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国之重器”,保险为重大技术装备保驾护航

守护“国之重器”,保险为重大技术装备保驾护航
2024年06月18日 14:26 环球网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报道 记者谭雅文】重大技术装备是国之重器,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我国推出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加快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数据显示,首台(套)、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至今已为全国各类重大技术装备和全国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提供了近万亿元的风险保障。

为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和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保险险种、保险费率、申报流程和概念内涵四个方面进行创新。

受访专家认为,三部门进一步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为企业提供风险保障,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

扩大保障范围,丰富保险产品供给

具体来看,在保险险种方面,《意见》丰富险种供给满足用户需求。将保险险种由原有单一险种模式调整为多险种模式,延伸保险保障范围,丰富保险产品供给,扩大保险保障范围,为首台(套)、首批次提供宽范围、多角度风险保障。支持生产制造单位根据装备、新材料产品特性和实际需要自主选择险种,提高政策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在保险费率方面,建立市场化差异化的动态调整机制。明确生产制造单位可以在国家确定的保费补助资金额度内,自主决定装备、新材料产品投保数量、年限和险种。明确首台(套)、首批次保险的费率厘定原则,要求保险公司按照“保本微利”与“精算平衡”原则,开展费率回溯和动态调整,真正发挥保险机制服务、让利生产制造企业的作用。具体操作过程中,生产制造单位可与保险公司自主协商,不同领域的不同装备、新材料产品根据风险特征形成差异化费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此前保险机构通过“首台套保险”与“新材料保险”产品,承保质量风险和责任风险。其中,质量风险主要保障因产品质量缺陷或材料缺陷导致被使用过程中损坏的风险,及用户要求修理、更换和退货的风险;责任风险主要保障因产品质量缺陷或材料缺陷造成用户财产损失或发生人身伤亡的风险。

此次《意见》修订按照“险种多元化、费率动态化、企业自主化、监管严格化、财政资金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聚焦生产企业推广应用及迭代更新阶段面临的主要风险,拓展适用保险险种,为首台(套)、首批次提供多种保险保障方案。

确保政策更好发挥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解读《意见》修订背景谈到,为破解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进入市场初期的推广应用难问题,同时培育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保险市场,推动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在总结前期政策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此次三部门进一步强化政策定位、优化政策设计、健全运行机制、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政策更好发挥作用。

“政策的完善有助于降低企业在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新产品过程中的风险,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认为,通过扩大保险保障范围和优化制度设计,可以增强用户对首台(套)产品的信心,促进新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和应用推广。

为重大技术装备引入首台(套)保险机制能够解决多项难题。柏文喜谈到,在风险分担方面,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往往面临较大的市场和技术风险。保险机制可以帮助企业分担这些风险,减少研发过程中可能的经济损失。

“市场信任方面,新产品在市场初期可能缺乏足够的信任和认可。保险机制可以作为产品质量的一种保证,提高市场对新产品的接受度。”柏文喜指出,资金支持方面,研发新技术和产品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保险补偿政策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作为一项创新激励, 通过降低研发失败的风险,保险机制鼓励企业进行更多的技术创新尝试,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此外,他还谈到,支持首台(套)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为创新上保险,让技术落地开花

“目前很多国产替代设备动辄几百万,甚至几千万或上亿,如果企业在使用过程中造成损失或耽误订单交付,对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和信誉都会造成较大损失。”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分析指出,财政和保险的结合能够尽力保障企业使用过程中的损失,同时又能有效地推出国产品牌。

在业内看来,由于重大技术装备更换成本高的特点,采购企业必须面对产品质量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同时,生产企业也面临着用户要求更换或退货的风险。“首台套保险”为解决首台设备在推广中潜在的风险,提供了保障方案。

“‘首台套保险’‘新材料保险’有效破解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质量和成本制约。”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参与投保的企业中,大部分从事重型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2023年,阳光财险通过共保的形式为某企业的“示范快堆堆容器及堆内构件与旋塞设备”在特定核电厂区的落地应用提供约6900万元“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保障,助力我国核电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据了解,“示范快堆堆容器及堆内构件与旋塞设备”是核电装备的核心部件,其研发成本高、周期长,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研发企业将面临巨大损失。“首台(套)保险在第一台(套)尚未验收情况下,为前三台(套)装备产品在推广应用中的质量和责任风险提供保障,帮助企业克服技术与市场挑战,激发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动力。”上述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阳光财险累计为7家企业提供“首台套保险”保障2.65亿,为93家企业提供“新材料保险”保障12.51亿元。

“这一机制能够为企业提供风险保障,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认为,通过保险补偿政策,企业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减轻资金压力,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中。同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险种 保险 新材料 环球网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26 键邦股份 603285 --
  • 06-24 安乃达 603350 --
  • 06-17 爱迪特 301580 44.95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23.35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