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流碧水缘何入桂来——广西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新路径观察

东流碧水缘何入桂来——广西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新路径观察
2024年06月20日 09:25 广西新闻网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骆万丽 周红梅 黄远来 乔晓莹

这一场产业转移发展对接,不只是空间的转换,或许将是一次产业格局的重塑。

签约项目360个,金额达3741亿元!6月15—17日,以“打造市场经营便利地 共创产业合作新未来”为主题的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在南宁举行。众多嘉宾将目光聚焦广西,话发展、谈优势、寻商机,促成地方与企业深度合作、紧密牵手。

活动现场。记者 何学俏 摄活动现场。记者 何学俏 摄

跨越山海,双向奔赴。

在国家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当下,正积极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的广西,将如何发力,吸引东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如何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透过这场规模大、规格高的“国字号”盛会,或可窥见广西“承”与“转”的新路径、新风向。

引企入桂 锻造产业转移强磁场

6月16日,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开幕式上,如雷的掌声中,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峰郑重地在合作书上签下名字。

一个新的项目——总投资20.8亿元的5GWh钠电池和正负极材料项目将落户南宁伶俐工业园区。

3年前,多氟多走进广西,成立宁福新能源公司,把新能源锂电池主要生产基地搬到了南宁。

此后,不到一年时间,基地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创造了该公司项目建设的新速度。

“3年来,公司在广西持续增资,累计投资额已经超过102亿元,成为多氟多迄今为止在国内投资规模最大的异地项目。”李云峰表示。

当天,总金额3741亿元的一批重要产业项目达成签约,将为广西未来发展积蓄强大后劲。其中,来自东部地区的产业项目254个,东部发达地区成为广西主要产业转移来源地。

区域合作的“一江春水”由东向西奔涌,广西为何能赢得众多企业的青睐?

“广西的区位条件、政策优势以及产业基础,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合适的温度和丰厚的土壤。”走下签约台,广西弘毅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志刚一语道出答案。

这家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牵手,计划投资18亿元,建设100亿吨不锈钢深加工项目,填补梧州在高端不锈钢制品精深加工领域的空白。

“近年来,华为、华润、比亚迪等一大批企业纷纷在广西布局,在为广西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黄明忠介绍,去年以来,新增396家粤企赴桂投资兴业,实际到位投资183亿元,实施产业项目373个。

承接产业转移,比的是政策、是基础,拼的是环境。

随着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营商环境逐步优化、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越来越多新兴企业“嗅”出广西发展的商机。

“在南宁投资不仅找到了项目合作的着力点,更看到良好的营商环境这个优势面,‘点面结合’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浙江梅轮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王叶刚感慨地说。

“广西正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认为,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的沿海沿边省份,广西在国家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聚链成势 重塑产业发展新生态

在有着“世界裤都”之称的玉林市福绵区,28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云集其中,每年有超过10亿条牛仔裤出自于此,销往全国各地乃至国际市场。

这里,也是玉林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随着浙江亘美、大连隆生、广州谊访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落户,福绵区纺织服装产业逐渐向高端化、品牌化、多元化转型。

在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广西)轻工纺织产业专题对接活动上,玉林市以一场活力四射的牛仔时装秀作为开场白,向各方嘉宾推介产业发展新机遇。

“目前,玉林市轻工纺织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434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53%。”玉林市副市长石红艳说,围绕龙头企业引进配套企业,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才能培育产业新生态,提升产业竞争力。

链条式、整体式和集群式转移,正成为产业转移的新方向。

在此次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中,广西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举办了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轻工纺织四场专题对接,梳理出重点招商环节270余项,根据产业链全景图,精准发力、以链招商。

活动签约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项目235项、总投资2500亿元,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疾行若风,穿梭如电。深藏于地表下的城市“动脉”塑造着南宁的交通骨架,也让南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快速崛起。

一车“链”千企。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专题对接活动中,众多企业寻机而来。

“南宁的轨道产业定位明确、政策清晰。”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博说,作为空调领域的龙头企业,未来公司计划在南宁布局空调设备研发、生产基地,与南宁轨道交通、新能源等产业实现互补。

在崇左,三诺科技、新秀电子、良维电子、永裕半导体等电子信息企业集聚成势,“粤港澳大湾区总部+广西崇左制造+东盟及全球市场”的出口制造型跨境电子产业链逐渐成形。

“加快建设广西凭祥产业园、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崇左片区等产业集聚区,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对于崇左电子信息实现全产业链、集成式发展有深远影响。”崇左市副市长刁卫宏称。

广西凭祥三诺跨境电子深加工产业示范园区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对电子元件进行检测。庞立坚 摄广西凭祥三诺跨境电子深加工产业示范园区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对电子元件进行检测。庞立坚 摄

在防城港,有色金属产业集群扬帆起航。在产业对接活动中,防城港市突出产业场景打造,精心绘制钢铜铝等高端金属新材料的产业链“全景图”和“产业树”,向各方企业伸出橄榄枝,共享新材料产业发展新机遇。

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聚,还要完善平台,筑巢引凤。

“当前,广西正以沿边临港北海、防城港、钦州、崇左4市为重点,南宁、玉林、百色3市为依托,柳州、桂林等7市园区为协同,形成‘4+3+7’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矩阵,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自治区园区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招智引新 拓展产业转型新空间

乘着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的东风,坚持企业家俱乐部30余家上市公司及专精特新企业,带着项目走进广西,拓展合作空间。

“此次前来参会的主要是粤港澳大湾区和北京中关村科技创新型企业,这与广西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需求相契合。”该俱乐部考察团团长、前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向阳表示。

产业转移的步伐与产业向新的节奏越合拍,发展动能就越澎湃。

在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王永超看来,承接产业转移与培育新质生产力密不可分,“当前的产业转移已不是传统产业的简单搬迁,而是在转移过程中推动新技术的对接、新产业的落地,促进东部与西部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深度合作,实现产业层次的提升。”

抢抓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广西鼓励区内企业到粤港澳大湾区找技术、找创新、找人才,积极与粤港澳大湾区高科技企业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合作,建设“产业创新飞地”;支持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到广西转化落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研发+广西制造+东盟市场”等产业协作体系。

“我们将把东盟市场跨境策略的区域总部设在广西,推动数字物流、产业带跨境出海、数字云工厂等应用场景加快落地。”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斋对投资广西充满信心。

既要招智引强,布局前沿产业,更要以“新”提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百色有资源,我们有技术,看似毫无用处的赤泥,也可以变废为宝。”谈起刚刚签约的新项目,江苏中来能源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建伟颇为兴奋。

今年,该公司将落子广西百色,建设1500万吨赤泥综合利用光伏辅材产业园项目,推动百色铝产业向绿色转型,促进当地光伏产业链大幅节能降碳。

“此次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引入四类‘500强’、专精特新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的项目79个,总投资1835亿元,约占总签约项目投资额的一半。”王永超告诉记者,这些新签约引进的项目,将成为广西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