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务员到博士生,点燃90后女孩人生的关键时刻

从服务员到博士生,点燃90后女孩人生的关键时刻
2024年06月18日 16:41 澎湃新闻

【编者按】

出生在农村,从小跟随离异的父亲在不同的城市辗转流离;初一被迫辍学开始打工,做过餐厅服务员、网吧收银员等;十八岁的时候得到网友的善意指点,参加成人自考;十年后,完成了香港理工大学的硕士学业,并继续读博,还作为交流学者前往芬兰进行学术交流。90后女生小小的人生经历,曾经被很多媒体报道。最近,她将自己的励志故事写成了《小小浮浪人》一书出版。本文经出版方授权摘自该书,原章节名为《点燃》,现标题为编者所拟。

小小,2022年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小小,2022年在香港维多利亚港

据说对远洋航海的水手而言,相比清晨的朝阳,他们更渴望夜幕下的灯塔,因为每一座灯塔都标注了正确的航向。对我而言,我人生中的第一座灯塔已在不远处。

客服的工作(在换了七八份工作后,作者开始在北京一家快递公司当客服——编者注)并不忙碌,所以我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和网友聊聊天。机缘巧合之下,我认识了一位上海的出租车司机,他叫李靖,是上海本地人,有自己的房子,当时还是单身,他有很多本地的朋友,没事儿喜欢和朋友们聚会。在网上,我们会谈论各自的家庭、工作,以及一些日常生活小事。我记得他当时二十五岁左右,个子不高,留着小平头,开出租车已经有些年头了。有一次他和我抱怨:

“开夜班出租太累了,熬得人眼睛都是红的。”

 “那就早点回去休息。”我并不善于安慰别人。

据他说,结婚的压力会让他感到无所适从,他身边的朋友都结婚了,但他遇到的人都不合适。这时我也会安慰他,告诉他一辈子那么长,总能遇到合适的。我们偶尔也会打个电话,他的声音很好听。我们的友谊很纯粹,丝毫没有男女之情。也许在那个没有安全感的阶段,他是我为数不多可以信任的人之一。他也曾来过北京,但我们并没有见过面。

我们平时聊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比如,我今天和同事吵架了,明天晚上要加班,今天有个投诉的客户素质很低,等等。他的受教育水平也不高,我记得他应该没有上过大学,但他讲话很有逻辑,可能平时开出租车能遇到很多有意思的人,也算是见多识广了。

有一天,我正坐在办公桌前面,和往常一样盯着电脑屏幕,处理客户投诉。突然屏幕右下角开始闪烁,点击后收到了他发来的一则消息:

“你很聪明,应该继续接受教育,可以了解一下成人高考。”

这是一句突然冒出来的没头没尾的话,出现在屏幕中间那个小小的对话框里。没有提问,没有回答,也没有任何语境和前因后果,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它带着无数的疑问闯进了我的脑海,深深地印刻在那里。

我哪里聪明了?成考是什么?是要去上学吗?我会有老师和同学?有教室吗?我要学什么、考什么?我怎么能去上学呢?谁给我钱?

越来越多的问题蹦出来,就好像在空旷而贫瘠的荒漠上突然刮过一阵强风。于是,在过去那片荒漠中一直疲于奔命、背负着生活压力、不得不低头看路、如骆驼一般的我,终于缓缓抬起头,向远处瞥了一眼。那些被沉重的生存压力所掩盖的片段:第一个举手完成黑板上所有题目所获得的肯定;被老师表扬和反复朗诵的作文;被烧掉的奖状;班主任劝我回头时那个痛心的眼神;在小公园里幻想自己成为初中生、高中生……这些记忆在那一刻突然涌现出来。生母不在了,父亲不在了,继母也不在了,我身边没有什么人了,任何事情,只要我要、我想,就可以去做啊!还有谁会来阻挡我呢?

我的整个世界都好像被重新点燃了,我浑身上下往外冒着火光。刹那间,我仿佛看到未来的颜色不太一样了,也许我想活出个名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尤其是未成年时期,我基本没有得到过正面的肯定和支持,生母是缺席的,父亲是沉默的,继母是冷血的。那是第一次,有人这么直接地夸我聪明,也是告别学校之后,第一次有人从正面肯定了我,还告诉我如何可以变得更好。李靖的那句话,就像是照进无尽黑暗里的一束光,那么亮眼,且充满力量。也许他觉察到了,我是可以靠自己改变命运的人,他就像一个引路的司机,帮我把路标注出来,而我的敏锐和行动力则帮我走上了命中注定要走的这条路。从此,那些痛苦的记忆不再任意闯入我的脑海,因为我有了明确的目标。我的人生好像有了焦点,在黑与白的分岔路口,我迈出第一步开始奔跑。

2011年,在快递公司做客服2011年,在快递公司做客服

在无数问题的驱动下,我立刻着手上网寻找答案,最终在北京教育考试院的官方网站找到了有关成人高考的信息。但仔细了解后发现,参加成人高考被录取后,上课时间与我上班的时间有冲突。所以,另外一种形式的考试引起了我的注意——自考。可以自己看书学习,然后报名参加考试,只要各科成绩全部合格就可以拿到学历,自考分为自考本科和自考大专,分别有十七八门课程。但这些数字丝毫没有让我觉得艰难,反而让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毫不犹豫立刻开始行动。

总有人问我,为什么我的执行力这么强,我想那是因为,从小到大,来自外部的力量一直不断驱赶着我,很多事情容不得我琢磨,而是要立即行动起来去解决问题。我也习惯了无论面对什么事情都要快速调动内心动力,去适应外界的变化。这种行为方式内化后,让我逐渐形成了非常强大的心理能力,所以我把想法转化为行动时几乎不会有任何阻碍。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验证了我的生存观,通过行动和实践建立了稳定且持续的内核,让我做到知行合一。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虽然知道该怎么做事情,却无法做到。知行合一的前提是,这个“知”来自亲身实践和对世界的构建,先有“行”,再有“知”,才有可能做到行动和认知的统一。如果“知”是由外界强加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我们就会有很强的抵触情绪,无法获得强大的行动力。

在浏览了与自考相关的所有信息之后,我发现很多好学校都设有自考课程,其中不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名校。即使在以前的幻想中, 我也从没想过自己会和这些学校有什么交集,但的的确确,这次,真正的机会就摆在我眼前。快速且理性地分析完自己的优劣势后,我认定我的强项是文科,因为以前在学校我就是语文课代表,老师经常把我的作文当范文朗诵,虽然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但依然在此时给了我信心。

在排除了一些需要大量计算的专业后,我选择了北京大学的心理学专业,这个专业没有数学,在备考过程中我才发现这门学科也需要做数据分析,要学习统计学,但已经不能回头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学。之所以选择心理学, 是因为我的潜意识里也想认识自己。从小离开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一直让我有很强烈的自卑感,我想通过学心理学来认清自己。同时,我也想更多地了解父亲、继母以及生母,我好奇他们的选择和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会那样对我,想为我所遭受的一切寻找一个理由。

人生中第一次为自己做出的重大决策令我非常开心,它给了我从未有过的强烈的目标感和方向感。当时我摘抄了一个句子来形容那里程碑式的一刻:

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但谁都可以从现在开始,书写一个全然不同的结局。

——2011年7月25日 

那时我刚满十八岁。至此,我的生活基调从原来的“你当”变成了“我要”。前方的路很清晰,再辛苦也要走下去。

我把自己要参加自考的信息发到了客服工作群里:“我要参加自考了,可以拿本科学历。”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想得到身边人的鼓励,另一方面也想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取得学历的渠道,因为他们几乎都没上过大学。在2011年,我身边的大学生是很稀有的。但他们的回复充满轻蔑:

“自考很难的,你绝对考不过。”“你以为是个人都能考?”

被泼冷水也丝毫没有动摇我的决心,反而激励我一定要考下来,证明自己。虽然那时我还没有很清晰的自我认知,但我能看到身边的人,能看到自己的生活。那是一种机械的、麻木的生活,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吸收。我在工作中仅被当作工具,在人际交往中,我对别人来说更是可有可无。同事们的态度让我更加坚定了要摆脱当下生活的决心,如果不想和这样的人相处,就只能用尽全身力量离开。后来我写下这段日志:

小的时候,常常愿意讲述理想、梦想、愿望……这些词看起来遥远,却给人许多希望和动力。而长大以后,很少听到周围的人谈论理想、梦想这些让人心生力量的东西。这确实是一个奇怪的社会,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嘲笑并且打击别人的梦想和坚持。因为嘲笑别人的时候,他能获得些许可怜的优越感。实际上他们嘲笑的往往是他们所不具备的。而那些嘲笑他人梦想的人,是因为他们已经老啦,对青春、激情、梦想心生嫉妒。老,与年龄无关,只是因为人有了一颗世故的心,被蒙上太多的怯懦、狭隘和成见。那些时常认为不可能的人,他的人生就是一个巨大的不可能。

有人问我:你靠什么保持这股拼劲?

我觉得,是梦想。梦想和专注,是这个世间让人忘记一切困窘的力量。梦想,也许是人生中,最最遥远的路,却也是最最接近你的地方,值得我们用一生为之努力。

——2012年

2019年,香港理工大学校园,硕士毕业纪念2019年,香港理工大学校园,硕士毕业纪念

他们的不相信和否定,也曾让我感到难过和惋惜。我那时不明白,这明明是很好的机会,又不需要花什么钱,为什么不付诸行动用尽全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呢?我到香港读博后,收到了当年在网吧和我交接工作,后来曾和我一起在快递公司做客服工作的李燕的消息:

“我记得那会儿你带我去你的出租屋,那个房间很小,你就在那儿看书、学习,我就在旁边坐着。我那会儿真应该和你一起学习,可惜我没有毅力。”

现在我有点懂了,碾碎命运所需要的决心和付出远大于保持当前的生活状态,尤其对女性而言。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结构性的压迫,传统观念中,女性似乎应该是保守的、温和的,拥有一个能干的丈夫和一段幸福的婚姻就是成功,用尽心机往上爬似乎是不符合标准的。

为了尽快拿到学历,我随时都把备考的书带在手边,不忙的时候就一边看书一边工作。为此我还被王燕燕嘲讽:“上班还能看书,真好啊。”

我能自动隔绝这些小的噪音,庆幸的是,史经理和王姐也不管我,他们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让我有了更多的学习时间。下班后,我就趴在床上或坐在床上学习。没有窗户的房间、昏暗的灯光、捧着书专心学习的女孩……那一刻,时间好像停止了流动,空气也在瞬间凝固,宇宙把能量都汇聚到了字里行间。

自打初一辍学后,书本就在我的生活中消失了。所以刚开始备考时,我心里很忐忑:我能做到吗?拿到教材后,一开始确实看得很吃力,因为我不理解内容。那些陌生的词汇我闻所未闻,它们就像神秘的符号一样。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我反反复复看同一本书,把重点全部标记出来,反复地背诵和抄写。一段时间后,我抄书的本子堆得比我还高,本就不大的房间变得像一个快递中转仓。我用的都是笨办法,就像俗话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因为收入低,我也没有别的兴趣爱好,每天除了上班就是看书、准备考试。看书和备考成了我的娱乐活动,对此我并没有觉得痛苦或费力。十八岁的我已经离开学校将近五年,能再次有机会学习、考试,体验当学生的感觉,这样的生活,每时每刻对我来说都是幸福的。

很快,第一次考试来了。

天还没亮,我就起来了,摸着黑坐公交早早地到了考点,拿着打印的资料,坐在门口的马路牙子上做最后的复习和巩固。早起的不止我一个,考场大门两侧的人行道上坐满了自考生。我们都很专注,没有人玩手机。

考试地点一般都在中学,就使用学生的桌椅板凳,桌子上面贴着考生的名字。第一次考试时我非常紧张,生怕自己显得很笨拙,因为我对所有的流程都不清楚。印象最深的时刻,是第一次看见答题卡。那是一张粉色的卡纸,大概是两张A4纸的大小,正反面都可以写字。我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名字和考号填好,手有点抖,既兴奋又害怕。

这是我另一段人生征程的开始,这次我掌控自己的命运,手中的笔就是我的钥匙,帮助我打开那一扇扇通往更高台阶的门。

虽然很生疏,但第一次考试的四门科目我全部都考过了,分数也远远超过及格线。成绩公布后,我把成绩单截图发在了公司的客服群里:

“你看,我考过了吧。”

这次没人理我,群里一片沉默。那一刻,我又懂了,人生是自己的,无须证明给任何人。

第一次考试获得的正向反馈给了我极大的信心,也验证了我的学习方法。我体会到那种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觉,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天,我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前进,无所顾虑地前进。

《小小浮浪人》,小小/著,重庆出版集团,2024年5月版《小小浮浪人》,小小/著,重庆出版集团,2024年5月版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