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阿婆恢复得不错 黄翠巧 摄](http://n.sinaimg.cn/spider20240625/600/w800h600/20240625/adaa-fcf48d6c66b595d9aa87ba2609dd50de.jpg)
“笃笃笃……”“沙沙沙……”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广中医)四肢骨伤科治疗室外经过的人,很多都被这奇怪的声响吸引。原来,身穿白大褂的骨科医生此时正化身“木工”,将几大张杉树皮原料切割削磨成一块块长短大小不一的板子。而这些板子,正是该科的正骨疗法“神器”杉树皮小夹板。如今,“中医正骨复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术”已成为该科的一大特色,在治疗四肢骨折上大显身手。
“杉树皮小夹板感觉好多了”
“和打石膏相比,杉树皮小夹板感觉好多了,不仅透气,而且手指能活动,关键是不用受手术之苦。”81岁的凌阿婆对此频频点头赞许。
一周前,凌阿婆在市场买菜时,因雨天路滑不慎摔倒,致右腕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家人将她送到广中医四肢骨伤科就诊,医生检查后确诊为右桡骨远端骨折。
考虑到凌阿婆年纪大、基础疾病多,手术风险大,结合病情和凌阿婆“不想做手术”的意愿,在科室主任段戡的带领下,四肢骨伤科专家团队评估凌阿婆病情后,为凌阿婆量身定制了一套中医保守治疗方案。他们首先通过中医手法对凌阿婆骨折部位进行整复,然后根据伤侧肢体长短,把杉树皮修剪打磨成夹板,并进行外固定治疗。其次是让凌阿婆外敷内服中药,以获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与此同时,他们还指导凌阿婆主动握拳、伸拳等功能锻炼,以协助消肿、预防肌肉萎缩,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治疗一个多星期以来,专家团队多次复查病情并调整夹板位置和松紧度,得知凌阿婆右腕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明显缓解,未有肢体麻木现象,从多次拍摄的X光照片上可以看出,原有骨折的严重移位几乎完全纠正,并维持稳定。
医生为病人“私人定制”适宜夹板
段戡介绍,临床上,骨折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无需手术,通过保守治疗即可获得康复。这些保守疗法包括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术等。其中,小夹板外固定是中医正骨的主要特色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以其不开刀、愈合快、无疤痕、花费少等优点在临床上发挥很大的作用。
小夹板外固定术目前采用的材料主要有柳木夹板和杉树皮夹板。普遍的柳木夹板因强度够大,适合肌肉发达、固定强度要求高的骨折患者,如成人的大腿骨折。而上肢骨折和儿童骨折、老年人骨折等,杉树皮夹板的固定强度已足够,更适合选用。
段戡指出,杉树皮具有透气性好,可塑性和韧性俱佳等优点,是理想的外固定材料。医生可以根据骨折病人的年龄大小、患处的长短粗细、骨折的形态和移位情况,以及需要的软硬强度,选择厚薄、弧度不一的杉树皮原料,针对单个特定的患者“量身定制”成大小适度、形态适宜的夹板。杉树皮夹板捆扎固定不但牢固可靠,而且贴合皮肤、更舒适,也更方便患者活动,有着个体化的特性,康复效果更理想。
就在前几天,一名因摔倒致右桡骨远端、尺骨茎突骨折的75岁患者,刚从广中医四肢骨伤科康复出院。跟凌阿婆一样,该患者也是通过“中医正骨复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术”获得康复。
“我们费时费力是让患者省时省力”
因种种原因,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术目前在临床上并未得到推广。主要是“正骨”对医生的临床经验要求较高,目前很多骨伤科医生对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不熟悉,中医正骨面临断代、失传的局面。
对此,段戡指出,“正骨”是先人留下来的宝贵经验,需要传承,更需要发展;同时,作为医者,应该有“一切从病人角度出发”的理念,选择最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法。为了充分发挥中医骨伤科特色优势,让更多的病人受益,今年以来,广中医四肢骨伤科大力加强杉树皮夹板外固定术的应用和学习,不仅将这一疗法作为科室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加以学习和巩固,还在研究生和实习生中进行定期培训。“我们的费时费力,就是为了让患者省时省力,让患者在更短的时间里、以更少的钱获得更理想的治疗和康复效果,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痛苦。”
(黄翠巧 通讯员李冠宏)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