅为自己带来丰厚的收入,也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开州区渠口镇毛坪村的喻海波,把当地的李子打造成了“金果果”……

垫江县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

柑橘种出多彩人生

李名静1999年投身军旅,退役后,先后在浙江、广东等地务工。2017年,怀着对家乡的思恋和改变家乡贫困面貌的愿望,李名静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垫江县白家镇,开启了创业之旅。

白家镇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里村民的生活仅能维持温饱。但李名静敏锐地发现了当地种植柑橘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白家镇紧邻长寿湖,全年无霜期长,降雨充沛,气候宜人,特别适合柑橘生长。李名静决心大力发展柑橘种植,然而创业之路布满荆棘。为解决资金问题,他四处奔走借款,并积极争取政府的扶持政策和银行贷款。最终他制订的创业计划和柑橘园未来的收益预测打动了银行,成功获得了贷款。

有了充裕的资金,李明静成功建成380亩的柑橘园,这让他充满了底气。同时,他刻苦钻研柑橘种植技术,购买大量的专业书籍,参加各类农业培训课程,还多次前往柑橘种植发达地区取经学习,并陆续引进春见、爱媛38号、甘平等新品种。

经过辛勤耕耘,2000年,李名静的柑橘园迎来了首次丰收,38万多斤的柑橘,产值130多万元。他种植的柑橘果形美观、色泽鲜艳、口感香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为打开销售市场,李名静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推广,积极引进电商平台,申请商标、制作包装,他的柑橘不仅在本地市场供不应求,还远销到了全国各地。

在自己致富的同时,李名静没有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大伙跟着我一起种柑橘,技术我来教,种苗我来提供,咱们一起过上好日子!”李名静掷地有声。他主动带领周边的贫困户一起种植柑橘,免费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和种苗支持,并将17户村民组织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几年来,合作社成员平均每年每户增收5万余元,同时带动周边30余人在果园灵活就业,平均每人每年增收1万余元。

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了柑橘种植的行列,共同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如今,李名静的柑橘种植规模已有570多亩,白家镇的柑橘产业也是颇具规模,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曾经贫困的乡村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梁平区开心农夫草莓葡萄采摘园

锁住“阳光” 锁住致富密码

赵平出生于梁平区七星镇,早年他背井离乡,先后在广东、广西等地从事葡萄、草莓等种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实现自己在家乡发展农业的梦想,2020年,赵平毅然回到梁平,寻找适合的土地,继续从事他熟悉且热爱的种植业。

当赵平来到八角社区考察时,社区党总支部书记谢志望热情地向他介绍社区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并积极协调土地、用工等事项,为赵平的创业之路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就这样,赵平创办了梁平区葡之园家庭农场,也叫开心农夫草莓葡萄采摘园。农场毗邻八角社区的网红打卡点荷塘月色景区,占地32亩,主要种植阳光玫瑰葡萄、草莓等农产品

“虽然现在的种植规模还很小,但我相信我的果园一定能很快发展起来。”当时,赵平信心满满。但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为了解决难题并提高种植技术,赵平积极参加农业生产领域的各类学习和培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赵平的葡萄园逐渐走上正轨,种植的葡萄品质上乘,深受市场欢迎。“大家看,我们的阳光玫瑰葡萄,都是采用了最新的根域限制栽培技术,这样种出来的葡萄口感更好,更健康。”赵平一边拿着一串葡萄,一边向游客们讲解。游客们纷纷点头称赞:“这葡萄确实好吃,又大又甜!”

赵平的成功不仅为自己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也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每年通过发放土地流转费和人工工资,可为村民创造近10万元的收入。

随着农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来自垫江、云阳、忠县、贵州省凤冈县等地的葡萄种植专业人士纷纷前来学习和交流。“赵老板,你的种植技术真是厉害,能不能给我们多讲讲?”一位来自外地的种植户诚恳地请教。赵平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自己的经验:“没问题,大家相互学习,共同把葡萄种植产业做好!”

“今年的7月中旬,我的阳光玫瑰葡萄就会大量上市,预计产量4万斤。”赵平说,除了正常销售以外,为了回馈消费者,他还推出了家庭认领和企业认领方式,更为优惠。家庭可以单独认领,也可以几个家庭组合认领,认领价10元/斤,5斤起认领,只需预付定金10元,剩余费用采摘时向农场补齐。企业则根据自身需求确定认领株数,1株起认领,认领价10元/斤,保底采摘100斤/株,只需预付定金100元,剩余费用采摘时向农场补齐。

赵平的成功并非偶然,他的勤奋、坚持和对农业的热爱,让他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稳。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农场主、农技人员,更是一位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领路人。在他的带动下,相信八角社区的农业产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更多的村民将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开州区桃坪果园

山不在高,有“李”则名

在开州区渠口镇毛坪村,每逢李子成熟的季节,果园里总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浓郁的果香四处飘散,人们的欢声笑语在果园中回荡,喻海波忙碌的身影在其中显得格外突出。

毛坪村地处丘陵,临近澎溪河,土地贫瘠,乱石多,庄稼生长不易。当地的李子曾因口感不错有一定名气,但因为缺乏打理,品质下降,市场逐渐冷清。曾经在都市从事销售工作的喻海波心系家乡,每当听到关于家乡李子产业的困境,他的心情便格外沉重。

2012年春节,喻海波毅然辞掉了城里的工作,回到毛坪村并成立了桃坪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创性地推出了“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鼓励村民以土地、果树入股,这一举措得到了多数村民的积极响应。

“合作社将为大家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技术支持,实行统一管理。到了年底,按照股份进行分红。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喻海波的话语给村民们带来了信心。这种合作模式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自2018年开始,全村60多户200多名村民通过种植李树实现了增收,平均每户每年增收4万余元。

此外,喻海波通过学习不断提升李子的品质。2015年,经过精心改良的果树迎来了大丰收。“喻社长,这李子个大饱满、色泽鲜艳、口感香甜,品质一流!”一位村民手捧着刚刚采摘下来的李子,兴奋地夸赞道。这一年,李子成功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17年,毛坪村的李子代表开州参加在巫山县举办的全国优质李大赛,凭借出色的品质一举斩获银奖,并顺利获得重庆市名牌农产品认证。

在销售方面,喻海波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合作社成立之初,他就极具前瞻性地注册了“八缘”商标,主打晚熟李。随着李子品质的不断提升,“八缘”牌开州晚熟李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2018年,通过电商平台成功销售晚熟李10万斤,产值高达100万元。加上线下销售的30多万斤,全年总产值达到了300多万元。

在当地政府产业扶贫政策的大力扶持下,2017年,喻海波精心打造了600亩李子标准示范种植园,巧妙地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成功实现了农业与旅游的深度融合。这让全村105户贫困户成功脱贫致富,使昔日贫穷落后的毛坪村成为了一个集“赏、摘、游、销”于一体的富裕村。“虽然村里山地贫瘠,但有了李子这颗‘金果果’,我们一样能富起来。”村民们纷纷发出由衷的感叹。

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张玢 刘波 摄影报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玫瑰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