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巨灾模型建设

科技赋能巨灾模型建设
2024年06月25日 08:10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编者按: 

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应用,保险业风险识别和量化技术得到显著提升。面对重大灾害,构建巨灾模型成为管理巨灾风险的有效工具。

□记者 谭乐之

近期,我国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广东、广西、安徽、福建、湖南等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类极端天气引发重大灾害,这也让巨灾风险管理再次回到公众视野。

“巨灾模型是巨灾风险管理的‘芯片’。”近日,中再巨灾风险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再巨灾管理公司”)负责人方京在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巨灾风险具有低频高损的特性,依赖传统精算方法无法估计其尾部风险,而且不断变化的风险标的也限制了历史损失经验的参考价值。巨灾风险难量化、难定价,缺乏自监管机制,历史上曾导致多家保险公司集中破产。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如果不能衡量,就无法管理。”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巨灾风险。巨灾模型作为巨灾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如何运行并赋能巨灾风险管理的?

巨灾模型是概率分析和损失模拟

巨灾模型是一种用于评估灾害潜在损失风险的量化工具,利用先进的数学物理模型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对承灾体可能遭遇的灾害事件进行概率分析和损失模拟。

方京介绍,中再巨灾管理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自主研发中国巨灾模型,巨灾模型研发融合了气象、水文、工程、地理、金融、计算机等多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以我国多源多结构数据为基础,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自主知识产权巨灾模型,覆盖地震、台风、洪涝三大主要灾害,迭代研发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地震、台风、洪涝系列巨灾模型。

“中国巨灾模型填补了国内空白,是我国第一个自主可控的巨灾模型。”方京介绍,在研发过程中,巨灾模型采用了国际标准架构,包括灾害模块、风险暴露模块、工程模块和金融模块,集成了包括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国内知名科研机构研究成果,底层技术代码完全自主开发。

截至目前,中再巨灾管理公司已累计获得国家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9项。目前,地震模型更新至3.5版本,台风模型更新至2.4版本,洪涝模型更新至1.5版本,今年将完成洪涝模型2.0商业化版本的开发。

巨灾模型科技含量高

巨灾模型需要集成多学科研究成果,因此,巨灾模型科技含量很高。

以台风为例,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最大风力14级)最终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2.3亿元,却远小于最大风力9级的台风“温比亚”造成的369.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强度更弱的台风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从老百姓角度很难理解这样的现象。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可以从台风灾害损失评估的基本原理来分析。”中再产险承保人孙悦表示,台风灾害损失评估,由台风致灾因子(包括大风、降水和风暴潮等)的强度、承灾体(包括人口、建筑、财产等)的暴露度,以及承灾体对致灾因子强度的易损性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

“‘温比亚’虽然相比‘山竹’风力较弱,但是它在登陆之后与冷空气相遇带来了强降水天气,导致沿途多地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给各省市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暴雨灾害,损失惨重。另外,‘温比亚’登陆点在上海,从2018年8月17日凌晨登陆后至20日上午离开山东省境内,在大陆停留时间长达3天,影响地区包括河南、山东和安徽等省市,这些省市相比南方城市都是防台能力较弱的地区,当地居民的房屋、农田和财产对暴雨洪涝的敏感性较高,更易造成损失。”孙悦说。

“巨灾模型的研究和发展涉及多学科、多行业,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使得模型模拟得更加精细和准确。”孙悦表示,得益于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的不断进步,以此为基础的巨灾模型通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在保险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再)保险公司使用巨灾模型进行精算定价、巨灾风险累积控制和风险管理等。尽管受制于人类认知自然的能力、灾害相关基础科学的研究水平等因素,巨灾模型中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通过更多的学科融合和行业交流,可以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保险行业的损失数据也可以反映模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正向反馈机制,不断推进模型的发展。

巨灾模型赋能风险管理

巨灾模型既可以赋能巨灾保险,也可以助力巨灾风险减量管理。

方京表示,巨灾模型可以在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产品开发、费率测算、保额提升压力测试等核心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巨灾模型有利于保险行业为巨灾保险增加承保能力支持,提升定价和风控技术,促进产品服务创新,赋能并推动提供精准有效的巨灾风险保障。

比如,在巨灾保险方案设计上,巨灾模型有助于精准量化风险,实现科学定价。可以假定投保范围与强制程度,计算超越概率曲线及回归期损失,确定最优投保范围与强制程度,优化免赔额与限额等参数,确定实施方案设计分担机制。

巨灾模型还有助于风险减量管理。方京介绍,巨灾模型协助政府建设自然灾害管理平台,量化研判洪涝灾害风险;与气象局先知系统对接,定制街道级台风实时风险评估;根据各类事件模型情景分析结果,制定应急预案库,进行应急演练。

方京表示,中再巨灾管理公司正在积极打造“再保+科技+服务”灾害风险治理新模式,为政府、产业提供灾前灾中灾后全流程量化风险减量服务,让各类灾害风险“看得清、算得明、管得住”,着力提升全社会灾害防范应对能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