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发展 多点突破

多元发展 多点突破
2024年06月25日 06:17 媒体滚动

转自:农民日报

  村集体经济能够持续健康发展,是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近年来,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通过“一村一项目,党建引振兴”行动为主抓手,按照产业结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等特点,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构建多元化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对于一些基础薄弱村,充分利用中省扶持资金,依托引进业主共同发展的模式;对于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村,则尽量通过自身努力,多元化发展、多点突破的手段;对于一些条件优越的村,则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式,引领村集体经济走上快速稳步发展之路。

  尤其是近3年,通川区村集体经济发展一年一个台阶。2022年,该区全面消除了村集体经济收入1万元以下的薄弱村;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50%,10万元以上的村占1/3;今年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以上的示范村将达2个。

  依托资源借力发展,不少村实现零突破

  通川区境内多山,从城区出发,驱车1.5小时,沿着陡峭的盘山公路,来到海拔750米处的梓桐镇吕城村,成熟的油菜和小麦绵延道路两旁。以前该村都是种粮油作物为主,没有集体经济收入,2018年以后引进了一个业主种中药材,才逐步实现了村集体经济零的突破。

  业主系本村人,叫朱怀阳,中专毕业后,长期在外地制药厂上班。2018年回村创业,流转了300亩地种金银花、黄精等中药材,如今这300亩已经投产,又流转了200亩全种了金银花,并在行间套种了粮油作物。金银花每年亩产值可达6000元,黄精则可达2万元。

  “2018年,我们将上面给予的48万元产业扶持资金投入到中药材基地,2021年我们又投入了21万元,如今,我们每年可从基地分红2.76万元。”村党支部书记赵晓兰说。加上固定资产出租等收入,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有5万元,越过了区里设定的达标线。

  像吕城这样的基础薄弱村,在通川为数不少。基础差、发展动力不足,怎么办?该区因地制宜策划包装“一村一项目”,通过“线上”“线下”双向发力,为这些村举行推介会、招商会、座谈会等,同时组建专家服务队,为这些村集体经济发展蓄势赋能。

  据统计,从2019年以来,全区共策划包装“一村一项目”特色产业145个,并确定了41个中省财政集体经济扶持村,一村一策形成项目发展规划,并建立联席会议、中期评估、专项巡察审计等监督机制,确保扶持资金规范、高效使用,项目得以健康发展。

  这些村中,有的已步入发展快车道。如金石镇巨家村,通过引进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黑猪养殖场等新型业主4家,并注入上面给予的产业扶持资金100万元,不仅为当地解决就业200余人,每年为当地群众增收200余万元,还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近10万元。

  利用资源自主发展,已成一支中坚力量

  仅仅依托引进业主带动,无法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大增长。学习业主发展经验,积极参与自主经营,才是最好的办法。碑庙镇千口村,在引进某茶业公司种植700亩白茶的同时,也自主经营了120亩白茶,仅自主经营的部分就为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6万余元。

  这种例子还很多,同样在碑庙镇,锣鼓村除了引进茶业公司流转1000亩土地种白茶外,还自主经营果园520余亩,在果园中套种大豆和玉米,去年水果销售收入达6.5万元,套种的大豆、玉米销售额加补贴共6.1万元,另外还有土地流转收入2.4万元,合计15万元。

  自主经营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大头,以自主经营收入为主的村集体,成为了全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即使没有引进业主作为引领或参照,一些村子自主经营部分的收入也很亮眼。比如梓桐镇宝泉村,去年腾退100亩花椒改种的黑糯玉米,就卖了七八万元。

  宝泉村是脱贫村,与吕城村相比,条件并不优越。但村级组织在充分挖掘自身资源这方面能力突出。“除了产业扶持资金40万元投入到其他业主外,我们还成立了劳务专业合作社,承揽了镇上的撂荒地整治业务,预计可为村里增收几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杜美松说。

  最近,通川区乡村振兴局下达了170万元乡村振兴资产收益类衔接资金到宝泉村,将用于包括山坪塘整治、水渠维修、园区便道及管网建设等方面,建好后租赁给业主,每年可为村里增加收入5万元左右,加上其他收入,宝泉村一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15万元以上。

  梓桐镇是一个红色镇,有中国红色第一联之称的“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就出自这里。“梓桐镇虽然地处偏远,但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我们准备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和绿色资源,利用网红的宣传力量,把各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梓桐镇人大主席冯芳说。

  党建引领快速发展,认真做好“头雁文章”

  刘中博是磐石镇金龙村人,2016年返乡前长期在成都做贸易,返乡后在村里创办公司,从事农业种植和养殖,同时利用金龙村离城区近的优势,做起了民宿营地及山地越野等乡村旅游项目。2019年起,刘中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2021年起带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通川区认真做好“头雁文章”,将选好强村干部队伍作为强化组织引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切入点,鼓励引导优秀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进入村“两委”班子,并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从而探出一条集体经济发展新路。

  在金龙村,记者看到一种新颖的种养循环模式:“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的鱼菜高效共生系统。鱼塘底部由排水系统将水抽到沉淀仓里,不断沉淀后再由吸污机将干粪吸出,用于果树施肥,尾水再抽到菜池,由种植在浮板上的蔬菜再次吸收后,水再循环回鱼池。

  鱼塘里养有加州鲈鱼、鸭嘴鱼等,一年产量1.8万斤,可卖36万余元;20条菜池共计10.6亩,种植水肥草莓及生菜、番茄、黄瓜、芹菜等蔬菜,一年产值达七八十万元,而这些收益的利润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占股达49%,仅此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很大一笔收入。

  刘中博介绍,2021年村集体一共投入了69万元在种养殖、民宿营地及山地越野几个项目中,种养殖利润还是最低的一项。综合算起来,2021年村集体的分红就达21.8万元,去年村集体分红更是达到了23万元,今年加上其他各项收入,将突破50万元。

  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有关章程,每年收入70%将用于再发展投入,30%用作公益金,这就意味着今后每年村集体都将有几十万元用于再发展,集体经济收入将进一步逐年壮大。像这样的“头雁村”还有几个,如北山镇丰登村、碑庙镇石笋村、罗江镇金凤村等。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集体经济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18.65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