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北桃林种植结硕果 香飘果园邀你去采摘

渝北桃林种植结硕果 香飘果园邀你去采摘
2024年06月19日 01:10 重庆晨报
付福刚在桃园 付福刚在桃园
朱志华正在为记者介绍桃子

杨兴文忙着接电话卖桃 杨兴文忙着接电话卖桃

近年来渝北区在桃林种植产业上成绩斐然,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在这片土地上,桃树四季常绿,花开时节,满园春色,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到了果实成熟时,更是满树挂满了鲜甜可口的桃子,令人垂涎欲滴。近日,记者跟随“我在乡村有棵树——重庆100个最美采摘园”电商助农活动组委会一起走进了渝北区三家桃园,亲身感受了这片土地上的生机与温情。

千盏村桃园

村支书押上身家 带领村民种黄桃

渝北区大盛镇北隅的千盏村,曾是重庆中心城区经四川邻水翻秦岭到陕西方向的交通要塞,客栈特别多,一到晚上就是万家灯火,星星点点,璀璨夺目,因此留下了“千盏”这么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而今,一片繁茂的黄桃林成为千盏村的新名片,为村民们铺设了一条满溢桃香的甜蜜致富路。

付福刚今年44岁了,现任渝北区大盛镇千盏村党总支书记,今年是他在千盏村的第十七年,村里人都叫他“憨书记”。原来付福刚士官退伍后,先是拒绝组织分配的安稳岗位,后又放弃自己在城里的赚钱门生,大好年华都耗在了这个曾经最穷的村子里。

2019年,渝北区大力推进“新建10万亩经果林、10万亩生态林”的“双十万工程”,付福刚知道发展集体经济的机会来了。为此,付福刚邀请市、区农旅专家指导,听取乡贤的意见,到周边区县实地参观学习。最后,根据千盏村的地形地貌、土壤结构、气候条件等因素,决定种植黄桃为主的产业。

付福刚回忆,当初为了说服村民以土地入股发展,他做了很多努力,可还是有村民不愿意拿出土地。情急之下,付福刚拿出全部家当作为抵押,起草了千盏村产业发展承诺书,并在村民大会上公开承诺:“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千盏村党总支书记向全体入股村民承诺,一定把果树种植好、管理好,把果子卖好,让全体村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这份承诺书感动了村民,纷纷将土地入股了村集体经济。

在付福刚的推动下,千盏村建成了黄桃基地3000余亩,4万多株黄桃树遍布山岗。为降低风险,大多数采摘园都会选择多个品种种植,来分散果实成熟期,为采摘、销售等环节增加缓存时间。

3000多亩土地,千盏村居然只种一种果树,他们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付福刚解释说,千盏村三分之二的黄桃都是靠批发统一出售。在市场上,对于批发走量这种形式,量越大优势越大。另外,黄桃的成熟期是比较长的,千盏村将果树分为三期种植,三批果树的结果时间会有一定的时间差。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果子好才是最大的底气,我们对自己种的黄桃有足够的信心!”付福刚骄傲地说,“我们的黄桃选自国内优良品种,汁多味美,香气浓郁,去年得到了消费者的诸多好评。今年第一批黄桃预计在7月下旬成熟,欢迎大家来千盏村采摘品尝!”

破釜沉舟种下千亩黄桃只是一个开始,付福刚的乡村振兴梦远不止如此。

“千盏村有农家一千多户,本应是名副其实的千盏村,如今只剩四百多盏灯。”付福刚说,现在农村产业少,农民赚不到钱,很多都进城务工了。只有将千盏村的产业发展更好,让村民在家门口赚到钱才能留住人。

“今后,我们将挖掘本地资源,结合我村的古院、古寨、古房、古树、古物、古洞等特点,精心包装乡村‘古文化’休闲游玩景点,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四季旅游,让村民依靠绿水青山端起致富‘金饭碗’!我相信,总有一天千盏村能真真正正重现千盏光明!”付福刚表示。

金凤仙桃园

夫妻种桃二十载 铸就700亩“桃林传奇”

记者来到渝北区大湾镇金凤仙桃园,这个美丽桃园承载着朱志华多年的心血与梦想。见到记者,朱志华热情地拿出桃子招待,“尝尝新鲜采摘的桃子吧,这是我特意为你们挑选的。”此时,空气中弥漫着的,不仅是桃子的香甜,还有朱志华对这份事业的热爱与自豪。

上世纪末,朱志华和爱人所在的棉纺厂倒闭,为了生计,两人决定回到妻子的家乡种植果树。这一回,就是二十多年。从最初的几株桃树苗开始,夫妻俩携手并肩,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这片土地。

如今57岁的朱志华与爱人依旧每天忙碌在桃林中,耕耘着这片土地,浇灌着彼此的爱情,“我们之所以能走到今天,靠的不仅仅是对桃树的热爱,更重要的是我们之间的信任和支持。”朱志华深情地望着爱人,眼中满是温柔。“每当我看到这些桃树,就会想起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那些甜蜜与辛酸都化作了桃林里最美的风景。”

“当时条件十分艰辛,什么都不懂,可谓是从0起步,摸着石头过河。”回想起多年的风雨兼程,朱志华感触颇深。据了解,朱志华夫妇最初在渝北区农委的组织下从零开始学习种植技术,回去后便种植了第一棵仙桃树,“金凤仙桃园”由此而得名。

2018年,朱志华将金凤村8社村民聚集起来,呼吁村民入股,与62户人家成立起专业合作社,将果园面积扩大到700亩。如今,金凤仙桃园的水果种植品类多达十七八种,除黑米黄桃、蟠桃等各种各样的桃子外,还不乏柑橘、李子等多种水果,年产量高达300吨,产值多达百万。这对平凡夫妻,凭借对家乡土地的深厚情感,将一片荒芜之地变成了生机勃勃的桃林仙境,铸就了属于他们的“桃林传奇”。

朱志华表示,参加此次“我在乡村有棵树——重庆100个最美采摘园”电商助农活动,不仅是为了扩大自己果园的知名度,同时也期待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支持,让这些怀揣梦想的果农们,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绘制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回来,一起打造我们自己的桃源,”朱志华说,“这里不仅有美丽的田园风光,还有等待被发现的商机。让我们一起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让这片土地再次焕发生机。”

金凤桃乡果园

丰收季节卖桃忙 村支书甜蜜的“烦恼”

随着夏日的阳光洒满大地,渝北区大湾镇金凤桃乡果园内,硕大的桃子犹如粉灯笼般挂满枝头,果香四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品尝。而在这一片繁忙的果园中,最为忙碌的便是村支书杨兴文。

恰逢桃子采摘季的高峰期,记者来到金凤村时,村口已经停了五六辆小车,基本都是来采摘的游客。几位村民在入园口处支起两个帐篷,帐篷下是三张长桌连在一起组成的小摊。桌子上有几个小筐,筐中摆满了肥硕的蜜桃,村民们正忙着帮游客称重打包。

金凤桃乡总面积有2600多亩,其中桃子种植面积占据了1600亩,拥有桃树4万多株。这片桃园的建设始于2019年,当时金凤村积极响应渝北区新建“双十万工程”号召,村集体牵头成立了渝北区大湾镇金凤生产互助农业股份合作社。村民们纷纷以土地入股,将撂荒地变成聚宝盆,共同参与到桃园的建设中来。“共建桃园帮村民增加了收入,采摘高峰期会有400多名村民在桃园内务工,长期务工的村民也有100多人。”村支书杨兴文告诉记者。

眼下正值桃子采摘季,手持账本的杨兴文忙得不可开交,一边不停地接听电话,一边记录着销售情况和客户需求。短短5分钟内,他就接听了十来个电话。杨书记的语速很快,繁忙中又透露着丰收的喜悦。“我们已经连续四五个周末没有休息了,村里有产业的干部要比村里没有产业的干部忙一倍都不止。”杨兴文边记录边向记者吐槽他甜蜜的“烦恼”。

虽然销售情况喜人,但杨兴文也深知桃园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他坦言,目前桃园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无法为游客提供更多休闲玩乐的场所,很多游客采摘完桃子就匆匆离去,不会进一步体验乡村的休闲与宁静。杨兴文表示:“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在用地和资金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用于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让游客在享受采摘乐趣的同时,也能有一个舒适的休息场所。”

除此之外,桃园在经营过程中也遇到过一些难题。由于选种不当,前两年桃子的营收并未达到预期。“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准备对桃树进行高枝嫁接,重新选种换代,引进更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桃树品种。”杨兴文说。

面对这些挑战和困难,杨兴文并没有气馁。他希望将金凤村的桃园打造成为一个集观光、采摘、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这样不仅能够为村民们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还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这片美丽的土地。

新重庆-重庆晨报见习记者 陈红莉 实习生 易灵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重庆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