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驱动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逻辑与路径

新质生产力驱动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逻辑与路径
2024年06月18日 17:23 人民论坛

城市作为最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面临各种复合灾害风险的影响。这些影响不仅包括突发性影响,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还包括气候、能源等累积性影响。与此同时,随着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的人均空间被压缩,组织之间的协调更加复杂,影响带来的实际和潜在危害也在增加。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改变了生产方式,重组了生产关系,而且不断塑造着城市的空间形态和社会组织模式。如何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使城市从灾难中快速恢复,是摆在学者和管理者面前的紧迫任务。从学术界的角度来看,城市建设的研究视角已经从基于城市脆弱性假设的加强抵抗逐渐转变为增强城市复原力、提高城市韧性。从政府治理的角度来看,韧性城市已经成为继智慧城市之后,迅速引起全国城市政府广泛关注的城市治理理念。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突破性的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举措、新视角。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同样需要新质生产力的新发展理念。在我国,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已逐步纳入北京、上海、天津等特大城市的总体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天津考察时强调,“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创新城市治理,加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增强发展潜力、优化发展空间,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因此为了准确、全面、科学地理解新质生产力在韧性安全城市建设领域的内涵和表现,本文对韧性安全城市建设领域新质生产力理论进行了阐述,重点阐释了新质生产力韧性城市建设的现实困境、内在逻辑及其实现路径,以此助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全力保障和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

问题提出

一、什么是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指明了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基本内涵、核心标志、特点、关键、本质等基本理论问题,为我们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提供了根本遵循。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特点是创新。把握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创新在提高生产力中的关键性作用。新质生产力不是传统生产力的局部优化与简单迭代,而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对城市建设的影响是对城市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城市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韧性城市相关概念及其建设的主要困境

“韧性”这一概念源自于拉丁语“resilio”,本意是复原到本来的状态。“韧性”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引入生态学领域研究中,先后经历了工程韧性、生态韧性、社会-生态韧性三种观念的转变,每一次韧性观念的转变都丰富了韧性的概念内涵。20世纪90年代末,学者对韧性的研究逐渐从自然生态学拓展到人类生态学(humanecology)。21世纪初,作为人类生态学重要组成部分和活动主体,防灾减灾成为城市的重要任务,韧性城市理念逐步进入研究者视野。对如何减少灾害影响和快速恢复的备加关注,其研究关注度甚至正在超越“可持续”戈德沙尔克认为,韧性城市是由物质系统和人类基层组织所组成。Mileti提出过地方韧性的定义,具体是指地方区域有能力在没有外界的救援下可以保证在灾害发生时可以使当地不受到毁灭性的损失、生产力正常、生活能够继续。城市韧性是一系列能力的集合,主要包括稳定能力、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就是防止系统状态改变、系统功能恢复以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即“城市在受到外界干扰后,仍保持主要特征、结构和关键功能的能力”。也有研究者从面向灾害风险的角度认为,韧性是一种过程而非结果,其二,韧性关注长期的能力建设,而非短期的应急特性。

综上,城市韧性内涵是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所展现的防御、适应和复原能力。当城市面临外界扰动时,是否具有保持保护内部系统功能正常运行的能力,体现了城市的防御能力;城市各系统和要素能否在冲击之下进行自我调适,来保证城市功能适配当前情景,体现了城市的适应能力;在遭受冲击和破坏后,城市是否能够快速恢复运行,甚至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升级各设施和制度,达到新的城市内稳态,体现了城市的复原能力。城市韧性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各系统要素的适配和不断发展,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现实挑战。新质生产力的介入,意味着城市在面临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等因素干扰时,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对未来不确定的冲击的预测更加精准,应对方式更加科学,应对能力有更大提升。并且在灾后的经验总结过程中,更能科学整合各要素和优化资源配置。面对现实需求,当前新质生产力赋能城市韧性建设还存在以下三方面不足。

韧性城市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不足和风险犹存。技术突破、要素配置和产业升级带来的新质生产力,在城市治理中通过优化流程、降低成本、提前预防等措施,大大降低了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事后处置的成本,这将为韧性安全城市发展奠定不可缺失的基础。整体上,我国韧性城市产业在世界处于较高水平。然而从表面上看,虽然我国韧性城市产业研发成果数量倍增,但一方面是缺乏颠覆性突破技术,另一方面则是真正有效且实用的成果并不多,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应急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率非常低,各要素之间的适配度有待提升,对应对外源冲击时仍存在明显的脆弱性,难以满足现代韧性安全城市对技术创新成果的要求。例如,信息技术由于其嵌入性广、去中心化和强渗透性,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意识形态、用户隐私、技术垄断等风险,境外势力甄别困难,但影响深远,威胁到政府部门和人民生活的正常进行,因此网络安全核心技术仍需突破。其次,也要警惕韧性安全城市对技术的过度依赖,由于公共事件的突发性,一旦技术设施失能,又由于核心技术的高门槛特征及专利保护,及时有效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将被大大削弱,多元共治的替代方案也对技术研发提出了挑战。第三,要警惕在核心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的平台加大数字鸿沟和技术垄断,不利于突发公共事件本身的多变性对技术升级的本质要求。

应急管理基础硬件设施落后,高质量转化有待提升。韧性城市建设需要应急管理基础硬件设施作为基本保障。城市的交通、电力、管网等设施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外部冲击下的城市系统面临的首要考验就来自于公共基础硬件设施。然而,我国当前的城市基础设施,尚未达到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标准,城市的老旧小区、城市道路桥梁、综合管廊等地上地下基础硬件设施有待更新。例如在郑州“7.20特大暴雨”、江西新余“1·24”特大火灾事故等事件中,由于老城区水电暖气管道老旧,基础硬件设施建设滞后,带病运行,老化陈旧的设施很容易出现应急疲软的现象,致使城市在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缺少应急防灾硬件保障。

城市安全和韧性科技人才缺乏,人才振兴有待进一步夯实。城市发展的优势在于人才和资本聚集,拥有更大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规模。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2023年底超过了60%,规模已经居世界第一。技能劳动者超过了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了6000万人。然而据统计,我国应急管理产业链需要的通用型人才缺口达到上千万人。我国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在适应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的数字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稀缺。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我国高校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存在研究对象不明确、定位缺乏共识、理论体系薄弱、研究方法缺失、本土化典型应用场景缺乏、应急管理职业化配套不够健全等问题。在存量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升方面,韧性安全城市人才的专业培训、能力提升、平台建设等,与当前新技术匹配的形式创新方面有待。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失也对核心技术突破带来制约效应,韧性城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的资金与人才耦合机制有待探索。这种韧性城市专业技术人才与资源配置的失衡,进一步放大了技术突破和推广应用之间的差距。

新质生产力赋能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内在逻辑

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指导。生产力的发展造就了高度文明的城市建设。然而当前经济社会下的城市发展依然过度依赖资本逻辑,资本扩张导致了城市异化的现实场景。落后的资本主义工业制度下创建的城市规划模式,在遇到快速发展的生产力过程中,导致了一系列不适应问题,如城市贫富差距的拉大、秩序的脆弱、以及对环境资源的过度消耗。在城市居民方面,城市文化的变迁进一步冲击了现代城市居民的心理和文化平衡。这必然在现代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多层次的矛盾性,亟需先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嵌入。如何在不发生大规模不稳定因素下,继续平稳运行并可持续发展成了摆在管理者面前的急迫任务。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就是要克服和化解城市空间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危机、矛盾和显性脆弱性问题。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是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引领者,坚持人民立场,坚守辩证思维,将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实现人的美好生活和全面发展相结合。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经济危机、环境危机、社会危机等。中国共产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使韧性安全城市发展带有发展性的理论基因。这一特性表明城市发展应不断解答现实变迁对城市安全提出的适应性要求,找到辩证的动态平衡,包括安全技术的突破性、安全制度的灵活性和安全设施的强韧性。

马克思主义秉持的人民立场,是建设韧性安全城市的根本立足点,最终目的在于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坚持韧性城市建设为了人民,韧性安全城市发展依靠人民。城市发展不仅是物理空间扩充,更是人民、社会和文化的不断达到和谐共生的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在城市里安全生产、生活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方向。同时,城市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才能拥有强大和不可战胜的韧性。人民拥有良好的韧性思维,韧性城市的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价值。

新质生产力赋能韧性城市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加快城市智慧韧性发展

城市安全领域的科技创新是城市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在环保、民生、经济、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新需求的引领下,通过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嵌入,可以实现对环境和建设中的动态实时评估,在精准记录的前提下实现及时准确预警,对城市安全生产提供科技支撑。另外,需要加大对于城市韧性安全基础科学的研发投入,发挥城市创新资源密集的优势,融合高端人才、高新技术,大力研发安全韧性科技基础原理。联合科研院所、产业园和城市社区,加快实现韧性安全科技自立自强,以培育发展人心安全新质生产力,带动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针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矛盾,固本强基加快补齐自身短板,北斗、大数据、5G、AI技术的应急防灾救援解决方案,着力建强各级应急指挥部、强化监测预警能力、加强救援力量建设、提升基层应急能力、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

二、加快城市韧性产业发展

产业是生产力的载体,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成为社会生产力。城市安全相关产业是在完备的工业体系中衍生出的新业态,主要为提供城市安全的风险感知装备、减灾装备、救援装备的研发和应用,积极推进软件开发、智能制造、安全装备、物联网等关联产业。从保障群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特殊使命出发,安全韧性产业首先是以国家安全需求和民生安全需求为导向,国家和民生的安全需求决定着产业的市场方向与市场空间。加快安全韧性产业的发展,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物资支撑与环境保障,切实从产业维度为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产品、技术、人才与服务,有效提升全社会的安全水平,保障国家稳定。

三、加快城市绿色韧性发展

绿色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题中应有之义。自然界自身的自适应性面对外部的扰动和突发事件时,可以有效并快速恢复原状。这成为城市绿色韧性得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我国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不仅强调对“韧性城市”的建设要求,也同时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出明确要求,鼓励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就意味着,韧性安全城市需要关注绿色生产力在其中的补充作用。2020年自然资源部印发《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中也指出“强化资源环境底线约束,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及“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城市安全韧性”等要求。加快城市韧性发展绿色转型,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四、加快韧性城市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因此,发展韧性安全城市,必须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这就提示我们要将城市安全和风险防控提到突发事件之前,实现应急管理“关口前移”。安全韧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要求的产业基础。也进一步要求安全韧性产业要从防灾减灾角度走产业化道路,建立健全安全韧性产品和服务供给体系。统筹发展与安全,不断将安全韧性产业推向高端化、层次化和多样化。

五、加快韧性城市共建共治共享

建设韧性安全城市为了人民。城市安全事件影响最大的对象永远是人,需要重建真正以人为目的的韧性安全城市。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夯实韧性安全城市建设的群众基础。推进以人民为核心的城镇化。同时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建设韧性安全城市依靠人民。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是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发挥社会参与作用,提高社会治理与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整合自助、共助、公助各类救助资源。健全区域联动机制,拓展合作交流领域。强化宣传教育培训,夯实安全文化基础。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实战性强的应急演练,强化科普教育,持续增强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增强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的力量。提升全民安全素质,形成人人“要安全、讲安全、懂安全、会安全”的局面。(作者:孟祥寒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习近平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