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创新要素融通汇聚

以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创新要素融通汇聚
2024年06月19日 02:08 成都日报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以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推动创新要素融通汇聚

田倩飞 陈云伟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与此同时,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只有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才能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开放与合作是科技创新的“必选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入阐释了开放发展理念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对我国开放发展的内在规律作出科学判断和理论升华,使开放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全新的层次和水平。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形势,在开放合作中推进科技创新是必然之举。6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指出,要坚持以开放促创新,健全科技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完善面向全球的创新体系,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补齐开放创新制度短板,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提出要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刚刚结束不久的成都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强调成都要坚持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以通道网络为基础、开放型经济为支撑、对外交往为纽带、开放制度为保障、对内开放为拓展,加快推进“五大枢纽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国际门户枢纽和对外交往中心能级。其中,也专门提出要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全面提升产业建圈强链开放水平,不断增强双向配置的枢纽运筹能力。

科技创新,离不开国际视野和全球思维。从探索太空到通信技术迅猛发展,从解决健康难题到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新技术、新突破及其催生的新应用、新体验正不断改变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创新的开放合作成为各国共同加速科技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中国既是科技开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贡献者、推动者,中国的科技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进步也越来越需要中国。

加强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既是世界科技变革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随着科技革命进程加快,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科技合作不断加强,生产全球化带来技术全球性扩展,科技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入发展的条件下,必须要坚定不移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度参与科技创新、合作和竞争,不断提升统筹和综合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能力,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让创新潜力充分释放,让创新源泉奔腾涌流,让创新成果实现共享,推动科学技术更好造福人类。

作为承载着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使命的城市,2023年,成都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7家、总数达146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733.26亿元、同比增长16%;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同比增长13%,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超1.35万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1614.2亿元、同比增长10.8%;获评“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在全球创新指数(GII)全球百强科技(S&T)集群中排名第24位、较上年提升5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成都要不断凝聚枢纽优势,持续增强联通能力,加快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的进程,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才能携手提升城市及区域的科技创新策源力。

坚持系统观念 促进创新开放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资源的聚集需要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支撑。实践证明,哪里创新环境好,技术就往哪里去,项目就往哪里投,人才就往哪里奔,资本就往哪里流。成都必须从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制度型开放、开拓科技合作新局面、保障开放安全等方面重点发力。

加强开放型经济体系顶层设计。立足国际门户枢纽和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格局定位,研究制定成都开放型经济总体规划,差异化部署各区域各部门各平台开放型经济发展重点,坚持龙头带动与整体联动的结合,统筹协调并加快推进全域开放。搭建交流平台,健全政产研学等主体间的互动交流机制,加强政策制度、平台设施及产经金贸等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提升开放型经济工作效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政府要健全针对企业和平台等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服务;另一方面,要充分放权给市场和社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

深入推进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建立符合国际规范和灵活高效的开放管理体制,以开放制度统领和保障成都市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对外贸易提能增效,推动全球资源要素高效集聚。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主动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等国家战略,强化科技创新、教育文化、金融服务等带动能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天府中央法务区的引领作用,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和知识产权保护,将外企、外资、人才等“引进来”;鼓励引导优势企业、一流高校、科研院所等“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加快打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积极参与国家数字经济跨境合作机制,依托自贸试验区探索跨境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机制,在确保稳定、安全、生态、廉政的底线前提下,消除跨区域跨行业的要素流动壁垒,提供更加自由、便利、有序的要素流动环境。通过优化外籍人士支付、景区预约、离境退税等便利化措施,推动商业与体育、旅游、美食等行业联动,加强成都市世界级文旅品牌和商圈景区资源联动等举措,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能级。

开拓科技创新合作共赢新局面。基于2023年11月我国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提出的《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倡导并践行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合作理念,携手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依托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天府实验室、大科学计划和工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鼓励成都市高科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积极搭建并融入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网络,持续深化国际科技协同创新,共同突破基础理论与科学难题。充分发挥成都市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等基础科研以及新型显示、创新药、铁路与航空、先进能源等重点产业的优势,吸引全球科学家合作,共同承担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以建设“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打造西部中试中心为契机,提升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支撑力,聚焦新型显示、智能网联汽车、卫星互联网等重点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建圈强链开放水平。加快人才、资金、信息、数据、技术等创新要素流动融通,构建全方位、全链条、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坚持底线思维并保障开放安全。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等,准确把握开发和安全的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开放与安全有机统一。构建与高水平开放相匹配的科学监管和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对安全风险的研判与应对。建立贸易、投资、数据等重点领域风险预警防范机制,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落实外商投资安全审查、技术安全清单管理等。在扩大开放的同时,着力增强成都市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优势与能力,持续保障经贸科技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作者:田倩飞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出版部副主任、副研究员;陈云伟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创新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成都市 国际科技合作倡议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