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管水 让城市畅通起来

治水管水 让城市畅通起来
2024年06月19日 07:02 福建日报
连日来,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的指挥大厅里,工作人员紧盯城区水系科学调度系统,实时调度。(受访者供图) 连日来,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的指挥大厅里,工作人员紧盯城区水系科学调度系统,实时调度。(受访者供图)

过去一周,福建多降水天气,本轮强降雨范围广、持续长、累积量大、强度大。汛期如何加强城市的“韧性”?在构建城市排水防涝系统中,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给雨水留出空间,方能让城市更具“免疫力”。

2022年,《福建省深入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出台,提出“到2025年底县级城市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0%以上”。近年来,我省通过“雨污分流、各行其道、污水进厂、雨水入河”污水治理机制,高效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目前,全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已超过60%。

储水排水,一体化管控

过去几天,厦门筼筜湖开启了“排洪模式”。这里是厦门核心城区最重要的防洪排涝水域,周边有36条排洪沟,流域范围达37平方公里。遇到强降雨,雨水可通过排洪沟汇集到筼筜湖,再经由筼筜湖排海。

在防洪排涝过程中,截污处理极为关键。“筼筜湖(南湖)公园的地下,藏着一座2.5万立方米的调蓄池,容积相当于10个标准游泳池,这是实现厦门岛污水‘零排放’的重要托底工程。”厦门市市政园林局总工程师王艳艳说。

调蓄池是一种用于收集城市污水的设施,在降雨初期存储部分雨水和污水,雨后排放至污水厂处理,从而减缓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这样的调蓄池,厦门近3年来共建成投用22座,新增调蓄能力18.5万吨。

12日18时40分,福州城区突降大雨。在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的指挥大厅里,工作人员正紧盯着城区水系科学调度系统屏幕。此刻,这个被誉为城区排水防涝“最强大脑”的平台正高速运转着:积水超过5厘米,点位就会在平台上发出蓝色预警;积水每上升5厘米,就逐级发出黄、橙、红预警。

当晚,平台数据显示,浦上大道、金榕南路、金洲南路等路段出现不同程度积水。福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柳建炜小分队第一时间奔赴积水路段,申请排水车支援,并通过另一条排水线路将路面积水及时外排。13日零时30分,路面积水完成抽排。

水系联排联调是福州市系统谋划城区水系治理的创新机制。针对城区易涝、内河黑臭等问题,福州市开发了城区水系科学调度系统,应用了人工神经网络、窄带物联网、无人机巡逻等先进技术,并打通气象、水务、交通、建设、水利、公安等多部门基础数据,形成治水管水的长效机制。近日,《一中心管全城,数字化保安全——福州创新打造现代化治水管水新模式》入围中国“全域海绵”项目典范案例。

去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构建以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的智慧水利体系”。

在福建,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正在防洪预警、供水调度、污染防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在线模拟、云计算等技术,建立集排水设施与排水服务于一体的远程监控监督平台,对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服务水平进行研判;开发排水管家App,通过设置“巡查任务”“事件处理”“考核评价”“排水户监管”等功能模块,掌握日常工作进展及相关排水问题处置情况……如今,我省通过打造“智慧排水”一体化管控平台、编织城市污水监测“一张网”等,让城市污水从“治理”走向“智理”。

雨污分流,从小区开始

过去,老城区排水管网多为雨污合流,新建城区的雨水管和污水管又存在错接、漏接、混接等问题,导致雨污不分流。如何除去这一“病根”?

近日,记者来到厦门市思明区龙山桥社区经委宿舍楼,只见居民楼的外立面上,雨水管和污水管整齐排列。“改造前,小区内部排水管网病害严重,雨天积涝、污水冒溢、沟渠臭气等问题突出,特别是到下雨天,小区里污水横流。”居民陈先生对此记忆犹新。

楼栋“蜕变”,得益于2020年厦门提出实施“溯源排查、正本清源、排水管理进小区”的源头雨污分流“三步走”治理模式,全面改造城市排水管网。

思明区系统性梳理小区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方案,通过工程措施补齐排水管网设施。经过改造,小区拥有了完备的雨污两套系统。2020年至今,厦门已累计完成717公里市政污水管网的新建和改造工作。

2019年以来,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项目,我省大力推进管网溯源排查、清淤疏浚、雨污分流改造等项目,每年新建改造城区污水管网1000公里以上,目前已累计新建改造6922公里。

福州位于闽江下游,地形呈盆地状,易积水,由于历史原因,存在一些合流制排口的问题。

这段时间,家住福州市台江区白马南路的不少居民发现,白马河沿岸的排口曾经粘贴的蓝色“身份证”改为了绿色。蓝色,代表排口采用雨污合流制;绿色是雨水排口的专属颜色,意味着它转为单一的雨水排口。

今年4月,一场让合流制排口“蓝转绿”的攻坚行动在福州全面展开,计划今年完成525个排口流域的雨污分流改造。

《福建省深入推进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据了解,2019年至今,全省累计完成排水管网排查2万多公里,清淤疏浚8000多公里。目前,全省现有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114座。其中,93座污水处理厂达到一级A以上排放标准,规模占全省污水处理能力91%。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