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艰难时刻,做“劲草式”企业家

楼市艰难时刻,做“劲草式”企业家
2024年06月21日 09:40 媒体滚动

在行业发展的“至暗时刻”,是墨守成规、“鸵鸟”埋沙?还是主动出击、换道“第二曲线”?考验的是企业家的眼光、预判能力和心性毅力。

许倩/文

面对行业艰难时刻,有一种制胜力量叫“企业家精神”。纵观那些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企业,不难发现,能够真正改变历史进程的企业无一例外都有着一个极富企业家精神的掌舵者。

“企业家”一词最早是法语中出现的。学者们通常认为,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在1755年在出版的《商业性质概论》中最早把企业家一词引入经济分析,并将之定义为“风险的承担者”,这是企业家最初的含义。

194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又为这个词汇作了新的外延:从事创造性破坏的创新者。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企业家是生产函数中的一个自变量,也是改变生产函数的人,他们打破市场均衡进行“创造性破坏”。企业家的基本职能就是创新,创新是企业家最重要的使命。

伟大的企业家往往是创新者,打破常规,颠覆现状,解构既有。比如,让蒸汽机成为工业革命动力的马修·博尔顿,让人类告别煤油灯照明、进入电灯时代的爱迪生,应用流水线开启大规模生产的亨利·福特,开启人类翱翔天际新纪元的莱特兄弟,重新定义手机开启移动互联网的乔布斯,开创现代空调系统的威利斯·开利,引领全球办公方式革新的比尔·盖茨。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也造就了一大批有责任担当的优秀企业家,铸造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国内外知名品牌,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在2023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中国有142家上榜,其中不乏优秀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激励。

“张瑞敏怒砸电冰箱”已经成了中国商业史的经典故事。张瑞敏,让海尔集团从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工厂青岛电冰箱总厂,蜕变为连续20多年稳居世界500强企业,他为海尔注入的是“习惯”“目标”“责任”。

有人说,“做饲料是一分一分地赚,做地产是一毛一毛地赚,做金融是一元一元地赚。” 刘永好偏偏选择了农牧业这个最不赚钱的行业,数十年如一日精耕细作,将新希望集团从一家用1000元凑出来的养鸡厂发展成全球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要敢奋斗、不怕苦、有韧劲。”他说。

“玻璃大王”曹德旺,是从接手一家连年亏损的乡镇企业“高山异型玻璃厂”开始做起的。“中国烟草大王”、“中国橙王”褚时健,先后经历两次成功的创业人生,第二次创业时他已75岁,保外就医后与妻子承包2000亩荒山种橙。他们都有着异常坚定的毅力与要强的行动,不向困难低头。

对于企业家来讲,情商、智商至关重要,但往往逆商才对成功起到决定性作用,即在逆境中抗风险和复原的能力。成为有韧性的“劲草式”企业家,才能带领企业生存下去。

房地产行业也有一批不服输的企业家代表。

2009年,宋卫平豪赌400多亿元在各大城市扫“地王”,随后遭遇严厉的楼市调控,绿城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向来不服输的宋卫平四处寻求“白衣骑士”,2012年6月,绿城引入九龙仓作为战略性股东;2014年12月,中交集团通过收购股权,入主绿城。宋卫平失去了绿城的控制权,但绿城活了下来,涅槃重生。

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再度陷入困境,一批房地产企业遭遇流动性危机。以王健林、孙宏斌、郁亮、林腾蛟等为代表的企业领袖主动担当作为,不躺平、不赖账,四处奔走与自救。这种遇到困难勇于担当、知难而进的企业家精神,亦令人感动。

没有经历过失败的将军,很难真正理解战争。没有经历过逆境的企业家,也很难真正理解竞争。在行业发展的“至暗时刻”,是墨守成规、“鸵鸟”埋沙?还是主动出击、换道“第二曲线”?考验的是企业家的眼光、预判能力和心性毅力。

即将开幕的“2024第十四届中国房地产品牌发展大会”上,让我们一同寻找和重塑企业家精神,将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特殊品牌进行打造,让品牌的力量引领企业家成长,铸造新时代中国名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宋卫平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7-01 乔锋智能 301603 --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20.56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